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诊治

 一元堂中医张 2017-11-13


  婷,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沈阳110032

     耳鸣,中医亦称“聊啾”1,最早见于《内经》,指出耳鸣的产生与心有一定的联系,为后世医家治疗耳鸣提供了思路。目前耳鸣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常以外界没有声源但患者自己感觉耳中有鸣响声为表现。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西医对耳鸣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中医疗法治疗耳鸣常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传统中医思想认为耳与肝、肾二脏密切相关,治疗也多从肝、肾入手,疗效颇好2,但也有无效者。

笔者从医30余年一直从事针刺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发现耳鸣与心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临床治疗耳鸣时需要辨证论治,不可一概由肝、肾入手,若从心辨治常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管子·枢言》中言:“道之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可见心之于人如日之于天一样重要。笔者一向秉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思想,详读经典可知历代医家也同意耳鸣可由心论治。

历代经典由之心论治耳鸣

1.1  心开窍于耳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曾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张介宾3曾为此句注释,认为南方为火王所在之处,心又是属火之藏象,两气相通,火之色为赤色,耳为心所开之窍,耳部皮肤浅表血脉分布丰富呈粉红色,与心之色相似,藏于心中的火之精气为神。《证治准绳》云:“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故寄窍于耳,则心为耳窍之客”,舌虽为心所开之窍,但其非属孔窍之列,所以寄窍于属孔窍之耳。《针灸甲乙经·五脏五官》中同样认为心寄窍于耳,故心与肾共同开窍于耳,但此二者存在差异,肾主耳窍,心客在耳窍,说明都有调理耳窍的功能,这与《圣济总录》中所说的“耳者心之窍也,肾气之所通也”有相通之妙。

1.2  心气通于耳

耳具有司听觉的生理功能,听觉功能的正常与否需依赖心气的调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针对“别气”张志聪所注的《素问集注》中言“别气者,心主之气也”。心气通过十二经脉的循行上注于耳窍,对耳窍行使调摄作用。此外《内经》中早有对“心气通于耳”的描述。

1.3  心致耳病

心的功能异常可导致耳病首次记载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言:“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也有医家认为心火上炎和心血虚耗都可导致耳部疾病或耳鸣或耳聋,如“心火上炎,其人两耳或鸣或聋”(《医学正传·耳病》)、“忧愁思虑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古今医统大全》)。心主全身血脉,血液的运行靠心气的推动,耳窍需要血液的濡养才能正常行使其司听觉的作用,故耳部疾病与心有密切的联系,由心论治耳鸣有强大的经典理论支持。

从经络理论看心与耳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在经脉循行上,心经除络在耳外,还络于小肠。小肠经的循行入耳中,正如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说“手太阳心之表,脉入耳中,故心开窍于耳也”,在经络层面解释心开窍于耳。耳是宗脉所汇聚之处,因手足太阳之脉、手足少阳之脉和手足阳明之脉都与耳有密切联系,这些经脉循行或过耳或入耳中,其中小肠经和三焦经循行最具有特点,其循行经过耳前、耳后还入耳中,对耳形成包绕之势。小肠经与心经相互表里,三焦经与心包经相为表里,心包络4乃心之外围,将心包裹于其内,起到保护心的作用。心包在功能上替心行使功能,遇邪气侵袭时代心受刑,心包为心的一部分,而心包与耳通过经络相连通,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心与耳相通。故调节心包也是在调节心,心包与耳有密切关系,这都为由心论治耳鸣提供了经络理论支持。

有研究5观察,若针刺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少冲穴,除在心经本经循行所过之处探测到皮肤电阻改变外,在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循行处也有皮肤电阻变化,最后在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处探测到皮肤电阻变化,随后沿着小肠经在耳部的循行处都有皮肤电阻改变。其先从听宫穴向上经过耳门穴到达耳郭,再由耳郭斜向下方到达耳轮脚的下方,从耳轮脚下方上行至耳轮脚上方和耳轮内侧后,继续上行耳轮上方后返折回耳轮上脚和耳轮下脚的中部,而后经由耳轮下脚的内侧部进入耳甲艇的外上缘和耳甲腔的外缘,走向屏间切迹后进入耳甲腔的中部,最后向外到达外耳道口。可以看出心与耳关系密切,离不开经络的媒介作用,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可内连于脏腑外连于肢节,故心之气血假经络为媒上注于耳窍起滋养调控作用。

