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什么意思?

 谨身节用华 2017-11-14

这是历史上让儒家弟子非常纠结的一段话,让孔子背上了“人治而非法治”的骂名。

有很多很多的解释,来说明孔子说的都是对的。。。很多是训诂学上的东西,比如说什么是隐,什么是直,等等,都是试图解释,孔子考虑的,现在依旧是符合法律的。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一,让我们看看原句,这个很有必要

原句是孔子与叶公说话: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里,有几个词,我们确认一下

  • 攘羊,是顺手牵羊,与盗窃不同;

  • 证:是说儿子向羊的主人证明这羊是他爸爸牵的

  • 隐:与可以是隐瞒,也可以是“不言”。

  • 直:正直

这么一来,上述的表达,是蛮有故事性的,就这个案例看,“老爸牵了别人的家的羊,在别人发现以后,儿子应该如何”,叶公的意思,是应该“去作证”,孔子却说,不应该,而要隐,隐才是真正的“正直”。

二,我的理解:亲亲为大

儒家很重要的是家国一体,把家同构到了国,把血缘关系“泛化”。

这一点,是儒家的根基,而孝悌是基本关系,这个基本关系,一直一轮一轮的扩大,就变成了“王道----仁政”。

这个不去说对错,孔子当时就是那么认为的,当时也不为大家去认可,现在也不会。但是这儒家思想,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不认可”的状态下,一直的渗入到中国数千年的延续血脉中,你看看我们的所有思维和语言:

父母官,爱民如子

兄弟城市,姐妹城市,兄弟院校

称兄道弟,哥们,姐们

血浓于水

当时的春秋战国,公德就是周礼,所以法律和家规是一体化的,所以守住家规就是法律。

在法律和家规冲突的时候,有两个情况,

1)犯罪清晰,法律办

2)可上可下,家规办

站在中间的是“正直”。

个人观点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当下的环境下,法律的刚性线,有一个细的模糊地带,这个地带,用陪审团的综合投票是一个模式,用亲亲为大的孝悌,也是一个模式。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对错。

直,很难。

尤其是直于“中庸”,恰恰正好的中间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