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欧游之一^

 老呼哈 2017-11-16

  

半年前即已开始筹划今年国庆期间利用8天长假去北欧玩,在网上找了许久,不是时间不合适,就是地点不理想。7月份直接给厦门国旅打电话,提出要求,国旅很快就回复了,说有13日的东北欧游,时间正合适。于是乎,报名,交款,搞定。

尽管旅行社已提供了4-5人一台的免费WiFi,但考虑到方便使用,不受限制,还是自带一台较好。没想到提前10天京东就已经缺货,可见黄金周赴欧洲旅游人数之多。陈导未雨绸缪,已建了微信群,方便联系。本团共32位团友,年龄呈偏向老龄的正态分布,女多男少,厦门和福州人士为主。

20170929,出发当天,通知9点集合。我们悠悠哉哉,8点20才出发,叫个专车去机场(T3航站楼)。路上虽有小堵但无大碍,9点10分到了机场,仍属集合前到达,时间观念强的好团友。导游小陈举着一面小旗,和我们报名的国旅等旅行社的标志完全不同。后来才知道,这个旅游公司称全景旅游,组织高端旅游及交界旅游项目,如将东欧和北欧合并成一条线路,颇受欢迎。

托运行李,安检,出关,一路顺利。诸事完备后在登机口等了近两个小时。这也是团队旅行的特点,宁早勿晚,无可非议。开始登机了,荷航采取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分批登机法,先商务舱,经济舱则分五批,可有效减少因乘客安放行李而造成的过道拥堵现象。

这班机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标志为KLM)的波音787大飞机,一排9个乘客。飞机较新,空姐除了几个人高马大的荷兰大妈,还有两个中国空姐,以适应大批国人乘此飞机来往于亚欧大陆的需要。环顾四周,国人绝大多数。

飞机晚了约30分钟起飞,但机长相当肯定地说可正点到达阿姆斯特丹。一片慌乱后,约2点半才有饭吃,飞机餐质量不高。由于尚无时差,精神得很,只是位置太小,坐久了腰酸背痛,怎么都不舒服。机上的电影节目好看的寥寥,只能反复看飞行路线或时不时起来走走,顺便数数中外两种乘客的比例,发现国人约占五分之四。飞行途中,常见卫生间门口相对宽敞的空间或后舱空姐配餐处人满为患,卫生间的绿灯却常亮。原来是坐腻了的乘客伸懒腰的,左右摇晃的,踢腿摆手的,均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利用宝贵的空间舒展疲惫的筋骨。好不容易熬过了12个小时,机长果然未食言,飞机准时到达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史基浦(Schiphol)机场。不需出机场,要马上转机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全团到达登机口后,才知道登机口又改了。到了改过的登机口,却又延误了一小时,3点50分上飞机后,大家累得一点声音都没有了,皆昏昏然也。到达布达佩斯已是厦门时间隔天早晨6点多了。等取了行李,坐大巴到入住酒店,将近一天没睡,个个脸色灰暗,无精打采,险些出人命

  

20170930,今天早上户外的气温为10度。昨天离开厦门时可是34度哦,一夜之间,从盛夏进入冬季,皮肤适应得有些艰难。上午的节目是游览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首先到了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英雄广场位于多瑙河东岸的佩斯,广场的左边是美术博物馆(Szépművészeti Múzeum,如果忽略头上的豆芽菜,匈牙利文的许多单词和英语的极为相似,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文字均有此相同特点),里面收藏的主要是欧洲其他国家的绘画作品;右边是艺术展览馆,以匈牙利的现代艺术品展为主。 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高36米的巨型纪念碑千年纪念碑,它是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1000年而建的。在纪念碑的顶端,天使加百利(《圣经》中同情人类的天使)一手高举十字架,一手捧着匈牙利伊斯特万国王加冕时的王冠,象征着匈牙利自此转为基督教国家。纪念碑的下端是七个骑在马上的游牧部落首领,正是他们在896年带领马扎尔(Magyar, 即匈牙利人)民族在这里定居,最前面的是著名的阿尔巴德(当时的部落首领)。广场后方的对称柱廊建筑上有十四位座雕像,他们分别是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国王、领袖及历史名人。

