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GALAXYC8评测】双摄景深原理解析 三星C8浅景深效果猛追单反

 漫步之心情 2017-11-13

【中关村在线】三星GALAXYC8评测:“景深”这个词汇逐渐成为双摄手机的标签,在双摄近乎普及的今天尤为常见。景深,从字面上说,就是景物的深度。其实这样理解也并没有问题,毕竟我们存在的世界是三维的,我们双眼看到的不仅有高低,还有远近。但问题就在于常见的单镜头相机无法获取全息数据,我们得到的图像也只能呈现在一张平面上。所以才有了呈现于平面的景深概念。

世界本来就是立体的 双摄景深原理解析

什么是景深?如何实现?

想要了解双摄存在的意义,我们就得重新了解一下定义在相机中的“景深”。在我们用相机拍摄时,相机选取拍摄主体对焦,主体在图像中显示清晰。但在对焦点平行于镜头的轴线上,我们看到的对焦点前后也有部分范围是清晰的。这段清晰的范围,就是拍摄中所说的景深。

景深示意图(引自ZOL论坛)

当然关于景深的界定也有专业术语。对焦完成后,对焦点前后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线的扩散程度也会越大,点的图像会扩大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定义是弥散圆。随着距对焦点的距离增加,弥散圆也就越大,逐渐达到人眼能够识别的界限,当超过这个界限时,人眼看到的画面就是模糊的。这个界限被称为容许弥散圆。对焦点前后的容许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是景深。

在以前的手机单摄像头拍摄中,景深概念并不会被经常提起,导致有不少用户认为微距照片才是有景深效果的。其实我们拍摄的每张照片都是有景深的。简单的说,景深决定了我们能从图像中看清什么。

常见单反镜头可以对焦距、光圈进行调节

而决定景深的有三大因素:焦距、光圈、距离。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光圈越大,景深越短;拍摄主体与镜头越近,景深越浅。所以通常我们用单反拍摄微距照片时,都会将焦距调大,光圈调大,距离拉近。当然,让背景尽量的远可以让虚化效果更明显。

在手机厂商们的宣传中,经常会听到媲美单反的大光圈虚化效果这类宣传语。因为在之前的单摄难以拍出媲美单反的微距效果。手机内部狭小的结构空间决定了相机模组装配无法与单反抗衡,镜头光圈、焦距都是无法调节的。能够由用户控制的只有距离。并且较少的微距拍摄场景也很难让厂商们选择偏于微距拍摄方向调校。而双摄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种问题。

三星C8(¥2088)拍出的浅景深照片

那么双摄就可以改变光圈、焦距了?也不是,但两个镜头可以有不同的光圈和焦距,这也是当前三大双摄方案的其中一种,但浅景深的主要来源并不在此,代表机型iPhone 8(¥4777) Plus。这种方案采用一广角一长焦双摄,当进行浅景深拍摄时,系统会切换到长焦镜头,另一个镜头相当于人双眼的另一个眼睛,用以配合主摄像头获取景深信息,通过算法对背景进行软件层面的虚化,从而实现浅景深效果。另外的一大一小、一彩色一黑白两种方案也是采用算法对景深进行软件层面调节的。

以上是关于三星GALAXYC8产品评测的报道,有关三星GALAXYC8的外观、屏幕、拍照、续航、性能等后续内容,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关于三星GALAXYC8评测的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