从藏象学说看心与耳

《内经》中描述心有两种6,一种是称为君主之官的“血肉之心”,藏于胸中,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此描述体现的是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一种被称为“神明之心”,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此描述体现的是心藏神的生理功能。

3.1  心主行血、生血与耳鸣

心居于胸中,主血脉的同时还有化生血液的作用,不仅能统领周身脉络、主持全身血液运行,心阳还有将水谷精微所转化的营气和津液化生为血液的能力,即所谓的“奉心化赤”7。虽然耳位于头的两侧,但人体的阳经之脉和阴、阳经之络的大部分都上行经过耳或入耳中,故耳被公认为宗脉汇聚之处8,而周身的脉络皆由心所主,则可看出心通过宗脉与耳相连相属,心经之血气假宗脉为道上注于耳窍,则耳窍得心血之滋养而聪灵。

心阳除能“奉心化赤”而生血外,还是推动周身血液运行为全身供血的原动力,此功能正常则手得血能握,目得血能视,同样耳得血则能听。现代医学研究9发现,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与内耳的血流速度异常有关,故治疗应以调节血液运行速度而恢复血液正常运行为主,而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依赖心气的充沛、脉道的通利和血液的充盈。若脉道不通也可引发耳鸣,如现代临床研究10发现耳鸣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狭窄、血液运行减慢引发,若对颈动脉加压使得血液运行速度加快,耳窍得血液濡养则耳鸣消失。中医认为心之阴、阳具有调节脉管舒缩的作用,阴阳协调共济,则脉管舒缩有度,血液源源不断地为周身器官组织提供营养。

耳窍司听觉和位觉都需要血液的滋养,血液的正常运行又依赖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是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行使其功能的物质基础,故耳鸣的产生与心的行血、生血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行血、生血功能都是“血肉之心”所具有的功能。

3.2  心藏神主神明与耳鸣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神灭论》范缜),形神二者相依,密切难分,形为神的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形赖神为用,神的活动体现于形,神明则形常。

神在中医有两种意义11,一是指人体整体的生命活动,即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称为“神气”,可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状态;二是仅为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活动的体现。神在人体有舍于心的心神、舍于脑的脑神还有舍于耳的听神和位神12。心神作用于心,主宰心的活动功能,为气血运行之主宰,人体之神皆离不开气血的充养。

3.2.1  心神与耳鸣

《灵枢·本神》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舍于此,主宰精神思维和情志活动,为神明之官。心在心神的作用下可以接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并针对这种刺激进行一系列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最后做出反应。心神指导心接受外界事物做出反应并不是单一的过程,需要全身各器官组织、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此过程。各种精神思维和神志活动都需要气血的充养,气血能源源不断地充养人体各器官,为其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的前提是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故心藏神、主神明,主宰人之全身。

听神主听、位神司人身之平衡皆舍于耳,但听神、位神皆需心神的滋助和心之气血的润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听声和平衡之能。心神清明则听神得其助而能真切辨识语言则听觉聪敏,位神得心神之助则能动作敏捷平衡,随心而动,恰似《类经·疾病类》中言:“心总五脏六腑,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肾,皆听命于心。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耳和心皆藏神,耳与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皆守于内,故耳能听,心能主宰全身而不乱,但当某些病理情况下,神不内守时,则在耳可发为耳鸣,听神司听觉之能需心神之助,究其根本则为心神失于内守。

心神包括精神之“神”和情志之“神”,二者皆可诱发或加重耳鸣。许多耳鸣患者并无耳部器质性损伤,但此类患者大多比较敏感、焦虑、悲观、缺乏信心、多疑,存在强烈的心理依赖,遇到刺激或困难时,不善于调动自身系统积极应对,期望有现成的应激方法,听取别人意见的主动性差,有抑郁或焦虑倾向,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睡眠。过度的情志活动,如忧愁思虑会损伤心神,使心神不内守,心神功能失常,耳窍失去心神的滋助而不聪。

现代动物实验研究13发现,心脏与耳部有相同的生物化学物质基础,心房利钠多肽(ANP)及其受体在耳蜗有广泛分布,发现其能增加耳蜗的血流量,拓宽耳所能接受的音频范围。

