分享

关于兰花开花问题

 hncheng1956 2017-11-11

转帖部分:

养兰赏花是我们艺兰者之追求,有的盆兰养了多年就是不开花,确使人扫兴。因兰株的开花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笔者自完成对国兰营养生长规律的研究后24——27页),连续3年作过不同基质、不同光照处理和应用激素等许多探索试验,以便摸索寻求兰花开花的机理与规律,但终无获得理想的成果。在肯定开花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前提下,谈有关兰花开花的几个问题。
一、种性问题。众所周知,植物的开花结实,是为其自身繁衍后代需要的生理现象。对依靠无性繁殖繁衍后代的植物来说,开花结实这种生理现象显然是可有可无的少数,如竹子、苏铁等。以铁树为例,虽亦偶见有开花的,但机率极少,且并非达到开花树龄或开过花的树都能连年开花。我想兰花亦然。她靠萌芽无性繁殖为主,种胚发育不全,繁殖利用率极低,所以开花不过是展示其高等植物的器官全貌,亦即无人见赏亦自芳而已,不像禾本科作物稻麦之类非有扬花结实繁殖后代不可。兰花展示这一生理现象,除龙根苗外,基本上不存在“育龄”问题。只有有性繁殖的后代才有童期不育的问题,无性繁殖者没有童期,如扦插茶花当年即花;在实践中可观察到墨兰、春兰当年壮健新株亦有开花的,这就足以说明了。通常壮健的兰株,即生理成熟、环境适宜者就有可能开花,甚至是同一株上有开2次以上花的。但从群体看,不可能全部开花,这是由于种性、生理与环境多方条件的限制。就是兰种品种间亦有这个问题,如彩心建兰比素心品易花。
二、生理问题。植物生长过程中,除转化光能为生物能,积累有机物质外,还产生各种激素,用以调节自身的生息和发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植体内生长素、赤霉素处高水平时呈现旺盛的生长;只有在生长素、赤霉素处低水平而脱落酸、乙烯和分裂素处高水平时,才有利于花芽形成和开花。而各种激素的形成积累和分布部位,本来就是一种生理过程,虽人为可作适当调节,但终非内在的效果显著。所以,常见一盆兰花中,有的植株开花,有的植株不开花,有的今年有花而明年不开花;落山草移栽后往往几年不复花等现象,就是由于生态环境不同,植体内激素积累不同之故而绝不是什么“生殖基因”锁链中断。同时,在每种植物细胞内,只有一种遗传因子即基因,而无什么生长基因和生殖基因。笔者以为,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互有联系而又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故在实践中须先有旺盛的生长为开花积累养料,尔后又须有一个相对的生长的停顿过程,促其转上生殖阶段而盈蕾开花。一直过旺盛生长的盆兰不会开花也是事实。
三、环境问题。达尔文学说认为“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客观事实。植物的生长发育无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人为作一些适合兰花生长发育的环境改造,无疑会更有利于兰花的生长和发育,甚至诱导其发生变异,达到满足人们欣赏之需要。如上所述,在生长阶段,应满足兰生长所需的温、光、水、热、气和矿质营养,使植株快长、壮健;从花芽分化期开始,应控制营养生长,满足其生殖所需的条件。笔者从多年实践中体会到,欲使兰多开花,从6—7月开始,采取控水保湿,适当增光,停N增P、K和少施药等措施,能收到一定的促花效果。但迄今为止,兰界对兰花开花所需的光周期,有效积温,土壤持水量,空气干湿度等条件量的指标尚不清楚,故也没有1OO%兰株能开花的现实。

个人体会部分:

兰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转换,跟兰株体内C/N比和环境有关,春季秋季,N素水平高时行营养生长,发芽;秋季,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苗子强壮,C素水平高时行生殖生长,春蕙起花。
大勇的糖醋液、本草的酵素,施用后花苞多,可能就是提高了兰株的C素水平所致。同理,控水,增加光照,加大昼夜温差,增加了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C素水平提高,就促进了花芽分化。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兰株为自身生存、繁衍后代,内生激素调动兰株体内营养代谢,转向生殖生长,花芽也会很快分化出来。 

 兰蕙同心录中说,“三伏催花法亦要用肥,然必得谨慎留心。其肥或用腐店生豆浆,及豆草汁宿粪各有妙处。如余所用则取来年笋壳水也,春间食笋,其壳满装瓮中,稍加清水,用盆盖好,听其臭腐,次年取用,则性情稍和平,而气不蒸触,再以清水掺和乃妥,浇后须避阳光五六日,视盆面风奕时,方能受露。”说明了促花的时间和方法:时间三伏;方法,用豆草汁或笋壳水,沤制年余,掺以清水灌盆用以促花。说明豆草汁、笋壳水之类C/N比适于花芽萌发。由此举一反三,可以用同类的方法进行促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