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9家长知识整理(12)

 黄晓东高考志愿 2017-11-12

再给大家看一组比较有意思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历史数据对比。万事就怕对比,只要有对比就能发现一个东西:趋势。那么不同排名的学校,比如说美国前三十的学校,在近五六年里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他到底是变好还是不好,我们分分别看看。我们先看前十,前十历史录取数据,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可以看到TOEFL分数基本没有太大变化,都围绕在3.63.5左右。但是这里面是不分专业的,这里面很多时候是被一些比较好录的学校,比如说像约翰霍普金斯的金融,他实际上的分数要求并不太高,但是如果是斯坦福,你3.5那就非常悬,所以他只是一个不分专业的排前十的学校录取平均分,那么我们看TOEFLTOEFL的变化基本是103104,这个要求还是比较高。那GRE,基本320—340 

 

 

 

再看前三十,这个数据我就不一一解读了,大家看一眼就好,前三十的录取数据明显比前十要稍微低了一点点,前三十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TOEFL,基本100分以上了,GRE也是稍微有些降低,我只是给大家做一个数据参考,我把前五十也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多讲,大家做一个参考就好。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更有意思的一部分。 

 

接下来讲些分数以外的东西,如果你发现自己分数不够,那还有机会申好的学校吗?我跟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案例,不同的美国大学其实对于分数的看重程度,包括是GPAGRETOEFL的看重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比较严,像反复提到的麻省理工、斯坦福,这些真的都是学霸级的学校。但是有的学校真的就没有那么严,或者说他相对就很松,比如说哥伦比亚大学,我们曾经遇到的被哥大录取的学生录取的最低GPA 2.1,中科大的学生被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录取,当然你可以说哥大统计系很水,但GPA 2.1,这个还是有点难,我个人认为很低了。 

 

但是在去年我去西安出差的时候,碰到另外一位同学跟我一起搭场讲座,然后我就问他去哪儿,他说去哥大新开的专业,应用分析专业,但是这个是在哥大的机器教育学院下面,GPA 1.9GPA 1.9被哥大的项目录取,当然现在1.9录不了这个项目,当年是新开的项目,没那么火,所以要求适当的放低一点,第一年开,但是也很有意思。我就问你为啥敢申请哥大啊,GPA 1.9人家都考虑能不能毕业,他说我跟别人不一样,后来我就看他文书,他的确跟别人不太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包括前面那个中科大的学生,中科大的学生呢做了科研,有科研成果,而且老师给写了很有力的推荐信。然后这个学生呢,虽然没做科研,但是做一个东西叫比特币。 

 

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做比特币,他的文书很有意思,第一句话就很挑衅,说:“如果你只看我成绩单没有看我文书,你就决定不录取,那么将是你整个审理生涯中的一次失败。”你想你看到这句话肯定想看到底凭什么说我失败,对吧。接着他说:“我认为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和学习能力并不由他的分数来决定,而是由于学习这个知识本身能够创造的价值来决定。”然后就讲了大学期间他是怎么用学过的知识来炒比特币,又是怎么赚出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年的学费,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把他的各种分析的过程、一些数据全放在文书里,他的文书就讲了这一件事,最后被哥大录取了。这两个人都很有意思,分数不高,但能被录取。 

 

 

 

 

他们怎么做到这点呢?我们行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分数不够背景来凑,所以当你分数不够的时候,你就得想办法变的跟别人不太一样,也就是说软件背景提升,那么软件背景提升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分专业来看,假设一个同学申请的专业是偏文科和理工科的,我们会建议去做实习,特别是在这个暑假参与一些实习的项目,因为暑假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实习建议不短于一个月,国内的暑假时间全都两个月以上,在海外读本科的会长达三个月,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实习的时间。 

 

 

 