3.2.2  脑神与耳鸣

中医虽认为心为藏神之脏,主神明,但对心所藏之神功能的描述有部分为舍于脑之脑神的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脑为神明之府”。人的各脏腑虽分主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感觉、认知活动,但脑髓为这些活动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调控中枢,正如《灵枢·海论》中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脑神虽不同于心神,但脑神的功能正常依赖于心神和气血的滋养协助,都离不开心主血脉的功能。

耳所司的听觉和位觉属于脑神活动的范畴,耳的听觉和位觉除需心神的滋助外还需要脑神的主持和脑髓的滋养。现代研究14显示,耳鸣产生的神经电生理机制为自发或轻微刺激后引发的不同频率特性的神经活动,可能是声音感觉刺激在大脑听觉皮层,使自发性放电率增高、大脑皮层神经元共时性放电增强。听觉皮层重组也是导致耳鸣的原因。大脑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中医所讲的脑神的功能,大脑皮层或神经的异常放电可理解为中医所讲的脑神功能异常,从神经电生理层面上说明脑神为耳司听觉提供生理基础。

3.3  心、肝与耳鸣

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肝为相,两者共同维持血液在全身的循环。心主血脉,有主行血和生血的作用,肝主藏血和生血,保证血量充足。人动时,具有疏泄作用的肝气助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濡养周身;当人静时,血液则储存于肝脏。

心肝二脏功能异常时,常表现君火和相火相互影响,相火随君火而动,火性趋向上,扰动清窍使清窍不明,耳为心之寄窍,又为宗筋汇聚之处,肝在体主筋,故耳窍最易被扰发为耳鸣。

3.4  心、肾与耳鸣

心位于上焦属阳,肾位于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心属火肾为水,心火宜下降以暖肾水,防止肾水过寒,同样肾水宜上行而滋心火,防止心火过亢,即所谓的水火既济,心肾二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此外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耳者心之窍,肾气所通也”(《圣济总录》),故心肾共同作用在耳则使耳聪。

临床应用

笔者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讲求辨证论治、四诊合参,“脉定位、舌定性、症状作参考”。脉象在诊治疾病时十分重要,无论辨证开方,或是辨证施针之前定要仔细诊查患者脉象,当症脉不相符时,常舍症从脉。

临床耳鸣常分为肝胆湿热、肾精亏损元气亏虚三大类,但临床工作30余年,发现瘀血阻络为耳鸣病变发生的核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一切疾病于患病之初期便有神之异常,耳鸣亦然,故从心论治耳鸣,药方中佐以养血安神之药,特别是对伴有失眠、心烦等心神不安症状的耳鸣治疗效果尤佳。心功能异常会导致全身气血运行异常,如心气不足则气血运行缺乏动力而致不畅,甚则致瘀;心血不足则血液难以充盈,机体得不到濡养,若心失血液之润养则心推动血液运行功能减弱,严重者可导致瘀血停滞等,都能加重或引发耳鸣。从心论治耳鸣主要依据患者的脉象,当耳鸣患者脉象出现心脉不足(左寸不足)时,常由心论治。若患者长期熬夜用脑过度或失眠使得元神过耗,或耳鸣日久有明显的瘀血现象时,亦常从心论治耳鸣,非概以肝、肾而治。

典型病例1:患者,女,47岁。就诊日期:2016518日。

主诉:耳鸣1年。现症见:双侧耳鸣如蝉声,声音持续不断,胸闷、心慌、心中悸动不安,自述心慌时耳鸣症状加重,睡眠欠佳,颈部不适,右手自觉发凉,右肩部疼痛,以刺痛为主。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其耳后静脉颜色紫暗。切脉:两寸脉弱、结代,舌紫暗。

西医诊断:耳鸣;

中医诊断:耳鸣病(心血瘀阻、上气不足)。

治疗:中药处方:炙甘草15 g、生地黄25 g、火麻仁10 g、麦冬20 g、白芍20 g、桂枝10 g、桑白皮20 g、地骨皮20 g、五味子10 g、丹参25 g、人参5 g、砂仁5 g7剂水煎服,每天      1剂,每日服用两次。并嘱患者自服辅酶Q10改善心功能。

