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的人生 从来不迷茫

 瑞德阁楼 2017-11-13

    □记者端子

    认识余波之前,记者先吃到了他的花生糖,纯黑的包装,很酷很有范儿,打开包装,一个更有趣的标签露出来,上书“吃饱的人生从来不迷茫”,签上连一根棉线,轻轻一拉,一个带壳的花生便蹦了出来,妙趣横生。含一颗花生糖,竟然是椒盐味的。我问朋友花生糖从哪里买的,朋友说:“朋友送的。”

    朋友戏称他为“花生糖大叔”,平日忙成狗,却做很多好吃的小食品分给朋友,每一款都有精心设计包装,而且只送不卖。

    是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专业之外有个热爱,专业保证生存,热爱点亮生活。余波算不算这样的人呢?

    等看到本尊,是位85后,穿中式服装,态度谦和又不乏个性。朋友介绍他是设计师,但他说自己是那个很难被定位的人,本专业的确是设计,但他更愿意被称为创意者。而且,他也不愿意被界定为美食爱好者,更准确的表达是美食收集者,尤其是来自民间的美食。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A

    食物也是有感情的

    余波出生于安阳林州,8岁前一直在山间疯玩,8岁才上学,是让父母头疼的差生。“我妈以前总担心我以后咋办。”余波说。15岁只身到郑州学绘画,一年只回家一次,漫长的暑假都用来打工。早早就接触社会,培养了观察生活的习惯,这种观察意识,成就了他的设计也成就了他的各种收藏,包括美食。

    如今,余波的微博仍有大量忠实粉丝,转发他发的菜谱,看他发的美食图片,比如各种五花肉做的菜,再配以“肥肉无论被做成什么,核心的灵魂依然是肥肉”。真是标准吃货一枚。但余波说其实从前的自己根本不懂吃,因为妈妈是个素食主义者,导致全家人都不怎么爱吃肉,或者说对吃都不太敏感。一个人在外闯荡久了,有些意识突然间觉醒。余波说,人总在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也总是在最失落的时候想起家乡,比如一碗妈妈的手擀面,余波说他关于家最深的印象是妈妈半弓着腰,系着围裙在擀面。“家乡从来连着胃”,这是他这些年最大的感触。“我没办法用语言说‘我爱你’,但我会说想念她的饭,妈妈拿我没办法,就说,回来吧。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面总是特别软。”

    2012年,余波升级为爸爸,为了儿子,他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做饭;今年10月底,二宝呱呱落地。食物对于他的情感意义更强烈,它该是“一场滋润身心的享受”。

    一直在广告行业工作,一些设计变得近乎流程化、机械化。“这是设计的大忌。”他想突围,第一步是辞职,自己创业,开了间工作室。从招聘设计师开始,他就打破传统,不要科班出身的,看好的是对生活有敏锐的感知力、对美有独特的视角与解读的人。

    “能打动人的一定是有情感的东西,食物也是有感情的。”余波说。制作食物的过程很奇妙,也非常有成就感。

    借助食物,他的思维更开阔。无论是椒盐花生糖,还是其他一些小食物,都让他的生活生动起来。

    B

    通过食物寻找热爱生活的同类

    余波坦言不喜欢高端酒店,偏爱路边小馆子,因为有趣有味,可以和饭馆老板很随性地聊聊天。“养人身心的是妈妈的厨房,馋人心肠的是街边的小吃摊。”所以,他在微博上发的食谱都是家常菜,甚至是街边流动小摊的食物。比如鸡蛋灌饼,人人都吃过,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做。他就在鸡蛋灌饼的摊前观察,等到食客不多的时候就和摊主聊天,问做饼的秘笈,然后回家试做,拍成清晰的流程图,发到微博上。盐水毛豆、泡椒凤爪等,都是简单食物,但越是简单的家常菜,常常因为附着了特殊的情感回忆,变得闪亮起来。旅行遇到有趣的民间小吃食也学着做,然后发到微博上,比如云南的红糖玉米粑粑,就是因为自己吃着不错,还特别适合给孩子当早餐,既是自己喜欢的,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爱情和食物一样,都是治愈孤独的一剂良药,在夜里它们的药效最大。”看他的微博,常常会有这样的金句,让人读不出他的职业,只看到他对美食的热爱,完全是一个吃货的美食自留地,在通过食物寻找热爱生活的同类。而“吃饱的人生从来不迷茫”也是在与网友互动中脱口而出,成了余波的标签,被标在他做的所有食物包装上,分发给朋友,流传成了口号。

    C

    美食让他结缘“深夜食堂”

    2015年,一位同事带了外婆做的焦饼,余波一尝,确实是小时候的味道。那年,余波的姥姥刚去世,这个小小的焦饼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作为河南人,对焦饼都有很深的记忆。通常,家里的老人把鸡内金在蒜臼中捣碎,与芝麻一起和进面中,擀成薄薄的圆饼。咸咸脆脆的焦饼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小孩子热爱的零食。

    余波背着相机去看望同事的外婆,请老人教他做焦饼,面饼和擀面杖在外婆手里翻飞的情景与妈妈擀面的身影,让他有了“擀杖起艺”的灵感。焦饼被精心包装,贴上“擀杖起艺”的标志,传送到朋友们手中。圆圆的小饼勾起了很多人共同的记忆。他还专门为同事的外婆制作了视频,并以此为开端,开始收集河南民间的食物,尤其是那些能唤醒大家深刻记忆的。同时,他在微博上的家常菜食谱继续在网上流传。

    2016年6月份,他的微博私信里收到号称来自黄小厨的信,邀请他参与节目录制。他一度怀疑是骗子,但信接二连三地涌进来,他就试着回复了,给了对方一个手机号。他笑言:“我只是个美食爱好者,居然被选中,有点意外。”节目组从茫茫网络中把他打捞上来了,问他有什么要求以及酬劳,他痛快地回答:“我不要酬劳,只要有‘擀杖起艺’的标。”

    做完了焦饼,他又做了一批辣酱,原本是丈母娘给他做的。丈母娘在开封,知道余波喜欢吃辣,每次来看他们时,总会带上自己做的剁椒酱,希望他多吃几口饭。余波的朋友们吃了都说好。

    海南剁椒,不经油炸,用高粱酒、盐、糖、麻油做成,新鲜健康。上层麻油隔绝空气,里面白酒杀菌防腐,不用任何添加剂,只需放在阴凉处就能保存很久。“这才是真的民间智慧!”余波说。于是,又一批剁椒酱带着“擀杖起艺”的标志流传于朋友之间,并传到了省外。

    D

    透过食物取悦自己

    有人戏称他是“设计界最好的厨师,厨师界最好的设计师”。做设计,寻找美食,余波一直把自己的“花心”归结为水瓶座的天马行空,他还带着团队参加李宗盛牵头主办的简单生活节,作为唯一被邀的年轻团队,遇到更多有创意的年轻人,是美食之外最大的收获。

    “一顿美食之后,连人生观都可以改变。”余波说这句出自梁实秋的话很打动他。而在他看来,食物是最自私的也是最有感情的。“我要用自私一词,而不是自我,因为自私更精准地表现人对食物的独特感情,和个性的体验。但食物又是最有感情的。”所以,他分享食谱,更分享美食,而每一位朋友在拿着他精心制作、包装的美食后,会想起童年,细细品咂,会心一笑。

    “人在外面一定要吃得好一点儿,别人不会心疼你,自己要心疼自己。我爱分享,也是想告诉大家,在迷茫的时候,可以自己取悦自己。”余波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