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读《岛上书店》:关于爱,关于读书,以及其它

 冬天惠铃 2017-11-14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这是《岛上书店》的封面上的一句话,封面上的内容还有如下:

现象级全球畅销书

美国独立书商选书第一名

美国图书馆推荐阅读第一名

席卷《出版人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图书馆日报》各大榜单。

相当有分量,虽然我们知道出版社为了宣传图书往往在封面大做文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本书确实值得被重视。

再来看看这本书的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美国作家、电影剧本编剧。年轻并极富魅力,深爱阅读与创作,为《纽约时报书评》撰稿,现居洛杉矶。这就不难想象她为什么在本书中提及那么多的书,以及对书有那么多的见解。

在看《岛上书店》之前,仅仅是书名给我的感觉,我以为这本书是这样的:在一个美丽的小岛上,有个雅致的书店,书店的老板是个知情识趣爱读书有故事的中年男人或女人,然后同样爱读书有故事的一些人来到这个书店,带走了他们喜欢的书,留下了各自的故事。温暖、治愈……

当然,事实证明我完全没有猜中。它讲的是书店老板A.J.的一生,人到中年,妻子去世,书店经营惨淡,在醉生梦死中把退休的依靠《帖木儿》弄丢,住在一座孤岛上,他的内心沦为一座孤岛。然后一个幼儿玛雅的到来使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玛雅使他和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他的妻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紧紧联系了起来,他们相爱,互助,成长,读书。在A.J.死后,书店得到很好的传承。

故事老套而没有新意,这是我读完第一遍的感受,是的,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完全没有get到这本书好在哪,这样的故事想找能找出一大堆,并且书里面提及太多书和作家,读起来枯燥无味,甚至觉得不知所云,所以有了接下来的第二遍,第三遍。

如果给这一本书打分,按十分来算,我读完第一遍,不过如此,会打六分;第二遍,原来如此,打八分;第三遍,竟然如此,打九分。

这本书读一遍很难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尤其对外国文学涉猎很少的人,可能读不到一半就会有很多人放弃。

比如作者在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段A.J.关于某一本书的评论,而这个多多少少和本章内容有关系,这本书读到最后,A.J.重病,要给想成为作家的玛雅列一个短篇小说的书单,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们联系起来,读完第三遍,我才恍悟,他列的那份书单就放在了这本书的每章开始。这时候才知道作者的安排如此巧妙。

书中的细节处理的很好,做了很好的铺垫,正如契诃夫的观点“如果第一幕出现一把枪,那么第三幕这把枪会响”,比如玛雅比较喜欢和大人在一起,却对伊斯梅比较冷淡,而伊斯梅也提到写纸条的可能是个年轻的女人,后来伊斯梅对兰比亚斯说起来,她在所有人之前就见过玛雅和玛雅的母亲,而且并不愉快。比如A.J.有次在兰比亚斯面前发呆,这还有一次在和阿里米娅交谈的时候也出现了短暂意识全无,另他曾提及无法考取驾照,在书的最后,这个小毛病夺走了他的生命。

最戏剧性的是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迟暮花开》,它曾是阿里米娅最喜欢的一本书,它使数次相亲失败的阿里米娅还能相信爱情,并决定在婚礼现场读书里的片段;它为A.J.找到了描述失去挚爱的痛苦方式;它让A.J.和阿里米娅相爱,A.J.为了阿里米娅决定邀请《迟暮花开》的作者利昂·弗里得曼来书店参加签售。结果来的是个假的,从中介雇来的,他的表演很拙劣,却骗过了A.J.,以及我。

事实上,在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叙述中,有很多很明显的提示,比如每次问那个老人关于《迟暮花开》的事,他都含糊其词,很快转移话题,比如让他签名的时候,他往封面上签而不是签在扉页等等,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些,后来再读才发现这些提示都很明显,当然知道结果再来看过程本来就是容易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A.J.也没有发现他是假冒的呢,这个也是有铺垫的,他之前就讨厌这种作家活动,就算是以往这个书店有这种活动也是他死去的妻子来操办,况且他尽量避免和喜欢的书的作者见面。这些都让他看起来毫无经验。这也能看出A.J.性格里孩子气和自负的一面。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悬疑元素。比如A.J.的《帖木儿》丢失,现场收拾的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警察们在一个月内并未有任何关于此案的进展,不了了之。

