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行楷《砥柱铭》,以超4亿天价打破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古往今來 2017-11-11

砥柱山,位于黄河三门峡激流中.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巡猎时,命宰相魏征作《砥柱铭》以为纪念。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对此铭最为推崇。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前后,他以大字行楷为门生杨明叔书下此卷。全卷长达11米,画心长8.24米,共407字。前半部分,为魏征《砥柱铭》内容;后半部分,黄庭坚结合世风抒发议论,以“持砥柱之节以奉身”,对杨明叔进行勉励。(释文附后)

作为山谷晚年大字行楷书风格确立之初的开山之作,《砥柱铭卷》笔法锋芒外露,长枪大戟,纵横奇崛,丰劲多力。卷上有宋、明、清等朝代诸多题跋、钤印,为可流通黄庭坚书法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

2010年,此卷以名家名作特有的艺术价值,以及完整而显赫的传世经历,在保利春拍卖会上以4.368亿元的总价成交,创造了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的拍卖纪录,打破了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释文: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軓(轨),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维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闲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其词曰: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魏公有爱君之仁,有责难之义。其智足以经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时为好学者书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见其妩媚者也。吾友杨明州,知经术,能诗,喜属文,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洁,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亦不以骄慢以诳于下愚。可告以郑公之事业者也。或者谓: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夫世道交丧,若水上之浮沤;既不可以为人之师表,又不可以为人臣之优则。砥柱之文座傍,并得两师焉。虽然,持砥柱之节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悦,下愚之所畏惧。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节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