为了证明这一点是非常有用的,我给大家看一个之前我们做的一个总结,被麻省理工的金融系录取的学生的实习经历和学校背景。我刚才提到麻省理工这个学校的分数要求非常高,是个学霸型的学校,对于实习的要求大家还记得么?17.5个月的平均工作经验,那17.5个月就是这么来的,大量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参加了不止一份的实习,那么他们积累的实习的这个背景,就能帮助他申到这样一个学校,所以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大师大家可以你看到他这个实习做的非常好,实习也是分档次、分梯度的,不是说有一个实习就算。 

 

 

 

上图是是我做的一个简单的总结,让大家了解一下实习大概可以去一些什么样的地方。常见的一些申请专业,比如金融,你可以到商业银行,但一般商业银行的实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入门级,也可以考虑在大一结束或者说大二的结束的时候去那里实习,一般的就能到一些信贷部,帮助人家看一看报表等工作。但是大三结束的这个实习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你最后一个实习暑假,这个时候一般要是一个核心级实习,到一些大型的投行的投行部。其他的专业我就不细讲了,会计、法律等都是需要实习的,包括教育,顺带提一句,新东方是一个很好的实习机构,每年我们都会招大量的助教,所以如果你想申教育类的专业,到新东方做助教还是很好的。 

 

 

 

 

商科和文科的学生讲完,我们讲一下理工科的学生,大家都知道,理工科的学生肯定是需要去做一些科研的项目的,最好是有成果也就是能够产生论文的。我现在展示的是伊利诺伊香槟大学,他的计算机系在美国排名第五,前四是并列第一的,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和卡耐基梅隆,伊利诺伊香槟要学生第一看GPA,第二需要强的科研背景,那么什么样的科研背景算是强的科研背景呢?这个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首先如果你做科研肯定是要有一个载体的,也就是在什么地方来做科研。通常情况下像c9的学生,自己学校内部就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把这个称为校内课题组,如果你学校内部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也可以考虑校外。我们先说校内,校内课题组一般大二的时候进就可以。 

 

但是我也见过比较早的,少数一些学校会开设基地班,学生有很多本身就是从奥赛进来的学生,所以大一就有课题组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如果大二没进去,那大三就必须得进,因为大三再不进就整个错过申请了。校内的这种机会的是最有用和最珍贵的,因为你的指导老师往往也是你的授课老师,那么给你的份量会比较大,那么第二个呢,我们在t,如果你不是在校内做而是在校外做也可以,这个时候需要在校外找一些资源,比如说家长的一些资源、一些留学机构现在做的比较大的背景提升项目等,但是你要有识别度,哪些是有含金量的哪些是没有含金量的,当然有些企业的研发部本身就招科研型实习生,大家要去关注,因为我们就在微软旁边,每年看到微软招一大批西安交大的学生到这边实习。 

 

 

 

当然实习本身最好是发有论文,那论文发表跟什么有关?大家可以看到图上的三本杂志期刊,其实论文本身发表不是光看名字好不好听、有没有中文英文什么的,最重要的是,第一个你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期刊,是一本普通的科学杂志,还是一个能够被检索到的期刊,这是不一样的,所以当然最好的期刊是能够被检索到的,比如说SCI检索,所以这里提到了一个词: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重要性越大。那么正常情况下,对于本科生来说,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达到3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能发到影响因子为5的期刊,那就十分厉害了。我们去年有个学生发到5的期刊,学校直接给了钱,让他去学校参观,连机票都包了。 

 

而我个人认为比这可能还更重要一点,就是带你科研的这个老师,第一、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他也很可能在美国会有一定的学术关系。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老师如果能够成为你的推荐人或是他帮你写推荐信,甚至帮你在那边联系美国的导师,你能够被录取的机会就会比较大。特别是博士,咱说点题外话,做科研呢,因为学术之间本身也是有这种关系的,不是说每个人不讲关系。所以很多的学校的博士,本来给的位置就不多,还经常就被这种老师的互推占了名额,比如说清华的老师每年固定给某个学校的某个老师推荐学生,他就会占名额。所以如果你恰好的能找到这样的老师给你推荐,那你就特别幸运,这样的老师可遇不可求,大家多观察多关注。 

