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随笔之祠堂之风渐起

 谨身节用华 2017-11-13

近日,家里祖母打电话告诉我说,家族新修建的祖祠(俗称祠堂)快完工了!我这才想起,祖祠修建快两年了。我对祠堂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那时候家族也是有祖祠的,但经过解放后的一些运动,旧祠堂已经被破坏成残垣断壁,依稀只能从老一辈的口中听来祖祠些许的旧时光。这些年,修建祠堂的提议讨论许多次,但祠堂的修建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祠堂的提议因此搁浅数次。这次祖祠能按时修建完成,源于本族之人慷慨捐助而来,那些漂泊在他乡的本族人,在他乡有所成就之后,依然会选择回报宗族故老。

乡土随笔之祠堂之风渐起

修建完成后的祖祠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曾写过一首《短歌行》,其中“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常被世人传颂,这句简短的诗词道尽了人生苦短之真谛。老人常说落叶归根,当年龄逐渐增长之后,或许才能真正体会落叶归根的真正含义,人毕竟是一种喜欢回忆的动物,越到老年越怀念那些过去的东西,会特别的思念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乡土随笔之祠堂之风渐起

祖祠附属建筑

每到秋天,落叶飘零之时,我就会回忆起过去的一些画面,但很多已经像这风中的落叶,随风飘去,祖祠的存在,就是让一代代的后人,在某年某月的某个节日,能够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祀那些先辈,感恩先辈的辛劳付出,缅怀先辈的点点滴滴。

乡土随笔之祠堂之风渐起

祖祠牌位

从古至今,农村地区的人际社会关系都是围绕着族群展开的,人这个个体虽然是农村社会的最小社会单元,但这个个体根本无法割裂血缘的纽带,血缘关系在农村地区基本上决定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远近,而族亲又是农村血缘关系的基础,祖祠起到了串联起了本族各方人员纽带的作用。

乡土随笔之祠堂之风渐起

祖祠完工庆典

近些年在农村刮起的修建祠堂之风,是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修建祠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容易获取,才在各地兴起的祠堂修建之风,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归属感,祠堂正是这一精神层面的实体体现,寻宗问祖的心理需求与时俱进,表现为祖祠的修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