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北朝经典碑刻技法指要(16)

 青木森森 2017-11-15

  2.结体分析

  《石门铭》的风格在南北朝碑集群中属于自然古朴一类。它结字灵活,字势起伏跌宕、大开大合。它的美在于寓奇绝于平正之中,美得端庄,美得典雅,美得恰如其分,犹如一个内心狂野的风流才子。它在结体上的特点如下:

  ①大气开阔

  南北朝摩崖刻石本身即存有隶书“横向取势”的特点,这在《石门铭》中也有所体现。《石门铭》在保持了汉隶结字的原则下,又显出了卓然个性。如“矣”字,上半部分尽力缩小,中间突出横画,而且尽力向左右延伸,给人以无尽遐想,匀整中又不失大气开阔。

  ②疏密有致

  《石门铭》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为它在空白处尽显过人之处——“计白当黑”,疏密结合。特别是一些框形字,如“闭”字,尽管横画尤多,但作者通过细劲的笔锋化解了这一矛盾——笔画虽多,却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疏朗的字。再如“献”字,左边部分较为紧密,而右边部分却较为疏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这类笔画繁复的字,作者采用了突出主笔的办法打破常规,疏处尽量放纵,密处尽量收敛,使之在矛盾中达到和谐统一。

  ③开合有度

  从整体上看,《石门铭》疏朗开阔。这种感觉除了作者用章法营造出来外,也与其对很多左右、上下结构字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该碑中每每出现这种结构的字,书者不做紧密连接,总保持若即若离。这也是南北朝碑刻中结体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且,每一部分都能脱离彼此而单独保持平正,在各自守住位置的同时相互呼应。真是叹服书者的高妙!如“阻”字左、右两部分分得很开,但组合在一起又不显松散。再如“思”字,其下半部分展开,占了很大面积;而上半部分收得很小,做到了开合的统一。而“元”字则是上半部分收紧,下半部分张开。这些字都是通过点画的调节取得了顾盼生姿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

  ④向背呼应

  《石门铭》中的向背变化很多。因分势明显,左右两部分尽量伸展,形成一种呼应美。如“功”字,左右错位,左小右大、左轻右重。再如“阁”字,左边的竖画与右边的竖弯钩呈弧形呼应,显出柔美之态。这些完全打破了汉字以对称为美的审美习惯,显得跌宕起伏、生气十足。

  纵观《石门铭》通篇,结体上呈现出的左右、上下、欹正的空间变化效果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多处开花,美不胜收。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