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周弘化大长公主墓志铭(拓片)

 弘道养正馆 2017-11-13


   武周弘化大长公主墓志铭 长宽58cm 书体近于《敬使君碑》而端庄过之,用笔厚实,尤为秀丽妍美,下启盛唐书风,是唐初墓志书法中的异类,值得书法爱好者深入研究。
 
 

(图1)
 


 
 

 
 

 
 


大周故弘化公主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

公主陇西成纪人,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家声祖德,造天地而运阴阳;履翼握袖,礼神祗而悬日月。大长公主,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禀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规,挺璇闱之睿敏。以贞观十七年出降于青海国王勤豆可汗慕容诺贺钵。其人也,帝文命之灵苗,斟寻氏之洪胤,同日磾之入侍卫,献款归诚;类去病之辞家,怀忠奋节。我大周以曾沙纽地,练石张天,万物于是惟新,三光以之再明。主乃赐同圣族,改号西平,光宠盛于厘妫,徽猷高于乙妹。凯谓巽风清急,驰隙驷之晨光;阅水分流,徒藏舟之夜壑。以圣历元年五月三日寝疾,薨于灵州东衙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六。既而延平水竭,惜龙剑之孤飞;秦氏楼倾,随凤箫而长往。以圣历二年三月十八日葬于凉州南阳晖谷治城之山岗,礼也。吾王亦先时启殡,主为别建陵垣,异周公合葬之仪,非诗人同穴之咏。嗣第五子右鹰扬卫大将军宣王万等,痛深栾棘,愿宅兆而斯安;情切蓼莪,惭陟屺而无逮。抚幽埏而掩泗,更益充穷;奉遗泽而增哀,弥深眷恋。以为德音无沫,思载笔而垂荣;兰桂有芬,资纪言而方远。庶乎千秋万岁,无惭节女之陵;九原三壤,不谢贞姬之墓。其铭曰:
瑶水诞德,巫山挺神,帝女爰降,王姬下姻。燕筐含玉,门牓题银,珈珩揥象,轩佩庄鳞。(其一) 
与善乖验,竟欺遐寿,反魄无徵,神香徒有。婺彩潜翳,电光非久,脸碎芙蓉,匣悽杨柳。(其二)
牛岗僻壤,马鬣开坟,黛柏含雾,苍松起云。立言载笔,纪德垂薰,愿承荣于不朽,庶传芳于未闻。(其三)
        
                                    《弘化公主墓志铭》出土
       吐谷浑是古代辽东少数民族慕容鲜卑的一支,西晋太康年间西迁至甘肃临夏,不久又向西、南扩展,先后征服了一些羌族部落,并与当地民族逐渐融合,吐谷浑人逐步建立了广阔的疆域。唐贞观年间诺曷钵被封为河源郡王,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腊月赴长安晋谒唐太宗并请赐婚,遂以宗室女弘化公主相许。 
        弘化公主生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其父为淮阳王李道明,十八岁嫁给诺曷钵,是唐朝第一位实行“和亲政策”外嫁少数民族的公主。这一婚姻使得唐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很快得到改善,友好往来频繁。她在吐谷浑生活了五十八年,于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病逝于灵州东衙之私第,享年七十六岁,第二年葬于武威市城南二十公里的南营乡青嘴湾。
《弘化公主墓志铭》于民国初年出土,不久即存于武威文庙,现由武威市博物馆收藏。土时的情况刘风来《膝鹤轩日记》中有记述:“民国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贾杏卿来谈,知得《唐弘化公主慕志铭》于南把截山下。次日往观之,志石高广各二尺,字大如指,吴兴姚略撰文。公主为太宗皇帝之女,下嫁青海国王勤豆可汗慕容诺贺钵。武后时,赐姓武。圣历元年卒于灵州私第,卜葬于凉州南阳晖谷冶城之山冈,即今南把截以南山也。墓高十数丈,因山起坟。牧童樵夫因旧穴凿之,遂得今墓。以火照之,衣冠灰烬,骸骨犹存。壁绘女乐十二,又有木雕驼、马数事,古拙森动,想见当日葬礼之周也。”
     志石为方形,长宽均为六十八厘米,志盖四周雕刻缠枝草叶花卉纹。因武则天时期改封为西平大长公主,故志盖正中篆书九字“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志文共计二十五行,满行二十四字,书法静穆茂密,刻工极佳,能见书写者的笔意。书体近于《敬使君碑》而端庄过之,用笔厚实,尤为秀丽妍美,下启盛唐书风,是唐初墓志书法中的异类,值得书法爱好者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