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衰是怎么一回事?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7-11-11

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低,与恶性肿瘤水平相当

根据一项大规模慢性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心衰患病率达0.9%。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它是导致65岁以上患者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5年死亡率大于50%,致死率是乳腺癌、肠癌等癌症的2~3倍。


据统计,导致我国心力衰竭发生的前三位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此外,糖尿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也都是心衰发生的主要病因。

心衰不仅危害大,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董先生患冠心病六年多,平时浑身没劲儿、胸闷,气急,呼吸不顺畅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半夜里不能平卧,睡觉很容易被憋醒。”这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金玮教授提醒,要学会辨识心衰早期的发病信号,对于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在过度劳累、情绪波动或者呼吸道感染以后,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应该及早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如果不知道既往有没有心脏病史,突然感到喘不上气、心慌、特别疲乏、甚至脚踝、腿出现水肿,同样应该尽快就医,排除心衰的可能。

目前,主流的心衰药物治疗为“金三角”方案,其中第一类药是ACEI,主要作用是改善症状,改善心肌重构,保护心脏;第二大类是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改善预后;第三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则用来改善心肌重构。

据金玮教授介绍,对于一个慢性心衰患者,首先考虑的是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而传统的治疗方案仍不能有效控制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在目前的标准治疗下,心衰诊断5年后,死亡率仍将近一半。可以说,近十几年来,心衰治疗一直都在呼唤更有效的药物,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上市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不同于临床上应用的其他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强利钠肽系统。患者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就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9月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内最新获批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商品名:诺欣妥®)开出中国第一张处方,这标志着全球心衰治疗领域突破性创新药物正式落地中国,造福中国心衰患者。

国内广大心衰患者将能很快用上新药。首批14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济南,杭州,福州,武汉,天津,成都,沈阳,重庆,郑州,西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