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接受斗诤也不应生嗔恚 |
|
|
1/5
不接受斗诤也不应生嗔恚
白话:兴稳法师
一、送礼不受还归送者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四》(七五)中说:如
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
摩納。名曰卑嶷。往詣佛所。面於佛前。不善
口意。罵詈世尊。加諸誹謗種種觸惱。爾時如
來見聞是已。語卑嶷言。譬如世間。於大節會。
鋸無提日。當於其夜。汝於彼時。頗以衣服瓔
珞種種餚膳。餉親戚不。卑嶷答言。實爾餉與。
佛告卑嶷。若彼不受汝之所餉。此餉屬誰。卑
嶷答言。若彼不受。我還自取。佛言。如是如
是。卑嶷汝於如來至真等正覺所。面加罵辱。
作諸謗毀。種種觸惱。汝雖與我。我不受取。
譬如世人。有所捨與。前者受取。是名捨與。
亦名受取。有人雖施。前人不受。是名為捨不
名為受。若人罵詈瞋打毀呰。更還報者。是名
為捨。是名為受。若人罵詈瞋打毀呰。忍不加
報是名為捨。不名為受。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2/5
有一个摩纳(年少者、学生、儒童),名字
叫做卑嶷。他来到佛的住所,面朝着佛前,以
不善的口与意,骂詈(lì恶骂、责骂)世尊,
加以种种的诽谤、种种的触恼。
当时,如来见闻这件事后,就对卑嶷说:
譬如世间的大节会上,在这样的良辰吉日,先
不说白天,到了夜晚时,你会不会以衣服、璎
珞,以及种种的上好的饭菜,赠送给亲戚朋友
呢?
卑嶷回答说:会呀。
佛陀对卑嶷说:如果对方不接受你所赠给
的物品,那这些物品应当归属于谁呢?
卑嶷回答说:如果他们不接受的话,我当
然自己取用喽。
佛说:正是如此。卑嶷,你对于如来、至
真、等正觉之处,当面的加以骂辱,作诸多的
谤毁,作种种的触恼。你虽然给与我这些,但
是我不受取。譬如世人有所舍与,当前的人有
受取,这个叫舍与也叫受取。如果有人虽然施
舍,但是面前的人不接受,这叫做舍与,但不
叫做受取。如果有人骂詈、瞋打、毁呰,又再
回击的,这叫做舍与,也叫做受取。如要有人
骂詈、瞋打、毁呰,能忍住而不加回报的,这
3/5
叫做舍与,但不叫做受取。
嶷:nì幼小聪慧。嶷:yí〔九~〕山名,
在湖南省。
詈:lìㄌㄧˋ骂,责骂:“乃使勇士往~齐
王”。~言。~骂。~辱。
二、认为佛陀在生嗔恼
卑嶷言。瞿曇。我聞先舊長老宿德。咸作
是言。世若有佛無上正真等正覺。面前罵詈。
終不生惱。我今罵汝。汝便生惱。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有瞋恚者於何而得瞋
調順正命者無瞋汝當知
若瞋不報瞋鬥戰難為勝
若不加報者是則名為上
卑嶷说:瞿昙!我听闻过去的长老宿德,
都全部作这样讲说,世间如果有佛、无上、正
真、等正觉的话,在他的面前骂詈,他终不会
生恼。我今天骂你,你便生恼了。
那时,世尊就说了一个偈颂道:
没有嗔恚的人,又在何处而能找得到嗔行
呢?你应当知道,调顺的正命者,根本就没有
4/5
嗔恚的。如果在嗔恚面前不回报以嗔恚,这是
斗战中难得的胜利者。如果不加以报复的话,
这就叫做最上的胜利。
三、不近恶人善调嗔恚
不瞋勝於瞋行善勝不善
布施勝慳貪實言勝妄語
不瞋不害者常與賢聖俱
近諸惡人者積瞋如丘山
瞋恚如狂馬制之由轡勒
轡勒未為堅制心乃名堅
是故我今者名為善調乘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不嗔是胜于嗔的,行善是胜于不善的,布
施是胜于悭贪的,实言是胜于妄语的。不嗔不
害的人,常常与贤圣者在一起。亲近恶人的人,
积累嗔恚如同山丘一样大。嗔恚如同狂马一样,
控制它要由于辔勒,辔勒未必是坚固的,控制
自心那才算是坚固的。因此之故,我如今就是
叫做善调车乘的人。
佛说的这些,诸比丘听闻佛所说的,都欢
喜奉行。
5/5
轡:pèiㄆㄟˋ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头。鞍~。按~徐行。辔勒:pèilè驾驭牲口用
的缰绳和带嚼子的笼头。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