比如A.J.跑步回来发现书店里多了一个幼孩,还有一张纸条,孩子监护人消失,第二天发现了孩子的母亲的尸体,他们为什么来到这个孤单,她为什么死去。而在几年之后,警长兰比亚斯发现被涂画的《帖木儿》和一个和玛雅有关的包裹出现在了伊斯梅的家里。

总体来说,作者叙述的很平淡,没有大的起伏,一切都是日常生活该有的样子,生活在一点点往前推进,在这生活了,作者给我们以爱和治愈。

“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这本书对爱有独到的见解,爱分很多种,有爱情里的爱,亲情里的爱,友情里的爱。

作者认为与其和一个不那么喜欢的一个人在一起,不如自己一个人过,也就是爱情不能将就,她也认为无论多大年龄,人都会找到和自己兴趣一致的爱人,所以没必要惊慌绝望。

但书中关于兰比亚斯和伊斯梅的爱情比较平淡,讲述的很少,还有玛雅和约翰恋爱很突兀,书中只有一句话交代“玛雅有一个叫弗内斯的男朋友”。他们曾是同班同学,我们只能猜测他们有读书和写作的共同爱好,因为他俩的短篇小说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

A.J.遇到玛雅,他们成为父女之后,他改变了很多,就如他说的“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在乎一切事”。他有了软肋也有了盔甲,他开始计划他们的生活,开始走出过去,开始接纳从前不喜欢的事,比如和人们沟通,比如往书店添加绘本图书,比如读以前拒绝读的书,比如释放善意。而反过来,当他做到这些,他收获了爱情,友情,亲情,生命有了意义。

按照阿米莉娅的经验,大多数人如果能给更多事情一个机会的话,他们的问题都能解决。

在A.J.最艰难的时候,他借酒浇愁,什么也不在乎,也不愿意维系人际关系,他孤僻又固执,让自己的内心沦为一座孤岛,实际上没有谁会是一座孤岛,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理解和关爱,所以他对前任图书业务员的死感到难过,所以他对伤害了第一次登门推销图书的阿里米娅而自责。他内心仍有善意,但绝望如斯。

幸亏玛雅出现了,这个小小的人儿让他狠不下心拒绝,于是接受并争取到收养权。于是他的人生得到了救赎,好运接踵而来。得到救赎的不仅是他,还有兰比亚斯和伊斯梅。

伊斯梅拿走了《帖木儿》,最后又还了回去。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见过的人都是好坏参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关键在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想要有什么样的结果。

只有经历过深切的孤独与痛苦,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拥有。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作者关于阅读着墨甚多,可以说书中所有的人都是因为阅读联系在了一起,作者认为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问问他读了什么书,喜欢什么书。而且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喜欢的书也不尽相同,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它丰富了人们的思想,而人们的生活阅历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一本书的好坏。

A.J.尤其热爱短篇小说,他是一位出色的读书人,他向人们推荐好的文学图书,避免盲目阅读,玛雅也热爱读书,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A.J.不是作家,但他的工作让他对这一行见解颇深,想写作,就得多读书,读好书,有见解的读,批判的读。他引导玛雅去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读哪些优秀的短篇小说,他甚至列了一份书单,把好的短篇小说介绍给玛雅,让她阅读,进而写出好的文章。

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它能丰富你的思想,它能扩充你写作的素材,让你学习到写作技巧,并且,当你找不到词的时候,你可以去借。

当A.J.在病床上难以思考,而借来的话“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当你看到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可以来一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不是干巴巴的一句“哇,真漂亮!”

爱读书和想写作的人都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它能让你爱上阅读,学会写作。书中提及很多的书,作者都做了一些点评,关于阅读,关于写作,甚至关于婚姻,人生。

另外,作者对于纸质图书有一种忧虑,电子阅读器的盛行,读书软件的开发等等,以及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纸媒的未来充满变数。但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信心,书店在失去A.J.后,由兰比亚斯和伊斯梅接手,很显然,他们会做的很好。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