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那些未婚以及大龄结婚的名人

 老鄧子 2017-11-12

文 | 斯征

1

大凡为后世所熟悉的古代人物,多少都有些过人之处,且以受过教育的上层人物居多,即便文化不高,可能也有较高的权势。对于这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而言,一生未婚确实不多见,但并不是没有,就有这么几个著名的人物一生未婚,还有几个晚婚代表。

 

在了解这几个人之前,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古代存在逼婚的现象吗?当然存在。现代社会的逼婚传统就与古代的伦理观念有关,渊源有自,古代人不可能比现代人的自由意志多。当然古代包括很多时期,不同的时期伦理观侧重点不同。

2

为什么会逼婚,因为要传宗接代,接续香火。《孔子家语·本命解》里记载:“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换句话说,如果妻子没有生出儿子,那么丈夫有权遗弃妻子。古代为什么重男轻女呢?说来话长,农业社会的典型特点,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男人在从事力田、战争方面较女人更有优势。家庭需要男人耕种,政府需要男人打仗,在这种社会机制下,自然会产生这种社会现象。所以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出了这种状态:“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古代对于结婚的年纪有规定,既有礼教的规定也有法律的规定。《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就是说周代规定男人三十娶妻,女子二十出嫁。从《诗经》看当时宽松的恋爱风俗,古人不可能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来婚嫁,汉朝人王肃就说:“男十六而精通,女十四而能化,自此以往,便可结婚。所谓三十、二十等,不过大致如此,并非必以三十之男,配二十之女。”不过可以看出“媒人”的来历,就是周代的“媒氏”。

 

相对而言,魏晋南北朝时代年龄限制较为苛刻。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就曾下诏:“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周书·武帝纪》:“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到唐宋时代,基本上法定婚嫁年纪在十五六左右,而女子法定年纪则比男子小两岁。

3

在古代这种社会氛围下,可以想象,一个男子如果不结婚会遭受多大的社会歧视与压力。说到最著名的一位未婚人士,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就是林逋林和靖。在中学,我们学过他的《山园小梅》,其中的最有名的两句诗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曾有一组自度曲曰《疏影》、《暗香》,即来自林逋这两句诗。《宋史》记载林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就是说林逋无妻无子,过继了兄长的儿子。这样说来,林逋的压力并不算大,毕竟还有哥哥为其父母“延续香火”。设若林逋是家中独子,那么想来林逋想过梅妻鹤子的生活简直是难于登天。

 

林逋为什么没结婚呢?《宋史》上说:“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就是说贫穷很可能是林逋没有娶妻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皇帝对他青眼有加,日子应该变得宽松,但因为习惯了单身或者背负了社会加给他的名誉而没有娶妻。除林逋外,还有一个人也因为贫穷而没有及时结婚,那就是《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

 

《梁书·刘勰传》记载:“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后来刘勰做了官,有了积蓄,在这种情况下,刘勰是有可能娶妻的,但是根据刘勰后来的行为来看,刘勰可能一生未婚。《梁书》记载:“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就是说刘勰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即便后来有了娶妻成家的条件,在心理上也抛弃了结婚的世俗观念。

4

这里需要说明古代,尤其是唐朝以前,一个人有社会地位的人没有结婚并不是没有人嫁给他,即便他很穷,因为中古时期看重门第,士庶不婚。换句话说,假如男女两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即便女方很想嫁给对方,贫穷的士族男方也可能因为两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而拒绝同富裕的庶族女方结婚。柳宗元在第一个老婆去世之后,就想续弦,但仕途坎坷,被贬永州,以致没有续娶。然而以柳宗元永州司马的身份,要是娶一位平民家的女子绝对是不难的,只是柳宗元在乎世俗的门第观念。

 

北宋著名散文集曾巩就是典型的晚婚,宋代规定“婚龄男十六以上,女十四以上”,而曾巩三十二岁才结婚,就是说假如别人十六岁结婚生子,那人家儿子都到适婚年龄了他才结婚,差了一代。曾巩这么晚结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家庭负累,他需要照顾太多的兄弟姐妹,忙于糊口和读书,以致耽误了婚期。

5

总之,在结婚这方面,古人和我们一样也不容易。现代父母只不过是“逼婚”而已,已经很少干涉自由恋爱,而古人在自由恋爱方面受到的约束显然要大。君不闻《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殉情,恰是典型的爱情悲剧。从古到今,适婚男女就遭受来自父母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唉,不说了,读者不知道吧,本文作者今晚就遭受了呢!求安慰!

长按指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