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

 时宝官 2017-11-13
    孙吉胜在《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撰文指出,文化传统不仅在确定一国外交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外交手段、方式和风格也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外交客观上有了以前不具备的体现自身文化传统的战略空间与条件;在主观层面,中国努力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但长期以来,在国际关系学界,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理论几乎不存在,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很多战略和政策问题都被套用西方理论解读,很难切合实际。只有完善外交话语体系,才能使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而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对中国的道路观、国家观、秩序观、交往观和价值观进行系统梳理,诠释其与中国外交实践的必然联系和逻辑关联,是完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重要路径和把中国知识拓展为世界知识的必然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