 

 

 

 

我们要想去个好学校,除了分数以外,总结一句话叫做文商重实践、理工靠科研、艺术看作品。在这个地方并没有讲像建筑、环境平面等专业,包括音乐、影视,这些专业更多的是靠你的作品集,他比你的语言成绩等更重要,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请我两位学生,一个学生是北大的本科,然后申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化学的博士,他帮我做了一个理工科,特别是理工科博士的申请,他认为的一个重要性排序。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排序里面排的第一个叫无与伦比的亮点,比如说你们发一篇论文在5以上,甚至发在特别重要的期刊上,这叫无与伦比。 

 

那么第二个呢,他提到叫无明显短板,所以在申请里有一句话我们经常会说,叫做水桶效应,就是整个申请里面,你可以没有那么强的,但是你一定不能有特别差的,特别差往往成为这个学校拒绝你的第一理由,所以我们先保证真的无短板。我特别提一句,他为什么提到TOEFL口语比TOEFL总分还重要,因为成为博士生之后你将要做助教,他是一种奖金的形式,而第一年的奖金往往是助教,助教他承担的工作,比如说指导学生的一些功课、给人讲题,这些都是要更好的沟通能力也就是TOEFL口语不低于24分这样的要求,所以申理工科,特别是博士,TOEFL口语是大于总分的重要性的,而论文呢,大家都可以看到,一作作者。 

 

这里面还有一个需要注意,就是博士面试。理工科其实跟商科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很多学校,如果申的是硕士是不会有面试的,但是申请博士不一样,申请理工科的博士,很多都是要事要给面试完,记得在几年前,我接触过一个上海交大的一个学物理的一个小伙子,成绩真的非常好,然后申很多物理的博士全都拿到了面试,但是所有面试的学校都把他拒掉了,因为他本身是一个有一定沟通障碍的人,他很难进行沟通,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比较困难。所以,很多面试的学校都把他拒掉了,只有一个学校,加州伯克利录取了,因为这个学校没有面试。 

 

 

 

说完理工科,我们再看一下商科和文科。我请了一位同学,是被麻省理工的金融录取的一个同学,来帮我总结申请里面的一些重要东西,同样提到了无短板,比如说像商科、文科就是没有特别低的分数,再一个没有叫裸实习的申请。什么都特别好,就是从来没实习经历这个不行,然后其次呢,是TOEFL,然后其他的我就不一一讲了。而商科文科里面的审核手段,除了分数以外,更多的是要靠文书和面试,所以这两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特别是优质实习经历,所以实习呢,不要觉得有实习就行,其实你没有那么多实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一定要去找到优质的实习。 

 

 

 

 

大家都看到了,在准备申请阶段需要去做各种各样的硬件软件提升,但是有多少时间来准备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图中是我给一个大二的学生做的一个简单的规划,那么我把大二大三分别列出来。一个大二的学生,我会建议他大一的暑假结束了就开始TOEFL的培训,因为TOEFL考试越早准备越好,但是应用于申请的最早的考试成绩时间是大二下学期,考试有效期两年,要是上学期考完等到申请的时候正好过期了,所以大二下学期是最早考TOEFL的时间。咱们大二的暑假是最佳的GRE的培训时间,然后同时的去做一些简单的实习,大三考GRE,然后大三暑假再做实习。 

 

 

 

然后大四就可以开始进行正常的申请工作,选校、文书投递等等,这条红线就是截止期,红线以上就是截止期之前的所有工作,然后学校如果觉得你不错,不少专业会给面试,面试是截止期之后的,然后就能录取。有同学会说这个是不是安排太松散了,大二大三两年来准备这两个考试。但是我可没说这两个考试就考一回,给大家说几个数字,中国学生出国的TOEFL平均考试次数是3.3次,GRE的平均考试次数是2.7次,GMAT平均考试次数是2.5次。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如果想成功出国,大体上加起来需要考六次TOEFLGRE考试,这个考试压力其实并不低。现在我们看,如果这个是大三的准备,你可以看到跟大二的一个区别,两年的事儿变成一年来做。 

