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专家告诉你,没有一种精神疾病病因明确,治疗都是试探性

 万宝全书 2017-11-12

——胡宪章/文

就精神疾病分类来说,目前我们国家还是比较接受《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对精神疾病的分类方法。DSM与1952年颁布第一版(写作DSM-I),其中列有106种精神疾病。1980年,在第三版(DSM-III)中,有265种精神疾病。第四版出版于1994年,列出了297种精神疾病。2013年的第五版(DSM-V),精神疾病的种类基本维持在297种。


从DSM的变化来看,在过去的65年中,我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变化是相对较大的,说明我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透彻。尤其是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一个精神疾病的病因是明确的,也正因为此,尽管精神科有越来越多的药物用于临床,但精神疾病的治疗往往是试探性治疗,还不能确保某患者服用某剂量的某药物就一定能使他痊愈。


正是因为病因不明,明确在阐释某一精神疾病的病因时,总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因素、感染、外伤、大脑发育、出生前脑部缺氧、营养、心理因素、社会及文化因素等。今天,我们着重谈遗传因素。


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精神疾病是遗传的。就我们目前的认识而言,精神疾病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基于遗传而发生的,但遗传不是精神疾病的决定性因素。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幸运被遗传为人类的一员,才具备了患有某些精神疾病的可能。反过来讲,如果被遗传为蜜蜂,就没有人跟你谈论精神疾病了。


所以,精神疾病的遗传问题要客观看待,我认为精神疾病与遗传脱不了干系,遗传因素是精神疾病的背景,携带人类的基因,就有患人类疾病的潜在风险;但就人群来说,什么人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何时发作,目前还没有发现起决定作用的遗传因素。换句话说,遗传提供可能性,但不决定何时发病、发作那种精神病。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


随着技术的进步,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对人群的流行学调查、细胞水平的研究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遗传学研究包括家系研究、孪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人群为基础的关联分析、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和连锁分析等。由于比较专业,这里不做赘述。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和分析模型的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序列检测成本的下降,使得全基因组DNA变异、全集因组的再测序(resequencing)与精神疾病的关联和连锁分析成为可能,这是新的精神疾病的遗传学分析。


纵观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结果,我简单地把它们总结为(不包括单基因遗传疾病伴发的精神疾病):


1、不同的精神疾病的遗传度不同。意思是遗传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贡献比较大,而对某些精神疾病的贡献比较小,比如孤独症的遗传度偏高(在80%以上,但有学者认为该遗传度被高估了);而焦虑症的遗传度约40%左右。(遗传度:是在多基因疾病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的贡献大小。但不能等同于对疾病发生的决定程度。)


2、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显示同样的遗传特征对不同的精神疾病有贡献。比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遗传学因素有15%的重叠,双相障碍和抑郁症有10%的重叠。提示某遗传因素可对多个精神疾病有贡献、同一精神疾病可与多个遗传因素有关联。(看出不确定性了吧!)


3、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遗传因素与哪个精神疾病有确定的遗传关系。


4、目前,我们最好把遗传因素看做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如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分裂症结婚生子,那么后代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会提高。


5、遗传因素一般不会单独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作用,要与其它多种因素交互作用。


所以,大家不用过分担心遗传带来的影响。其实,担心也没有用,已经是这样了。另外,对于精神疾病,建议患者的父母不必自责,患者不必责备,客观面对,及时就医。(胡宪章,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现为旅美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