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要确定自己在高空中的一些参数信息,比如高度、速度等,早期是利用人眼、钟表、地图来感知自身在空中的信息,随着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高度越来越高,现在飞行员主要是依靠自身感知、仪表感知、外来信息感知这三个方面来确定自身在高空中的位置信息。 首先是自身感知。这是飞行员在空中了解外在信息的最直接途径。飞行员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他的所有感官都参加了工作,外界的各种实物,比如地面景物、其他飞机等,都会直接反馈给飞行员的感觉器官,这样飞行员就能通过外在景物的速度和高度变化,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等来判断自身的速度和高度。 其次是仪表感知。这是飞行员在高空中感知自身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飞机的高空高速飞行中,因为缺少外在参照物,飞行员就必须借助座舱内的仪表来实现对高度和速度的感知,座舱内这方面的仪器主要有两块高度表、一块速度表。这两种高度表是指雷达高度表和气压高度表,其中雷达高度表是通过飞机上的雷达向地面发射并接收脉冲,来测算飞机相对地面高度的仪表;而气压高度表则是利用空气的压强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设计的,即高度越高则压强越小。飞行员在高空中综合使用这两种高度表就可以较为准确的知道自身所在高度。速度表则是利用流动气体会产生一定压强来设计的,这种原理的速度表通过表速和真速两种形式来显示,表速是初略数值,真速是表速修正后的数值,更为精确些;还有一种速度表,是利用多普勒雷达测量飞机相对地面的移动量来计算出速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速,地速是真速与外在风速的合成速度,因而它比真速又更为准确。普通飞机在高空中感知自身速度一般是依靠真速来实现,更为高级的飞机则是依靠地速来感知高空速度。
第三是信息感知,也就是借组外在设备,比如空中、地面等提供的信息来判定飞行员自身信息,这个判定结果更为准确。上面提到的自身感知和仪表感知,信息来源都是飞行员和飞机,可靠性和精确度方面有些局限。飞行员如果通过接收空中或地面设备传输来的一些信息数据,再进行分析处理,所得出的自身所在高度和速度数据是最为准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听到“XXX请回话”“高了”“速度偏大”等地面指挥员与空中飞行员之间的对话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