 

 

 

所以开学大三的同学,如果你现在刚刚开始准备,那么你会发现你需要在一年之内取得TOEFLGRE的成绩,而且这两个成绩加起来大概考六次,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所以这些同学大三的这一年大部分时间会感觉有点痛不欲生。说实话,准备的越晚放弃的可能就越大,不少学生就是因为准备的晚了着手晚了,他觉得可能来不及了就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去其他国家甚至说就不出国了。所以我经常跟同学讲,你准备的越早,其实你留给自己的时间就越多,你能去周旋和灵活掌握的时间也就越多。那么假设一个同学现在不是大三,而是开学大四,你刚刚才知道这些事,那你就会变得特别被动,因为整个暑假除了上课你不太会做别的事儿,然后你匆忙考试取得成绩不断刷分,然后录取结果还不理想。 

 

 

 

 

第三件事我认为更重的一个叫做选对专业,因为你前面不管怎么讲,都是在做准备工作,但是你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有权利做选择,那么如何进行专业的选择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学生在美国读什么专业,我们得先知道他们在读什么才能知道怎么选。这个数据是来自美国的官方统计,中国人在美国读的最多的是管理类也就是商科,其次是工程类,然后呢,是计算机和数学类,这三个加起来大概就60%百分之六十的人数了。 

 

 

 

这是一个大的专业的类别划分,如果细分到更细的专业,看到中国人在美国读得最多的一个专业叫做金融,这个没有之一,他就是最多的。但我这个金融里,是包含了金融、金融工程、金融数学这一大类的金融相关专业,并不是只是金融学。第二个就是电子工程,然后是计算机、会计、统计等等,所以大家看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这样一个竞争序列里,这些专业的竞争相对来说比较激烈。接下来讲一下怎么选专业,这个也是家长比较头疼的,我经常被家长咨询孩子选专业的事情。 

 

 

 

但这种咨询,说实话发生的很有意思,一般就是一个家长把孩子带到面前,说田老师你看一下,这是我儿子,你看一眼,你觉得他适合读什么专业?我基本上是属于当场蒙掉,我不能看一眼就知道孩子适合什么专业。但是呢,我算不出来,但是我会找人帮你来算,那么找谁呢?就是职业测评,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些职业测评工具,介绍给大家,一个叫MBTI,这个是一个职业性格测评,然后还有九级人格还有霍兰德,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心理学的测评工具,大家可以尝试让学生来做,他会给你展示一个你自己可能都不认识的,或者自己可能都不曾想到的自己,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测试。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一下MBTI能够测出来的一些内容支持。 

 

 

 

这个MBTI是我自己比较推崇的一种职业测评的一种方式,他叫荣格职业性格测试,荣格是一个心理学家,他的老师叫弗洛伊德,这个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他通过测试人的潜意识把人分成十六种性格,某一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某些行业,测完之后你会看到他里面有这种性格的分析描述、性格特点,包括你职业适合什么样的,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职业陷阱等等,是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我自己也得益于此,我本科是读工程学的,但是出国读书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当时我一个学人力的朋友帮我做了职业测评,发现我根本不适合做工程师,测出来里面最适合的都是做咨询师、演讲师之类的,都是和人打交道的,所以当时果断换专业去读了教育,这个东西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用,所以我相信对各位可能也会有。 

 

 

 

 

但是并不是假说有了这样的一个测评结果,测出来适合读什么样的相关专业就一定可以读。那么第二个选专业的一个重要工具的叫做能力门槛,不少的美国大学是有这样的能力门槛要求的。我们还以麻省理工金融为例,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专业,我们一般人会认为读金融的,那就读商科呗,其实大家刚才也看到了,很多读金融的人他本科不是读商科的,但是麻省理工这个学校对于申请者有这样一个要求:如果你想读我们的专业,你必须得先学会这些课,首先学会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最后还要会一个东西,比如说计算机编程,MatlabCC++javaFortranVB,起码会一个,这样一些能力要求,这个是在申请里面非常常见的。而且这个学校还挺有意思,怕你不知道你自己学的东西能不能用于专业学习,他给你出一道测试题。 