针灸治疗:穴取心俞、神道、巨阙、内关、建里、天枢,心俞、神道、巨阙、内关针刺用0.35 mm×25 mm毫针,针刺深度10~15 mm;建里、天枢针刺采用0.35 mm×40 mm毫针,针刺深度25~30 mm;巨阙平刺,其余均直刺。内关行泻法,建里、天枢行平补平泻,其余穴位行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隔2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2次。

2016615日来诊:患者因家里不便未及时复诊,自觉用药后症状减轻,故自行于药店按首次处方抓药服用至复诊。自觉耳鸣症状减轻,耳后脉络颜色稍淡,睡眠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切脉:左脉弱、结代,舌淡。辨证不变,处方:首方中桂枝改为15 g10剂水煎服,一天半    1剂,每日服用两次。针灸处方同前,隔1天针刺     1次,每周针刺两次。仍自服辅酶Q10

2016629日来诊: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右耳较左耳耳鸣重,左耳耳后静脉呈深红色,右耳静脉颜色较深。脉滑,左寸及右关沉取不足;舌边有瘀点。辨证为心脾两虚。处方:首方去桑白皮和五味子,加生蒲黄10 g、五灵脂10 g活血散瘀,10剂水煎服,一天半1剂,每日服用两次。针灸处方加足三里,调节脾胃功能,针刺顺经斜向胫骨针刺25~30 mm,行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每周针刺2次。2016713日来诊:患者耳鸣症状基本消失,耳后静脉呈红色。嘱其自服丹参片调养。

按语:此患者胸闷、心悸,可见虽病位在耳,但其源在心,且其脉结代,此脉主阴寒内盛而阳气衰微,多见于心阳不足之心慌心悸之证。两寸脉弱,两寸分布反映肺与心之功能,可见心肺功能弱,肺气虚,则机体功能降低;心弱则可表现为心气不足和心血不足,此二者均能导致全身血液运行功能异常,周身失血液的濡养而出现症状。心开窍于耳,心血不能上荣耳部,则耳失其聪出现耳鸣;患者舌质紫暗、肩部刺痛皆提示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血,加重患者心慌心悸及耳鸣症状。耳为宗脉之聚,心假经络上通于耳,当心气不足,心之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瘀血时,耳部脉络出现瘀阻之象。予中药处方内含丹参饮(丹参、砂仁)、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汤(生地、麦冬、人参、桂枝、麻仁、甘草)。丹参饮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主治气弱血瘀之心痛等症;生脉散益气养阴生脉,专用于气阴两伤之胸闷心慌、夜卧不宁;炙甘草汤益气滋阴养血,可治疗气阴两虚之心动悸、脉结代。全方药物共奏补气活血、滋阴养血、祛瘀通络之效。

心俞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神道位于督脉上第5胸椎棘突下;

巨阙穴位于任脉上,脐上6寸,为心之募穴,

3穴位于心脏体表位置周围,具有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心俞与巨阙相配为俞募配穴,主治脏腑之疾。内关为调心之大穴,对心脏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建里和天枢位于腹部,具有条畅全身气机之能,此5穴共同配合调节全身气机和心脏功能,共奏行气活血祛瘀之功。针刺与中药结合运用可增强对耳鸣的治疗效果。

典型病例2患者,女,69岁,于2016615日就诊。

主诉:耳鸣、耳聋7年,加重5 d。病史:耳鸣、耳聋7年,近5 d听力下降明显,偶有头晕,睡眠差、易醒、多梦,夜尿频多,每夜三四次,口干、眼干,饮食正常,大便干燥、每天1次。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脉沉细、右脉涩,两寸不足;舌质暗。

西医诊断:耳鸣;

中医诊断:耳鸣病(血虚气弱、阴血不能上承)。

治疗:中药处方:石菖蒲10 g、白菊花15 g、枸杞子20 g、天花粉10 g、蝉蜕10 g、葛根1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川芎15 g、白芷10 g7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服用两次。每次就诊时用采血针取患者双侧商阳、中冲放血,以血色由深红色变为红色为度。并嘱患者回家后自己用血糖采血针对双侧商阳、中冲交替放血,即每天只一侧穴位放血,第2天另一侧穴位放血,以血色由深红变为红色为度,每日1次。

