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尺巷口庸思录 ——絮说盆景造型的“争”与“让”

 眼镜老猪猪侠 2017-11-12

据安徽《桐城县志》载:清初,桐城人张英,官至首辅,权倾朝野。有一年,张英接家信,言邻居吴氏建房,欲占张家宅边地,要其出面施压制止。张英不假思索,提笔复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会其意,主动向后撤让三尺。吴氏见状,也后退三尺。于是,张、吴两家之间就出现了一条宽六尺、长约百米的巷道,后人将其称为“六尺巷”(图1)。

图1  六尺巷(图片源自网络)



六尺巷的规模很小,六尺巷的故事情节也非常简单。但数百年来,却不知有多少人在六尺巷口久久徘徊,流连忘返;更不知有多少人为之迁思回虑,反躬自省。为什么呢?因为小故事往往含有大寓意,小道理常常蕴藏大哲学。

六尺巷其实是一个“争”与“让”的故事。“争”,就是占有;“让”就是舍弃。2016年春节晚会,央视曾专门推出一首名为《六尺巷》的歌曲,歌词也写出了六尺巷的真谛:“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

中国人崇尚礼让。记述西周、春秋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国语》(《春秋外传》)说:“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举动以恭敬为最,治家以俭朴为最,品德以谦让为最,处事以多问为最。”所以,孔融“让梨”,传颂千古;琅琊“让泉”(图2),名闻遐迩。

图2  让泉  位于安徽滁州醉翁亭畔



中国人喜欢将人的道德规范及准则融入艺术创作和品评中。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盆景属艺术范畴,盆景造型也存在一个“争”与“让”的问题。

盆景中的“争”是指树木的干、枝、叶等在“争”生存空间,这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自然天性,更是一种本能。作为盆景人,就是要规范树木自然生长的走势,使之符合盆景艺术的规律——即不仅要约束树木生长中的无序、无度的“争”,还要使它们在适当的位置去“让”。这在现实的许多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图3是韩学年先生的朴树盆景《不尘》。双干侧生,枝条极少,笔直向上,互不干扰,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双干之间呈现的等距离空间,始终维持着现状。这个空间是“让”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种“让”,相信这一作品不会有现在这种撼人心魄的美。

图3  不尘  朴树  韩学年作



图4是谢士乔的榆树盆景。作品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那根飘枝,这是典型的“让”。因这株榆树的整体形象如古人见客时的礼仪,所以题名也突出了一个“让”字——《揖让》。

图4  揖让  榆树  谢士乔作



图5是刘从兵的真柏盆景《岁月留痕》,真柏植于圆盆偏后位置,盆面前侧所留空间较大,这其实也是一种“让”。

图5  岁月留痕  真柏  刘从兵作



图6是刘建奎的冬红果盆景《寒来不见只鸟栖》。这是一盆正在创作中的盆景,还不成熟。但在不成熟中,却可以真实地看到作者的匠心,各个枝条之间无不体现一个“让”字。

图6 寒来不见只鸟栖  冬红果  刘建奎作



盆景中的“争”与“让”是对立的。当“争”占据上风时,就会产生拥挤、交叉,乱象层生,也就无美可言;而当“让”主导时,就会产生融洽、和谐,文明高雅,也就产生了美。合理解决“争”与“让”,其实就是在发现美,塑造美。

中国盆景讲究层次分明,层次是“让”出来的;中国盆景讲究疏密得当,疏密也是通过“让”而对比出来的;中国盆景更讲究空白,也叫留白,这个“白”更是“让”出来的。我曾在《空纳万境  白蕴余韵——絮说盆景的“空白”艺术》(见《中国花卉盆景》2016年7期)中写道:“不懂得‘空白’艺术,就是不了解中国艺术的真谛,甚至可以说是不了解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我在这里也可以同样冒昧地说,那些不理解和不能合理解决盆景造型中的“争”与“让”的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不了解中国盆景的真谛,甚至可以说是不了解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