 

 

 

 

你做一遍测试题,你要会做你才算学过,如果学过但这测试题不会做,那你就当没学过,所以这个学校还是挺严谨的。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的一些专业申请的能力门槛要求,比如商科申请经常会有以下的这些能力门槛要求,给大家做一个参考。那么有些专业比如说金融是需要数学和计算机相关的背景,那么也有一些,比如说像会计,会有些专业课、先修课的一些门槛要求,比如说必须学过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等,百分之六十多的学校是有这个要求的,所以不同专业不一样。如果有一些专业像英语专业转出去怎么办,不需要太多的要求,英语嘛,你出国你不太可能比美国人英语还好。 

 

 

 

所以这个时候他需要你的东西,不是你的专业门槛要求,就是他不是你学过这种东西而是你做过,所以像这种以英语为代表的中文系,包括其他的一些相关专业,更多的是看你的实践经历。比如说你读英文,但是你在新东方做老师或者小学、中学做老师,你读教育就有优势,你在电视台做记者你去读传媒就很有优势,是根据你的工作经历来进行分配的。当然有一些专业,我们把他称为交叉专业,或者是叫相关专业进行转换,最典型的就是医学。在中国读医学之后,临床医学你很难去美国直接读临床,所以就得去转相关的生物相关的,公共卫生、营养学等这些,包括计算机也可以跨很多个专业,所以这种相近专业、交叉专业可以进行转换,这是第二个叫做能力门槛,他来决定你能去哪个专业。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第三个选专业的一个重要的一句就是就业,如果你考虑在美国就业的话,以下讲的内容将对你特别有用。那么大家先看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在这里为大家展示了2016年中国在美国读书的本科生、研究生、无学位及OPT的增长,那么你可以看看本科生的增长百分是8.9%,研究生是2.4%,但OPT21%OPT翻译过来就是美国毕业之后可以实习的那段时间,所以在美国毕业之后在那边留下来实习的学生的增长速度是总大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增长速度的。 

 

 

 

那么OPT和什么有关,接下来讲的这一页就和你在美国将来更长期的留下来有关。在美国,如果你做OPT的话,先来看一下OPT的时间,如果你读的专业不是STEM专业,那么OPT时间就是十二个月,但如果你是STEM专业,翻译过来就是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简称理工科,如果你读的是理工科,那么你就是三十六个月的实习期,所以不同专业在美国毕业之后的实习期是不一样的。那么OPT的时间,其实跨度很大,从毕业之前的九十天也就是三个月时间到毕业之后六十天加起来五个月的长度,你都可以用来找OPT,所以在美国找OPT没有那么难。 

 

差异在什么地方产生呢?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美国留下来实习,那么接下来差异就产生了。如果你想在美国工作,你拿的签证叫H-1BH-1B签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有人录用你,这个都众所周知。第二个就像在北京买车摇号一样,每年有人录用你之后,你要去抽签要去摇号,那抽签的时间是每年的四月份进行一次抽签,抽签率根据你的学位有所不同。比如说硕士的中签率是比较高的,硕士博士属于较高学位,中签率比较高,本科生呢,大概也就10%,中签率较低。所以为什么很多本科生在美国,即使毕业能找到实习也不一定能工作,因为中签率低,这就会行成一个差异抽签,每年抽一次,大家可以算一下,如果你是十二个月的实习期,基本上是在你实习期快满的时候,进行一次抽签,那么你抽中了就留下抽不中就回国。 

 

