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第十四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

 百科知识博览 2017-11-15



一、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利用整体性的观点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图所示: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二、土地荒漠化

1荒漠化的概念:土地退化

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特别提示

荒漠不等于荒漠化。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是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3西北地区荒漠化

成因:

三、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及保护措施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湿地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湿地的消亡。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2措施:针对原因找措施



考点二  区域资源开发


一、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一)综合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及影响



2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与问题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特别提示: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1河流的开发方向:

(1)上游:水能、旅游

(2)下游:航运、灌溉

2流域的开发:

(1)河流的开发

(2)流域内农业、工业(包括矿产资源开发)、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


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三、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及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1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可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要结合区域实际具体化。

2对资源枯竭地区整治措施的探讨,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资源利用:①开发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2)产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3)环境治理: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等。


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