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自然,心淡然,一切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西江千户苗寨

 zzm1008图书馆 2017-11-14

点击播放GIF/1.7M

秋风袭来,细雨绵绵

才意识到夏天已经过去

短暂却怡人的秋天悄悄来了

恰逢淡季,你是不是为没有年假而发愁?

东部沿海大城市太过喧哗

东南亚去的人多到艳俗

欧洲太远非洲太危险......

倒不如看看国内

其实有很多地方的秋天美不胜收

趁国庆大部队还未到来

这个周末我们来个说飞就飞的旅行吧!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每天浏览“大渝网”上面的新闻讯息,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旅游版,已经成了每天开机前必点项目,算算在大渝网发帖、浏览已经有4年啦,时刻都会关注他们的旅行线路、活动等信息。这次非常幸运能被选中参加大渝“Q探城”联合“华夏航空假期”组织的“飞行玩家”第一季《西江千户苗寨》周末说飞就飞活动,也感谢随行工作人员@锦 妍和@Joey的线路准备和路上的贴心照顾。

先说下这次的行程吧!

一共是三天两夜,周五下午乘坐华夏航空15:30的小云鸽,从重庆江北机场T2航站楼出发,16:25到达贵州凯里黄平机场。重庆过来要么开7、8个小时车,要么乘座华夏航空的航班。

关于行程:

Day1:凯里黄平机场—(1.5h)三棵树吃酸汤鱼—(45min)住:花遇酒店

Day2:花遇酒店—(1.5h)石桥村古法造纸—(1h)卡拉村鸟笼非遗—(30min)万达小镇)—(2.5h)控拜村银匠村—(1h)花遇酒店

Day3:花遇酒店—(40min)排卡村芦笙制作—(1.5h)麻塘村蜡染—(1h)凯里黄平机场乘坐华夏航空17:05起飞的飞机到重庆,下飞机18:30……刚好赶上吃火锅的时间。

出发前准备:

因为行程只有两天,你可以带上个小包,准备点换洗衣物,就可以轻装出发咯,但对于爱拍照的我来说,会稍微复杂那么一点点:

1、三脚架(必须带的,用于苗寨的夜景和白水河的拍摄)

2、ND1000(减光镜,用于白天拍水、拍云慢门)

3、广角镜头(一般出行的大场景拍摄)

4、大光圈定焦(拍人文方面的,当然变焦24-70更好)

当然你也可以带上你喜爱的“QQ公仔'一起,在特定的环境下会给你旅行照片增加趣味性哟。

【西江千户苗寨】介绍:

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苗疆绵延千里,村寨难计其数,但没有任何一个寨子,敢于挑战西江苗寨所独有的骄傲头衔——“千户苗寨”。聚居在西江的苗家有1200多户,人口逾6000人,其中99.5%的人都是苗族,是名副其实的千户寨,也是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在全国乃至世界而言,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最纯粹最完整的地方。他们居住的吊脚楼组成的寨子,刚好被流经村寨的白水河一分为二。

注:给重庆人民的半价优惠到年底,只要50元/人。

电频车进去大概10分钟,我们会经过1号风雨桥。

一号桥是在河水的上游,这里有一些绿油油的稻田

蜂拥而至的游客使多样异种文明快速移入了苗寨,原本与苗寨和苗族人生活无关的酒吧、歌厅、大排档、啤酒棚、烧烤摊来了,

桥边的夜景尤为漂亮,唯一不足的是采用都是白炽灯,很难拍出光芒来

风雨桥也称得上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

多数苗寨通常都会在自己的村寨附近建造风雨桥,一是方便出行,一是跟风水有关。

白水河将苗寨分为两部分:一边是表演、KTV、美食街,一边是客栈、烧烤。

桥身已有以前的木质结构变成了水泥浇筑,但整体看起来还是保持原有的风貌。

这里一道晚上变了“不夜城”,仿佛苗族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而一些怀揣去看星星想法的游客,发现本该有星星眨眼的乌蓝天空,已经和他们生活的城市无异。

清晨是苗寨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候,当地人会在这里放鸭,洗衣服……

早上河边会有鸭子和鹅在两岸休憩

(ISO100 30s F8 三角架+ND1000 )

很多人说,如今走进西江再也见不到过去的安寂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喧嚣和繁华。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应该可以做最好的解释:

“面对西江的变化,有没有谁认真想过,西江该不该变化?西江为什么变化?当我们已经渐入小康,当我们挣到足够支撑我们游山玩水的钱后来到西江,然后大声指责西江村民们不应当发展经济,不应当为改善生活环境而做买卖时,有谁反思过自己的言行?当大量涌入西江的人群有了衣食住行的需求,而西江商业市场应运而生时,有谁思考过是谁打破了西江的宁静?”

石桥村造纸

石桥白皮纸制作技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由于其制作方法完全传承自古代手工纸,故又称“石桥古法造纸”,其纸品又称“石桥古纸”。石桥村全村250户1000多人口,95%以上是苗族人,由于世代承袭古法造纸术,村中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会古法造纸。

车下了山坡底,一条清澈见底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淌过村寨边。

纸街存在已久,从南到北只有几百米左右,却聚集了十几户造纸作坊。

她已经80多岁了,她自己也记不清做了多少年的纸了。

每一张都要做认真的检查,其价格也是不菲的(批发价40元/张),原料加工采用日晒、雨淋、露练等方法,全凭手工制作,天然自成,没有添加工业原料。

白皮纸从原料加工到成纸张需要七十多道工序手工完成,其生产技艺仅凭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

