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海里的布匿战争(1)

 金色年华554 2017-11-12

节选自 12海里的布匿战争——一个陆上强国的海洋梦(上)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授权下,2015年10月27日,以一个完整的航母打击群为后盾,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拉森”号,闯入了南沙中国岛礁“那敏感的12海里”。暂且不论“拉森”号的航迹过后,将对现实中的国际政治关系产生何等涟漪,单论这个事件本身,就足以使我们再次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当一个正在崛起的传统陆上大国,开始缓慢而又坚定地将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于海上时,与传统海洋大国的利益纷争乃至军事“角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实现海洋性转变,而又不重蹈历史上的那些悲惨的“覆辙”,那就必须迎接这种“拉森式的挑战”并且在挑战中获胜。然而,这场挑战的前景似乎从一开始就悬殊得令人窒息——传统的海洋大国在主力舰的建造、操作乃至运用上都积累起了惊人的优势,而“挑战者”(无论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后来者总要被放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在这方面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不过,历史上曾经站在类似位置上的“挑战者”们,或许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成功者却也并非没有——布匿战争中的罗马共和国就是如此。

12海里的布匿战争(1)

如果说在西方存在某个偶像 式的帝国,那就是罗马帝国。罗马 帝国更为我们带来了思想,即使那 些居住在帝国最遥远边陲的居民 都希望成为“罗马人”。帝国长达 85 000千米的优质道路和桥梁网络 将不列颠人和柏柏尔人连接在了一 起。在这个广袤的地域内,存在着 数千个罗马浴场、圆形剧场和寺 庙,它们的规格几乎完全相似,而 且里面的客人都是穿着托加袍的罗马人。在鼎盛时期时,罗马帝国拥 有大约6 000万人口。这个帝国如 此巨大,以至于罗马人都相信帝国 已经延伸到了世界上适于人类居住 地域的极致——在罗马帝国诞生 时,边界守护神特米纳斯肯定是睡 着了。历史学家安东尼·帕格顿认 为,罗马人一直有着“统治整个世 界的愿望”。远在公元前75年,罗 马共和国在铸造钱币时就使用了 “权杖、地球、花冠和方向舵的 图案”,这些都标志着罗马在全世 界的霸主地位。然而,在这之前的 200年,也就是公元前275年,当罗 马人的雄心刚刚起步时,却几乎遭 到了灭顶之灾——地中海和几百年 来这片海域的霸主迦太基人挡住了 罗马的崛起之路。

12海里的布匿战争(1)

迦太基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腓尼基人,这是一个较早在地中海具有海上武装力量的主要国家,他们建立了繁荣的海上贸易。他们的船只可以到达腓尼基人世界所有的内海,甚至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去寻找不列颠的锡、波罗的海的琥珀,还用西非的奴隶和象牙去换印度的香料、黄金和宝石。在这个贸易过程中,他们前往东方诸国的商船队,是以西顿港(腓尼基首都,今黎巴嫩的赛达)和泰尔港(腓尼基南部海港,今黎巴嫩境内)作为起点的。腓尼基人寻找新主顾和原料新来源的活动使他们成为古代最大的殖民者,为此在其航线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但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的众多殖民城市中,迦太基起初并不是最古老也不是最强大的一个。不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精明勤勉的人民,迦太基逐渐成为地中海的商业中心。同祖先一样,迦太基人在殖民地建立伊始便开发了大西洋上的航线,从北欧的波罗的海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遍及他们的足迹,这在没有罗盘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成就。最终这个腓尼基的殖民地控制了地中海的西部,然后在100年的时间里超越了其母邦,建立了一个包括非洲西北部、撒丁岛、科西嘉岛、半个西西里岛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在内的海洋性殖民贸易帝国,几乎将半个地中海变成了“我们的海”。

12海里的布匿战争(1)

而就在迦太基的商船和战舰纵情扬帆于地中海上之时,罗马不过只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莞尔小邦。直到公元前275年左右,罗马人取得与马其顿皮洛斯的贝尼温顿战役胜利后,才终于统一意大利本土,此后为了那惊人的财富,又开始席卷希腊人占领的诸城镇,染指地中海沿岸,企图控制利润惊人的海上贸易。然而,这样一来,刚刚在陆上崭露头角的罗马共和国,就不可避免地要对海上强国迦太基发起挑战。公元前264年,地处意大利、西西里海峡要地的麦散那城邦由于坎帕尼亚雇佣兵发生暴动,向迦太基和罗马两方求救。迦太基和罗马先后派兵前来干预,双方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就这样,当迦太基威胁要派出军队进入墨西拿时,惊恐的罗马人也派出他们的军队开到西西里岛,迅速把迦太基人围困在岛西部防御较强的城市里,第一次布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因迦太基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而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Poeni),故历史上把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战争称作布匿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