如果你的实习期长达三十六个月的话会有什么样差别呢,那就是你今年没抽中,明年接着抽,明年没抽中,还可以再抽,所以他的中签率就会因此而叠加,所以读不同的专业的人留下来的机会差异还是蛮大的。你拿到工作签证也不是能一直留在美国,他有有效期,一次是三年最多可以延一次,也就是说你最多在美国拿工作签是六年,如果在这期间你真的表现特别好,你的企业会给你发一个东西:绿卡,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留在美国了。你能不能留在美国的那个重要的区别叫做你读的专业是不是STEM专业,我们理解为理工科。可是美国理解的理工科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凡是能够用到理工的大量的知识的技术的这些东西的专业和项目被称为理工科,所以我们来看一些你不知道的理工科的项目。 

 

在这里会看到一些金融市场营销、商业数据分析、信息管理,但请记好,并不是所有的金融、市场,包括商业分析都是STEM项目。这里面是一些大量用到数学的项目,像比如说刚才反复提到的麻省理工的金融项目,他是不是对数学要求高,对计算机要求很高,所以就被列为STEM项目。这一点提醒大家什么呢,如果你选择学校的时候两个学校同时录取你,排名差不多,或者甚至排名一个高一个低,但是一个是STEM项目一个不是STEM项目,如果你想留下来在美国就业的话,那么这个时候排名的重要性就远远降低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他到底是不是STEM项目,是你就容易留下,不是你就很难留下。

 

 

 

我们来看一看在美国最好就业的专业和就业岗位是哪些,那么大家看到了,最好就业的岗位、在美国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是计算机,所以你的孩子如果是读计算机和相关专业的,那他的就业机会就会大很多,在美国排名前十二的就业岗位之中,差不多有8个是跟计算机有关的,所以计算机是美国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一个专业。 

 

 

 

第四个、我想提醒一下我们家长的叫做关注未来。那么更多的学生在做好硬件软件包括选择准备之后,那么大家会问我进入顶尖美国大学我跟别人什么差别啊?他也是顶尖学生,我也是顶尖学生,我们分数都已经考那么高了到达极限了,那我们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差别在于未来。所以就是未来的关注点不同,会决定一个学生的格局不同、事业不同、眼光不同,录取结果也就不同。 

 

 

 

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让大家关注未来,我给大家找了三个学校的文书题目,大概看一下,这三个学校都非常有意思,第一个大学的叫做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这是美国计算机排名第一的学校,排名第一的学校有四个,卡耐基梅隆是其中一个。他的文书题目是这样的:“请描写你未来的研究领域是什么,你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以及你为这个做出的准备。”特别强调你对未来的研究,你未来想做什么,所以你必须得知道未来想做什么你才能知道你为什么现在要做这样的一些课题,或说你基于现在的东西,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兴趣。那么第二个学校的是麻省理工,这个学校是要你提供长短期职业规划,所以他也是关注未来。 

 

第三个学校呢,叫做西北大学,这是他的数据科学、数据学的一个文书题目要求,他们的数据在美国排名非常靠前,是前三位的。那么他提到这么一句话:“请描写接下来五年,对于数据分析这个行业或者这个工作影响的一个趋势和潮流是什么。”我在想,其实这个题目比前两个更难,他不但是让你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说一说你未来想干什么,说一说你未来的研究兴趣是什么,他还要你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去关注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这个题目如果你没有好好准备的话,你是非常难写的,可能你写的东西别人看了觉得这个人是个非常没有深度没有高度的人,他就不会录取你了。 

 

 

 

那么问题来了,那怎样才能关注未来?我怎么样才能知道我未来能做成什么样子?给大家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其实是刚才我已经提到的我们要去做实习 、做科研,我们要参与大量这种实践性工作。我们不要只扎头于课本之间,如果你只是满足于一个高GPA的一个分数,高TOEFL的一个分数,那我只能说你是一个学习上的学霸,但是如果你想做一个合格或者优秀的申请者,你要从书中走出来,走进实际之中,所以实习和科研是必须的。第二个呢,我们要关注一个行业的发展或站得更高,一个角度,你必须拓宽你的视野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在美国能够用到的关注的看到那些网站,他会告诉你行业的变化、行业的趋势、行业所需要的人是怎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