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课时 线段的比较与度量
2017-11-12 | 阅:  转:  |  分享 
  
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线段的比较与度量R·七年级上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表示方
法,这节课来学习线段的大小比较,线段的和、差、倍、分.(1)掌握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线段的大小.(2)理解线段的和、差、
倍、分的意义,并会用几何语言描述它们.(3)掌握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画图方法,并能完成其他相关线段的画图.线段的大小比较
方法,线段的中点的概念.线段的和、差、倍、分的几何语言表述和画图.推进新课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知识点1问题如图,已知线段
a,你可以画出一条同样大小的线段来吗?用什么方法呢?aa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再画一条与它相等的线段.aA
CaBb“尺规作图”法小结:先用直尺画射线,再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已知线段.问题黑板上有两条线段,你能判断
一下它们的长短吗?你用的什么方法?a度量法:即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然后比较它们的长度的大小.abABC
D(A)Bb叠合法记作AB<CD线段AB小于线段CD12两条线段要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端点
重合,另一个端点要放在公共端点的同侧.用重叠比较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思考强化练习1.判断线段AB
和CD的大小.AB>CDA(C)DBA(C)BDA(C)B(D)AB=CDAB<CD两条线段的和、差、
倍、分知识点2问题如图,已知线段a和b,且a>b.aba.AB=a,BC=b,则线段AC就是a与b的
.记作.ABC和AC=a+
b问题如图,已知线段a和b,且a>b.abb.AB=a,BD=b,则线段AD就是a与b的.
记作.AB差AD=a-bD问题如图,已知线段a
和线段b,怎样通过作图得到a与b的和、a与b的差呢?baBCabAPBCabAPAC=a+bCB=
a-b问题如图,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2a.aMCaAPAC=2aa思考线段AC的中点是什么?M
CaAPa点M把线段AC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C,点M叫做线段AC的中点,可知AM=MC
=AC.12思考那么什么叫做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呢?a三等分点如图,若点M、N是线段AB的三
等分点,则AM===,反过来也成立.MNNBAB13b四等
分点如图,若点M、N、P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则AM====
,反过来也成立.MNNPAB14PB强化练习1.如图,点D是线段AB的中点,C是线段
AD的中点,若AB=4cm,求线段CD的长度.随堂演练1.如图,已知线段a、b、c,用圆规和直尺作线段,使它等于a
+2b-c.解:作射线AB,在射线AB上截取线段AC=a+2b,在线段CA上截取线段CE=c,则线段AE为求作的线段.2.两
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13=1+26=1+2+3解:三条直
线相交最多有1+2=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6个交点,我们可以发现,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4+……+n
-1)个交点,也就是个交点,此处n≥3且n为自然数.
课堂小结线段的比较两条线段的和、差、倍、分度量法叠合法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
习题。课后作业本节教学应通过问题启发、做、想、试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来认识知识,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体验线段的大小比较.从比较身高的具体活动中抽象出线段比较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得到探索发现的成功感,自然获取知识形成应用能力.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潇湘书馆8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