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一些生下来就顶着“富二代”头衔的天子骄子,在旁人艳羡的目光里继承着父辈打下来的江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启了自己的事业道路。 但也有富二代对父辈一手打下的豪迈江山,显得并不感冒,比如美的集团前任董事长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 何剑锋 1 父辈打下千亿企业 何家在佛山是最富有的第一家族,家族财富高达780亿,何享健也多次荣登福布斯中国百富榜。 他创办的美的集团,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年营收额超过2000亿元。 何享健白手起家, 1968年5月,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 1980年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 1992年毅然推动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 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 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层经理人股权收购,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最终实现了从生产塑料盖到企业营收超2000亿。 何享健 2 千亿企业传给外姓人 在早期媒体眼看来,何享健一直面对着千亿资产无人接班的尴尬。 最初,他一直试图说服自己的儿子成为美的王国的“储君”。但多年的努力并未让这位叛逆“太子”心动。 关于谁将是美的新掌门的猜测一直盛行于坊间,而70高龄的何享健似乎已没有太多精力来等待归政于“太子”的一天。 最终在2012年,他一纸昭告天下,将江山交到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和外姓管理团队手中,自己则参与分权管理和授权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太上皇”。 3 爱金融不爱制造业的儿子 其实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不接班美的并非是因为媒体口中的“叛逆”,何剑锋早年曾经做过空调制造上游的相关生意,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资本市场。 何剑锋与方洪波同年,1994年,当方洪波还在美的总裁办工作的时候,何剑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他最初于1994年成立的顺德市现代实业公司,主要为美的贴牌生产电饭煲、火锅、电磁炉、电热水器等产品,随后又成立多家与电器有关的公司。 2004年,他将掌控的盈峰集团旗下东泽电器卖给上海永乐之后接连出手,促成美的对上风高科、易方达基金的收购。 2007年3月,他又成立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美的电器收购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股权。 一年后,盈峰集团更名为“广东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告了广东盈峰从实业公司向投资公司的彻底转型。 在资本的世界里,何剑锋游刃有余。 4 企业去家族化管理 方洪波能接替何享健担任美的电器董事长和总裁,一方面是因为“太子爷”何剑锋无心继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何享健对人才的重视和决心做到企业去家族化。 1992年,方洪波从东风汽车辞职后来到广东顺德,凭借其扎实的文字功底,进入美的总裁办,负责内部刊物《美的报》的组稿、写作和编辑,并渐渐开始参与公司的宣传、推广工作。 一次,他随老板出差,其胆略和见识颇受何享健赏识,从此提拔成“亲信”。 1995年,方洪波初次崭露头角,他操办了一个轰动业界的大广告。“美的生活美的享受”成了当时流行的广告语。 美的家电产品销量便开始大增,令何享健大为赏识,也为方洪波日后出为“外藩”,独立掌控一方埋下伏笔。 5 方洪波才华得到展现 1997年,美的遭遇危机,空调业务陷入谷底,何享健力排众议,起用而立之年的方洪波主管美的空调国内销售业务。在春兰、华宝、格力的围攻之下,美的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方洪波大胆提出“让销售向营销转变,让生产制造向顾客需求转变”的理念。为筹建营销体系,方洪波亲自到人才市场选拔人才,在全国各地整整招了19批,培训了一批年轻的“小虎队”。 1998年,全国空调大战拉开序幕,方洪波带领组建的营销军团,利剑直指三强,销量增速达200%,美的借此不仅解除了危机,还一举奠定其空调行业一线品牌的地位。 方洪波还提出渠道扁平化。2000年,因其在空调业务中的出众业绩和声望,方洪波出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方洪波也正式成为美的最大的“外藩”。 如今,美的在方洪波的带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 方洪波 所以说,就算没有一个富一代的爹,也还是有机会靠自己的才华继承富一代的企业。 而一个人自身的才能和本事,才是成功路上最不可或缺的。否则,一个脑袋空空的“富二代”,怕是也守不住父辈打下的“江山”。 |
|
来自: Confucius365 > 《盘点与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