嘱患者回家自做耳膜操[15]

①点按迎香穴:双手示指以适当的力度点按双侧迎香穴,顺时针按揉20次,逆时针按揉20次,以鼻腔通畅为度;

②捏鼻鼓气:深吸气后捏住鼻翼鼓气,使气输送到内耳将耳膜鼓起,重复20次;

③按压耳屏:双手示指按压耳屏,当听不见声音时张大口,默数   3个数,重复20次,每日3次。

2016622日二诊:耳聋症状减轻,仍有耳鸣,睡眠好转,仍多梦、口干,偶有头晕,口苦;左寸脉弱,舌红。辨证:血虚、心气不足。处方:首方加龙胆草10 g、丹参15 g活血祛湿通络,10剂水煎服,一天半1剂,每日服用两次。继续每日双侧商阳、中冲交替放血,做耳膜操。

201676日三诊:耳鸣、耳聋明显减轻,睡眠好转。左寸略弱,舌红苔白。辨证:心气不足。处方:首方加丹参15 g活血养血,10剂水煎服,一天半1剂,每日服用两次。嘱患者继续每日双侧商阳、中冲交替放血,做耳膜操。

201688日,电话随访,自述其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声音基本消失,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每天仍坚持做耳膜操,当耳鸣加重时便对商阳和中冲放血,见效明显。

按语:此患者睡眠差、多梦易醒均为神失内守的表现,心既主血脉又藏神,当心的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神不内守的现象,故此病其源在心。患者两寸脉不足,提示患者心肺功能差,血液运行失去原动力,故全身血液运行异常,耳窍失血液濡养而失其聪,发为耳鸣。予中药处方中桃仁、红花、川芎养血活血、祛瘀通络,养血的同时活血,方中赤芍,偏重活血养血,促进血液运行,防止瘀血产生加重病情;天花粉、枸杞子滋阴养血;蝉蜕、葛根补气升阳;石菖蒲、白菊花、白芷具有开窍之效;桑白皮入肺,配合地骨皮防止血虚而致发热。全方共奏补气活血、滋阴养血、活血通络之效。心开窍于耳,商阳、中冲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手阳明大肠经之络脉入耳,且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经,心包代心行使君主之能,亦代心受刑,故在此二穴放血可调节大肠和心包经气,进而调节心肺二脏的功能,亦能促进耳的血液循环。耳膜操为笔者自创,可促进耳周血液循环,改善耳鸣症状。

小结

传统治疗耳鸣多从肝、肾二脏论治,其获效甚丰,但耳鸣之症非仅由肝、肾二脏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致心不藏神,神失内守;心失其主血脉、行血、生血之能,也可导致耳之神不内守而失其聪。若仅从肝、肾入手,未免限制思路,若能集思广益,多方面多脏腑思考耳鸣产生之机制,则在临床诊治耳鸣中将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也能提升耳鸣治疗之有效性,减轻耳鸣患者之痛苦。

“肾为耳之主,心为耳之客”(《医贯·耳论》),心、肾共同开窍于耳主耳窍之司听觉和位觉之能。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周身,亦主神明,神明则周身生命活动正常;肾为人先天之根本,贮藏人体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亦为髓之根本,耳窍之聪依赖髓之养与调,故耳鸣的出现必定与心、肾、肝三脏有密切联系。笔者对文献古籍进行查阅分析后,确定心确寄窍于耳,亦相当于心假经络开窍于耳,故临床耳鸣治心常取得意想不到之效。

(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7年第10期)

《千金翼方》“热流灌耳”法在针灸临床应用举隅

张立志,许能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千金翼方·卷八》记载口歪治法,曰:“卒中风,口,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1

针灸资生经》载:“耳病亦灸之。”治法与此相同,但不用大豆,直接在苇筒口灸之。现多用管口直径0.40.6 cm、长56 cm的苇管一段,一端做成半个鸭嘴形,另一端用胶布封闭,插入耳道内施灸

在近代针灸名家周楣声《针灸经典处方别裁》中,将此方法称之为“热流灌耳”2

笔者在临床将此方法运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耳聋、口眼歪斜以及眩晕等病证,疗效显著,现将临床验案论述如下。

