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的人都想创业,你还在打工吗?

 宿缘回家路 2017-11-15

很多人都想创业,大学同学说过,想创业不想打工,年轻就要拼一下,爱拼才会赢。四十多岁的叔叔也说过,创业才能致富。但是,他们似乎也都有同一个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是只要有钱,就一定能成功?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为自己找借口!根据报告,中国创业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占创业者总体比例的41.67%,创业动机以机会型创业为主,64.29%的创业者为机会型创业者。80%的人都曾有过创业想法,20%的人会付诸行动,但是这20%中只有1%的人适合创业。我们不能眼馋别人的成功,却忽略别人付出的努力和所拥有的能力,并非每个人都拥有马云、王健林、李嘉诚他们这些成功人士一样的眼界、思维方式和胆识。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寂寞女人,想约个男人聊聊天
广告
图片
展开剩余72%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创业和打工的区别。

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也就明白了创业和打工的区别,创业更像是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船,而打工却是在一艘沉稳的巨轮上度过余生,面对这些,就要看你如何去选择,你是喜欢安于现状还是充满野心有一个不甘平庸的心。李嘉诚说过,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其实这句话比较极端,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的确心怀热血,都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打工得到的薪水是你给老板创造利润的利息,而创业拿到的,则是利润的全部。所以,你能创业当然要创业。

那么,作为一个有理想抱负的年轻人,关于创业和打工,你应该想到哪些呢?

不是什么人都能创业的。有些人没有创业想法,没有调查研究创业项目,并且他的性格懦弱、内向、不喜言谈、不爱学习、不能吃苦的人,那么请不要创业,否则,迟早是失望而归;

喜欢幻想,夸夸其谈,自控力差,兴趣极易转换的人,不要创业。因为创业对他们来说,只是停留在想象当中,实际的东西很少。他们把困难想得太少,而把好处想得太多,太理想主义,离题万里,稍一遇到一点困难,立马逃跑,怎么可能成功?

如果你善于学习、有创业激情、以创业为乐、性格开放、大胆有魄力、能坚持善吃苦的朋友,还是要尝试一下创业的。创业实际上就是赌博。前路都是黑的,谁也看不清。每个人都是摸索前进,都是在赌自己的路是正确的。无论你是选择创业还是打工,就是在赌,赌哪个概率更高。你必须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一般人创业成功率是3到4个点。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往往只有1到2个点。这就意味着创业是刀尖上起舞,一不小心就被弄死;而打工是已经搭好的平台上起舞,要安心许多。

要想创业,先做好创业不成功的打算,失败了也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只想到成功,赌上全部身家,一旦失败了,或者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就会心理状态失衡,压力剧增,极易失败。而且失败了以后,再也难以翻身。

核心价值观也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根本。如果你的核心价值观是想得到更精彩的人生,想挑战自我,不甘心就这么平平庸庸一生,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如杀了你,那就去创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只想安安分分过一生,有点小精彩就行了,怎么都是一辈子,还是去打工吧。

都说创业要趁早,但是,才出校门的大学生尽量不要创业,毕竟对社会还不了解,对社会还处于适应期。商业社会是个风险很大的地方,而且充满寒冷,你下水前总要做点准备工作吧?什么都不准备就跳下去,被大鱼吃掉的可能性太大。如果要创业,先打个三五年工,了解适应社会,理顺你的思想认识,积累一些物质资源和人脉资源,为创业奠定基础,这是比较好的。创业的黄金年龄是在25到3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的就会越来越多,创业的激情就会变弱,拖累就会变多,创业的负担反而会加重。

如果你做好准备,要去创业,那么不要等到条件完美才行动,必须让自己成为行动家,练习去做而不只是去想,想法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在实现了以后才会变得有价值,行动是治愈恐惧的最好良药。最难的阶段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但在球开始滚动之后,你会变得自信,事情也变得简单。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成功之路不可以被模仿,但成功者的思想却可以拿来学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