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扬卧龙 大河报11月3日报道医生杨君(化名)在电梯里劝一老人不要抽烟起争执,老人心脏病发作离世,家属索赔4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酌定杨君补偿1.5万。老人家人上诉,11月1日,二审未当庭审判。 在我国号称法制社会依法治国,然而却到处都显示着有凌驾于法律平等之上的群体,什么民族优待两少一宽、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杀人不坐牢、什么老人照顾七十不拘七十五不死,直接造就了未成年学生学校霸凌事件不断、老人上车理直气壮要座、没场地跳舞能呼朋唤友直接去抢、没地方锻炼能成群结队上机动车道暴走,还出现老人拿砖头在机动车道让司机排队交钱放行、甚至促进碰瓷队伍扩大,而这一切都是我国特色法治结果,简直是刷新了法治耻辱高度! 具体到这件医生劝阻电梯老人吸烟反被索赔事件,也是如出一辙!我国卫计委早在14年就《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就规定公共的场所场所一律禁止吸烟,15年公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修订版,也明确提出室内公共场所包括医院候诊室禁烟;另外各地方人大也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控烟条例》,规定公共场所禁烟。 换句话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早就应该是共识,更何况电梯这样密闭又狭小的空间!据相关科学数据,在密封空间抽烟两支,造成的空气污染要比繁华街道多出20倍,处在这样的室内,50%的人会感到鼻部或喉部头痛、眼部剧痛、咳嗽头晕或头痛。医生对老人提出劝告,一是制止老人的不道德行为,二是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从新闻提供的视频来看,虽然听不到视频的声音,但是在两人独处的两分钟视频时间内,医生似乎是是很平和地劝告,而老人有明显的肢体动作,另外老人不是在和医生当场争辩过程中心脏病发作死亡,而是在随后赶到的小区物业人员劝说并请进休息室后五分钟才猝死,法院判决用的是《侵权责任法》中的公平原则,即认为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法院酌定杨君向冯清家属补偿1.5万元。 对于这个判定,不管当事人服还是不服,反正笔者是不信服的!公平责任是双方都无过错,而对事实存在的损失分摊责任的电梯吸烟李医生劝阻没过错,老人却是大大有错!明知自己有心脏病,还不爱惜身体,电梯抽烟被制止还恼羞成怒欲打人,自己把自己气死,家属还要索赔劝阻人,真是岂有此理!这样的索赔,法庭还支持,社会怎么可能不病态? 法庭判决是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国人现在恨不得给自己的善心拉上帘子,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早已深入人心,法庭还要一而再的出现此类判决,是希望国人给自己的善心加把锁么?层出不穷的类似判决,难道说这块神州大地已经成为坏人的乐园,这里的特色法治给他们提供无限商机?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