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公众号2017年的第一百期而作

 白色的风ps8vvl 2017-11-15




2017年第一百期



“老师,您是个有信仰的人吧?”一下课,一个小女孩快步走到讲台前来,没头没脑地问了我这样一句话。

 

“信仰?什么信仰?”我教的班比较多,每个班每周又只有一节课,所以很多学生我叫不上名字来,但她的名字我叫得上来。因为她是上课听讲特别专注的学生。时常看到她在听我讲完一个问题之后,微笑着若有所思。

 

“比如,什么佛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之类的。”原来她要问我的是这个。

 

“没有!没有!对各种宗教我都了解那么一点点,甚至对其中的一些心存敬畏,但都没那么深入,更谈不上信仰。”

 

“可是,老师,我觉得您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啊。”

 

“为什么这么说?”

 

“总感觉您和很多人不大一样,有一点不同凡俗。”

 

“哦!如果非要说信仰,那就是要成为一个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吧。”我没有用“独立不迁”,是怕她不能完全理解,所以用了“独立思考”这个常用的词语。

 

小姑娘或许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我们的对话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但这段对话引发我很多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一点也不脱俗,相反,每天都还被各种俗事困扰着,甚至有一些时候还要焦头烂额。但即使焦头烂额,还是要想一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一些或许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也从不人云亦云,别人说啥就信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脱俗”吧。

 

一转眼,2017年也已经快到年末了。截止到这一期,我的公众号文章在这一年中也足足写了100期了(其中除了一篇是我的学生写我的文章,其他的都是我个人的原创文章)。

 

为什么要写?而且,为什么要持续地写?这也是我经常问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想来想去,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述说”。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工作了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融入到“主流”中去过,一方面是“主流”并不愿意容纳我这个“另类”;另外一方面,个性使然,我也有意识地与“主流”保持距离。但这样的情形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的误解,甚至会有质疑,为什么你偏偏要和大家不一样?

 

我总不能像祥林嫂那样,逮着一个就和人家说“你听我说说,为什么我会这么做,我是怎么想的。”现在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听你唠叨。况且有一些东西,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是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事。

 

于是,我把这种述说放在了这个平台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算是马斯洛的多层需要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吧。


 

另一个原因是“影响”。经常有人会问我,你这样写有用吗?甚至比较极端一点会说,你写了几十篇文章,也抵不上领导人一句话。我当然知道我是谁,我有多大能耐。所以,从没有期望着会登高一呼,云集响应。我只是希望写一点东西,能影响一个是一个,能推动一点是一点。

 

那我写的东西就一定都是对的吗?不一定。这世界上,除了鑫胖子家,谁也不掌握“宇宙真理”。我也仅仅是记录个人的所思所行。相信每个人对我的文章的价值会有自己的判断。凡给我的公众号文章留言,即使是非常激烈的批评,我也依然精选出来,让大家都看到。我希望让读者能够知道针对某一个问题某一种现象,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这才正常。掌声热烈,异口同声,反而须要警惕。

 

当然,这种“述说”,这种“影响”,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并不是作者一厢情愿就可以做得到,还有另外一个关键,那就读者。“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理,如果没有一点佛家所说的因缘在,我的文章也确实很难发生作用。

 

但不管有无作用,作用大小,我的公众号文章在定位上坚持以下这样几点原则:

 

1.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坚持原创,而不是转载。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个人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的结果。虽然分出多个不同的系列,有谈经典的,有谈考试的,有谈教育的,但都带有我个人的强烈色彩,这其中都有“吾道一以贯之”。

 

2.不迎合,不跟风。虽然每一次发谈考试的文章,新增关注人数都会很多,但也绝不因此只发与考试有关内容。虽然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热点,但绝不为了蹭热点而写作,这个热点必然要与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密切相关我才会谈到它。我写文章是为了谈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加剧别人的焦虑。

 

3.只问是非,不问利害。也经常会有人问我,您这样直言不讳地批评,不会遇到各种压力或者阻力吗?我的回答就是这八个字。虽然我说的不是一定就是对的,但我希望通过真诚严肃的讨论,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目的。愿为推动教育进步尽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一份心力,而绝不会因为各种利害关系而退缩。

 

最后,特别感谢那些一直以来关注和阅读我公众号文章的新老朋友。是你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有更大的动力持续写下去;是你们的批评与建议,促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