烤纸

纸制品有白皮纸和彩色纸两种。其中彩色纸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等六大系列产品。

纸的库房,种类很多

看到这个保质期,简直被惊呆了…保存1500年

两边则是极具民族风情的苗家建筑。

造纸体验

卡拉村-鸟笼编织艺术之乡

卡拉村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柏油路直通村内。全村面积1.23平方公里,共114户478人 ,该村是丹寨县芒筒筒芦笙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手工鸟笼工艺是该村特色,也是卡拉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遇见苗妹,千竹万签,根根化笼,美美民族风儿,浓浓非遗范儿。

鸟笼是观赏鸟进行活动与栖息的主要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养鸟器具的适用与否,是能否养好观赏鸟的关键之一。

卡拉鸟笼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砍竹、破竹、除湿、定型、编织、上色等十几道工序,第一步就是从选料开始。贵州当地由于气候湿热、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制作鸟笼一般选用竹梢挺直,无病虫害,竹龄在三年以上的竹子,除3月到5月竹笋生长期外,其余时间均可采伐。卡拉鸟笼的制作要选用楠竹和水竹两种材料。楠竹硬性较强,主要用来做笼圈,当地人叫做笼箍,竹节长的为上品,一根楠竹大概可以做十个鸟笼的笼箍。水竹柔韧性好,主要用来做笼丝,竹节最低不能低于35公分。无论楠竹还是水竹,青皮的竹子要比黄皮的更结实耐用。

“卡拉鸟笼”是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制作而得名,卡拉村是少数民族苗族村落,在苗语里卡拉是好的意思。

丹寨万达小镇

丹寨万达小镇地处丹寨县核心位置——东湖湖畔,占地面积400亩,依山傍水、交辉相映、美不胜收。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涵盖吉尼斯世界最大水车、3000米环湖慢跑道、千亩花田、四大苗侗文化主题广场、鸟笼邮局、精品客栈、街坊、酒坊、米店、会馆和酒吧、影院等众多文化旅游功能。丹寨万达小镇是万达集团在贵州的首秀,旨在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

控拜村(银匠村)

控拜村,离雷山县城50公里,离西江镇14公里,到自治州府凯里41公里。

控拜寨东邻台江县南刀村,北与雷山县麻料村接壤,西邻乌高村和南邻堡子村。

雷山县大部分的银饰都出自于控拜村的工匠之手,所以控拜村也有了银匠村的美誉,其中不乏龙太阳、杨光斌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控拜地方有耶久老人,他的第一个孙子是个女子,耶久老人很爱自己的大孙女、孙女四五岁时就常带他上坡插花在头上,孙女非常高兴。可是到了冬天,无花可采,孙女又哭又闹,老人慢慢琢磨,最后想出把银子打铸成白色的花,送给孙女,孙女高兴了,不哭不闹了。银子打铸成的花永不凋谢。

银匠村的银饰工艺,历经百年磨练,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木炭熔银,轻锻打,信手拈来,皆成格调。

手拿银锭抽丝等绝技更为人们所称道。

排卡芦笙制作村

排卡村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芦笙结构看似简单,但制作程序有60多道,需要有娴熟的技艺和很高的技巧。

“莫厌学芦笙制作技艺传习所”

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长46厘米~56厘米、宽4厘米~9厘米、高3.5厘米~8厘米,细端再接一根长15厘米左右、外径1.8厘米左右的竹管为吹口。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

一般的芦笙一把的价格约四、五百元,最贵的二、三千元,

排卡村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芦笙结构看似简单,但制作程序有60多道,需要有娴熟的技艺和很高的技巧。

今年63岁的苗族汉子莫厌学,是一位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的艺师。

他出生在一户已经五世相传的芦笙制作世家,从16岁起就跟随父亲制作芦笙,47年来,他从未中断过芦笙制作,从他手中制作出来的芦笙音质圆润、做工精湛,素雅光滑,玲珑精巧。他认为,芦笙不仅是一件乐器,它奏出的音调是语义性的,“芦笙是会说话的”。苗家人通过芦笙吹奏,借乐器来言情志事,传达明确的语义。2006年,莫厌学获得“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贵州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所以莫厌学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开办一所学校,把县里所有的民间艺人都请过来,让他们培养手艺的传承人。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没人愿意学习芦笙制作了,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这些古老的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只有把手艺传下去,才算对得起“传承人”这个称号。

凯里市启凤蜡染厂

蜡染艺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关于蜡染艺术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据说,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 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

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

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图案!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布依、瑶族等西南少数民族之间流传开来。

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

蜡染材料: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染剂。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

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西江花遇主题酒店

雷山 一号风雨桥往观景台步行200米梦回西江旁 ,近西江派出所。

这里酒店很多,我们两天都是住的这里,可以观看整个苗寨,位置在半山坡,进去的时候道路有点崎岖

酸汤鱼

传说很久以前,苗岭山上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的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料当姑娘的意中人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姑娘心里透凉。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费用包含】

1.重庆-凯里往返机票(含税),机场到西江往返专车接送,西江售票处到客栈往返专车接送。

2.花遇客栈揽景景观房2晚

3.旅行社责任险

4.景区大门门票,景区观光车门票

【航班信息】

重庆-凯里:15:30起飞 -16:25到达

凯里-重庆:17:05起飞-18:05到达

【交通信息】

凯里客车站乘坐往西江镇的中巴,车费20—25元,45分钟左右可到达,交通顺畅,中班车次不多。

2、凯里客车站坐雷山车,半小时一趟,一个小时路程,12.5元/人,然后在雷山车站换乘到西江的中巴,10元/人,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四十,每小时一班。雷山到西江包车,70-100元左右。

【美食特色】

以酸辣为主,长桌宴、蔬菜、稻田鱼、农家饭、酸汤鱼、鼓藏肉、农家米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