1  典型医案

1.1  耳鸣案

患者,女,50岁,主因“右侧耳鸣4个月”于2015813日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鸣,曾口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右侧耳鸣,鸣声似蝉,持续不断,左耳正常,精神不振,纳少,眠差。查体:一般情况好,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

中医诊断:耳鸣(肾精亏虚型),治宜益肾填髓、培元固本。

治法:用管口直径约0.6 cm、长约5 cm的苇管一段,一端做成半个鸭嘴形,另一端用胶布封闭,插入左耳道内,点燃一根艾条,将燃烧的艾条放在苇管鸭嘴形面,徐徐吹灸,使艾条的热度逐渐进入耳道。每次灸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用上法施治1周后患者虽自觉右侧耳鸣症状有所减轻,但依然时轻时重,故在熏灸的基础上,嘱患者配合揉法按摩耳周,点按双侧耳门、听宫、听会3穴。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右侧耳鸣症状完全消失,后改为1周治疗2次,6周后痊愈。

按语:耳鸣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指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下自觉耳内有蝉鸣声、轰鸣声等声响,声响持续时间不等。耳为肾窍内通于脑,《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现代医学认为艾灸能改善耳蜗代谢和氧供,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助于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及微环境。局部按摩可改善耳周气血运行,增强对耳脉的濡养,配合熏灸以加强培元固本的效果3

1.2  口眼歪斜案

患者,女,27岁,主因“右侧面部口眼歪斜2 d”于2016616日就诊。2 d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口眼歪斜。刻下症:右侧口角歪斜,右眼闭合不全,流泪,右侧额纹消失,右鼻唇沟变浅,右耳后无明显压痛。

西医诊断: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诊断:口眼歪斜(风寒阻络型)。

治宜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因患者已产生惧针心理,故采用《千金翼方》“热流灌耳”法,患右灸左,用熏灸器对准左耳熏灸约30 min,并配合在右侧面、额部,尤其眼周、鼻旁、口周部位熏灸,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天治疗1次,经治疗   3次后症状即有明显改善,继续治疗2个疗程(共  20次)后痊愈。随访6个月,诸症未复发。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艾灸的热疗效应和艾叶焦油的化学成分能够通过调整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功能,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4。艾灸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加速面神经管水肿的吸收,故而收到较好疗效。同时采用“右病左治”,既蕴含传统缪刺理论,又符合现代神经交叉支配的解剖学基础。面部三阳经,多气多血,故在面部熏灸,开泄局部腠理,激发面部气血,使针刺有气血可调,同时温经通络,使面部经气得以疏通。

1.3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案

患者,女,教师,48岁。主因“头晕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于2015621日就诊。1年来时有头晕、视物眩转,伴恶心欲吐。曾经在某医院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不佳,病情日渐加剧,不能正常工作而来求治。刻下症:头晕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TCD示:右椎动脉供血不足,左椎动脉痉挛狭窄;颈椎X线片示:C2~C5颈椎退行性改变。

西医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

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型)。

治宜补益气血。因患者之前已服用西药、中药等控制效果不佳,故采用《千金翼方》“热流灌耳”法,用两个我院改进的苇管器灸熏灸双侧外耳道,热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约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 d后进行下一疗程。3个疗程后,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较前改善,嘱回家继续治疗10次。随访6个月,诸症未发。

按语:-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西医主要采取抗凝扩血管及扩容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头窍,其病变与肝脾肾相关,病机变化不外虚实两端,以虚证居多。若素体虚弱,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无力推动血液上荣于脑则发为眩晕。艾灸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多种神经因子、神经递质和受体,协调外界的刺激,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形态和功能,从而起到调整体内多器官和系统的作用有关。同时艾灸可通过调节血流变学和脂质代谢,起到改善循环和代谢功能的作用4。因此运用《千金翼方》“热流灌耳”法避免直接灸引起的疼痛等不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

2  结语

孙思邈是较早运用灸治器械的医家5,其巨著《千金翼方·卷八》以苇管作灸器治卒中口眼歪斜,精辟论述、独特见解,至今对临床都有指导价值。笔者在临床运用《千金翼方》“热流灌耳”法不仅可以用于口眼歪斜的治疗,而且可用于耳鸣、眩晕等其他头面五官病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加以推广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