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我们徐家那么有文化!

 文冠厚朴 2017-11-13



徐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国的真实文化期起源于殷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在殷朝灭后分为二大支。一支在周人手下在北部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在南方发展,西周三百六十余年间南北是抗争着的,周人一直把徐、楚人当成蛮夷。显然,徐人的文明并不比周人初起的文明落后。徐是夏、商就存在的古国,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还说,“吴越人的汉化一定受了徐楚人影响,吴的支配者虽然是周人的伯夷仲雍,但他们初到吴时也还是半个蛮子,徐楚人和殷人的直系宋人,是传播殷代文化在中国南部发展的。”(见《历史人物》)
    这应该是“徐文化”概念的最早出处。

东夷族领袖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成功,大禹继位,“禹举皋陶(伯益之父),皋陶卒。而后举益,益让帝禹子启,启遂即天子位。”启的继位在当时引起一些人的反对,有扈氏首先起来反抗,伯益也起兵,但启早有准备,击败了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杀。迫于当时的形势,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山东中部、南部、郯城和江苏徐州丰沛县及邳州一带,后又向南扩展,到了淮河流域。徐国经过强强弱弱的风云变幻,历经夏、商、周,到战国时期的42代君章禹(公元前512年),被吴国所灭。
    然而,存世1600多年的古徐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者,人也。”

(见《论语》)但是,

孔子之前,就有“仁”的思想存在。

例如比孔子早40O多年的徐偃王,

《淮南子·人间训》就称他“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徐偃王因“不忍斗其民”,在周、楚连谋争伐时,选择了回避战争的办法,“走之彭城”,“为楚所败”,

后又南迁至浙江沿海一带。

偃王在临死之前说自己“吾赖文德,而不修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参见《徐偃王志》)。这里他已经明确他是“仁”者。至于“仁”的内容,肯定就是他的行为内容了。而且由于他“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说苑》)。

《北宋徐氏谱》曰:“四方诸侯之争讼者,不至周而至徐”,由此而知徐国的仁已为天下知,甚至超过了周。而此前,卜辞中已经有了“仁”字,《商书·太甲》有“怀于有仁”,《诗经·郑叔》中有“洵美且仁”,周公也自称“予仁者考”(《礼记·檀弓》下)。

这里引证的意思是,“仁”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之一,由来已久。到了徐国,其内容已逐渐丰富和具体化了。“仁”(还包括“孝”、“忠”、“恕”等内容)作为徐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实此时已经固定下来了。

徐人和殷人同是东夷人。

据考,商的统治阶级殷族就是

从山东滕县一带发展起来,

然后一路打到中原,几次迁都到了安阳的。

“老乡情结”让徐人依附于殷人,使本来独立的封国成为了殷商的“分族”。《左传》称徐为殷民六族之一(见《左传》定四年传)。尽管殷人对徐人大部分时间是不客气的,但是徐人仍对殷人讲义气。试举一例: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徐盖父子仍苦守洛阳,虽后来倒戈,实事出有因,情非得已(参见徐伟坚编《徐氏古今文化大观》)。

“义”和“仁”可以看作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殷商时期,统治者既创造了“仁”,夸赞殷人统治的好处,以一种假慈悲役使奴隶和其他外族,作为统治需要,他们又创造了“义”,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接受奴役和宰割。徐国吸纳并实行了这种文化,偃王“好行仁义”,对“上国”周“力尽忠谟”,“生为忠良之臣”(见周穆王《敕封徐偃王》文告);对国人则“被服慈惠,身行仁义”(《淮南子》)。总之,对上对下,善待之,很规矩。“仁”和“义”的观念一旦作为一种文化被定格,就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和影响力。从历史上看徐国是这一文化的和哲学的观念的积极推行者。

杨荣国先生说:从“德”的含义上来说,

“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

于人于己都过的去,无愧于心,

这就是“德”,也就是“得”(《中国古代思想史》)。

上文提到的周穆王敕封徐偃王的文告中,周穆王就自夸“为祟忠褒烈,必当其人;论德报功,必核其实”,

他对徐偃王的敕封是根据徐偃王的行为实际作出的。

本来徐偃王是被东方诸侯推举出来反对周穆王的,因周穆王西巡,留恋瑶池而忘归,不理朝政,民怨四起。周连楚伐徐,偃王避而不战,走而失国,穆王不仅不问罪,反而敕封,且又让偃王后代重振徐方。是周穆王大度吗?其实是周穆王迫于民声,偃王有德,万民膺服,不敕封不足以顺民心。韩愈说徐国“处得地中,文德而治”,“以君国子民”(《衢州徐偃王庙碑》)。可见“德”在徐国已被公认为统治思想了,并普遍推行而达到“治”。在《徐偃王志》卷二“纪事第一下”里,记述了徐伯关于有道和无道君臣的言论,内有“以怀其德”、“循其祖德”等内容,说明徐国对“德”的认识是相当“前卫”的,以至于齐桓公等诸侯纷纷效法。

信”和“诚”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信则诚,诚则信。

穆王六年,徐诞朝拜周天子,

“锡命为伯”(《竹书纪年》),

“乃分东方诸侯徐偃王主之”(《后汉书·东夷传》)。

徐偃王以为天子分封了,发话了,徐国可以高枕无忧了,他是以“信”而信人了。于是,“外坠城池之显,内无戈甲之备”(《抱朴子》)。以至于“不知诈人之心”,“走死失国”。这是因诚信而放松警惕、不知戒备的例子,反证了“信”在徐国的分量,“信”已成为了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是规范秩序的行为准则。



举一个例子:公元前574年,邾娄考公丧礼,徐君使容居吊丧,当时礼节十分严格。容居欲行王使进侯王之座。邾娄国掌司者恶其潜比王使,拒之曰:“诸侯之来敝邑者,臣行臣礼,君行君礼,君臣礼杂行者未之有也。”容居理直气壮地说:“容居闻之,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遗其祖,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徐于诸侯无所不用王制也,容居愚鲁不敢忘其祖。”说得堂而皇之,气理充足,显示了徐国的气魄(引自徐永生《再论徐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说明了徐国“礼”文化的发达。

任继愈先生在《老子新译》

书里说“道”这个范畴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

其实在老子之前就有“道”,

《诗经》上有“周道如砥”的话,

《广韵》说“道”是“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经》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徐人讲的“道”,则具体得多,如“德行之道”、“有道之君”等。在他们看来,天有道,地有道,人亦有道。“道”虽然大到包涵万物,而万物也是各各有“道”的。《管子四称》里徐伯的言论可以看作徐文化里“道”的内容,“桓公善之”,认为很好。徐伯为徐国的国君,穆王命徐子为伯,夏王命以徐伯主淮夷,徐伯之称是袭旧号。这里徐伯的“四曰”内容已很广泛,有治国大道,也有处世之理,还含有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由此可见当时徐国文化之发达。

徐文化的存在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徐文化曾经十分发达,并对当时和以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徐国历史和徐文化,还徐文化以本来面目,把徐文化研究成果运用到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去。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是有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的事业,是爱国益民的事业。

就区域文化建设而言,徐文化研究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文·蒋岚宇

徐家人顶起!

为徐氏点赞!转起!

我姓徐!我骄傲!我姓徐!我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