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禅悟⑤)

 江山携手 2017-11-14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禅悟⑤)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禅悟⑤)
                张正义

 

诗偈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
梦中何必争你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净宗要义》

 

    这首偈语说到两件事:


    第一,遇到挫折、有心无力时,该当如何?人生无常,宦海沉浮,有顺境,当

然也会有逆境。当逆境来时,我们该怎样面对?其实,逆境和顺境互为因果,就看

你如何对待。在逆境中,在矛盾和挫折中,我们更应该向内找原因,是不是自己有

什么不对?是不是自己没有放下的执著?逆境虽然会带来伤害,但如果我们抓住这

个机会,升华自己的心灵,那难道不是成了好事吗?关键在于,不要像别人一样,

在名利场中争夺。该放下的时候,只管放下,你得到的只会更多。


    第二,讲到人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人啊,要常怀有一颗平常心,得志时

莫猖狂,失意时别气馁。在位时人家会对你好脸相迎,不在位时人家远离你也很正

常,因为你在他的眼里已经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了,这叫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不时

常怀有一颗平常心,那么心理落差肯定要大,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那就要真的得

下心理疾病啦,如果不及时治疗心理疾病,那么,心理疾病会迅速转为生理疾病。

我们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谁也不想看冷面孔。可是恰恰是人情,妨碍了我们认识

自己心中真正的宝藏。你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顾及亲情上,哪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心?

还有一种人情,我对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不然就是对不起我。这种时候,就算

你想听从自己的心,情面上也不允许。所以说,人的感情也是一种妨碍,要想找回

真正的自己,还真的放下各种人情。与其和亲情一道沉沦,还不如寻求解脱之道,

带亲人们一起上升。


    既然人生如梦,那么梦中又何必去分什么你我?放下身心,放下执著,方能见

到自己清明澄澈的世界,原来自己正是乾坤的主人。

 

禅悟:
    禅告诉我们,遭遇挫折或身处逆境时,该如何面对?在逆境中,在矛盾和挫折

中,应该向内找原因。逆境虽然会带来伤害,但是更能锻炼人、磨炼人的意志。如

果我们利用逆境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感悟世界的能力,那就把坏事变

成了好事。不在名利场中争夺不休,该放下时得放下,你就会发现你的心胸更开阔,

眼神更明亮,得到的只会更多。


    现代人自投罗网的原因之一,就是放不下的事物太多了。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

一大串钥匙,未必富有,锁住了自己倒是真的。必须以布袋和尚放下包袱的精神毅

然放下负担,我们才能拥有真实的生命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我们一旦打开慧眼以

后,一切迷惘均被撕开,山河大地廓然一清。我们对于以往的愚疾、执著与荒唐,

一定会哑然失笑。而又由于心灵的跃升和精神的解缚,生命会展现出新的境界。一

切都有了改变,其中也包括价值标准在内的东西。有所放下,才能有新的承诺。


    有人说禅来自佛教,佛教是消极遁世,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隔膜。禅并非是天上

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脱胎于宗教的一种生活的智慧,

一种独特文化思维方式,一种拯救心灵的世界观。


    禅的目标就是觉悟,禅者的生活就是觉悟的生活。觉悟以后,使我们展现内心

自我与实相世界的本来面目。悟字属于心部,从吾,当自我与心合一,当心与存在

合一,便是觉悟。禅之要人诉之直觉,是为了免于捕风捉影,愈求愈远;要人当下

承当,菩提不离烦恼,涅槃不离生死。禅要人不离现实,从生活当中悟道,然后在

生活当中证道行道。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

一切都是禅。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