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收益率创26个月新高 未来两个月有望持续走高 10月份银行理财市场概况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10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0613款,较9月份减少了2074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3%,较9月份上升了0.02个百分点,再创两年新高;平均期限为5.2个月,与上月持平。 一、发行量环比下降16.35% 10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0613跨,较9月份减少了2074款,环比下降16.35%,为近七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发行量的下降主要是受国庆+中秋长假影响,从历年来看,每到10月份发行量都会明显下降。一般节假日期间银行很少发行理财产品,节前发行的理财产品大多在节后计息。不出意外的话,11月份发行量将回升至12000款以上,春节之前投资者理财需求较旺,发行量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二、收益率创26个月新高 10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3%,较9月份上升了0.02个百分点,创下201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不同收益类型理财产品来看,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95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4%,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236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6%,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660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8%。 三季度考核节点过后,流动性偏紧状况并没有缓解,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小幅上升,不过幅度较小,可以看出7月份以来虽然收益率在持续上涨,但是涨幅较上半年要小很多。 三、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4.93%居首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10月份外资银行理财产品32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3%,排名第一,城商行理财产品364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4%,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157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5%,农商行理财产品282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5%,国有银行理财产品202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3%,邮储银行理财产品14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6%。 外资银行平均收益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别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非常高,比如星展银行发行的2款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高达30%和20%,但能达到的可能性偏低;二是很多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都是3级,风险偏高,不适合谨慎型及稳健型投资者购买。 对于资产不是很高、风险承受能力偏低的投资者而言,融360理财分析师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城商行及规模偏小的股份行的理财产品,这两类银行发行的大多是风险等级为1级或2级的非结构性理财。 四、949款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10月份共有12561款理财产品到期,6338款产品披露了到期收益率,949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有129款结构性理财产品,820款结构性理财产品。 表面上看是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率比较高,实际上并非如此,结构性理财产品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更高。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比较少,10月份披露到期收益率的共有444款,收益未达标率为29.05%,预期最高收益率越高,达到的概率越低。 10月份披露到期收益率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共5894款,收益未达标率为13.91%,不过这里并非真正的未达标率,因为很多非结构性理财一款产品可以有多个收益率,比如面向普通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是4.8%,面向高净值客户的预期收益率是4.9%,面向机构客户的预期收益率是5%,在测算预期收益率的时候取的往往是最高值,但披露到期收益率的往往是最低值,这就会导致很多非结构性理财表面上收益没达标,实际上达标了。如果把这个因素排除掉,非结构性理财的实际收益未达标率大概在5%-6%之间。 此外,10月份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是4.35%,结构性理财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是3.92%。可以推出结论,虽然部分结构性理财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很高,但达标率并不高,整体来看还是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更高。 五、市场展望 虽然整体来看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不过资金面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利率仍在小幅走高。短期来看流动性不会有太大变动,但未来两个月资金面只会更紧不会更松,尤其是12月银行面临年底考核,届时资金成本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未来两个月银行理财收益率很有可能持续小幅走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