穿过英雄广场,就进入了布达佩斯的城市公园。该公园面积约1平方公里,建于1817年。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全长近3000公里(我们的长江长6400公里),长度虽一般,但流经国家数排世界第一。虽唯独布达佩斯被誉为多瑙河上的明珠,但若无大国名都参照唯恐身价不够,所以又称中欧巴黎,这一下厉害了,画龙点睛四两拨千斤,奥匈帝国的子孙们心满意足。实际上依我个人感觉,布达佩斯丝毫不比巴黎逊色。

布达佩斯雄踞两岸,左岸靠山,地势较高,为布达城,有皇宫且古老;右岸平坦,适合大兴土木,漂亮的建筑遍佩斯。虽然奥匈帝国早已于一战后消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的辉煌光彩依旧。




乘游轮顺多瑙河而下,两岸建筑雄浑壮观,气势恢宏,国会大夏和皇宫古堡遥遥相对,在游轮播放的蓝色多瑙河的乐曲中,诉说着岁月的流淌和王朝的变迁。我们坐在游船上层,品着红酒,欣赏两岸美景,无比惬意。

游船不断地从各种桥下穿过。查了资料才知道,布达佩斯一共有九座大桥,自北向南分别是:新佩斯铁路桥-阿尔帕德桥-玛格丽特桥-链子桥-伊莉莎白桥-自由桥-裴多菲桥-拉吉马纽什桥-厄塞哥得铁路桥。船上的中文介绍似乎只讲了中心城区的四座大桥。链子桥(Szechenyi Chain Bridge)是明信片中最常出现的桥梁,是整个布达佩斯9座桥中最老最壮观的一座,也是最出名的一座。塞切尼链桥始建于1839年,1849年正式完工。链桥的名字'塞切尼'是取名于该桥的主要资助者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istvánszécheny)。二战时德军将桥炸毁,1949年重建。桥头的狮子造型怪异,似笑非笑。狮子是这个城市的图腾,可是不知为何它们的嘴里都没有舌头,陈导好像也没说清原因。伊丽莎白大桥简称白桥,1903年建成,以茜茜公主冗长的全名之一命名(全名为:欧根妮·爱米利亚·伊莉莎白·维斯德巴赫),匈牙利是茜茜公主最喜爱的地方。白桥同样毁于二战,复建于1964年。自由桥又称绿桥或约瑟夫桥,建于1896年,以时任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的约瑟夫为名。玛格丽特桥(黄桥)建于1876年,该桥呈Y型,有165度夹角,中间有一条小桥通向玛格丽特岛。裴多菲桥建于1937年,以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名字为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一名言在国内妇孺皆知,即出自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

国会大厦是布达佩斯的地标性建筑,建于奥匈帝国时期,1855年动土,1904年建成。面向多瑙河,建筑式样模仿了伦敦国会大厦,难怪和英国伦敦的议会大厦极为相似。由建筑师Imre steindi所设计,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把众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尖塔融入了整个建筑中。大厦共有691个房间、会议室和大厅,27个门,楼梯总长达20多公里,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会大厦。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以外,还奢侈到用了重达40公斤的黄金为建筑材料。国会大厦主要的厅室里装饰着匈牙利历史名人的肖像和雕塑以及巨幅壁画。红色拱顶下是圆顶大厅,重大的会议和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由于大厦实在太大,靠近了反而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发现最佳观赏和拍照点就是在游船上,最好有太阳(遗憾的是今天为阴天),随着游船的移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色,唯有美轮美奂一词能够形容。

布达佩斯商学院(Budapest Business School,BBS)为标准的巴洛克式风格,建筑规模巨大,屋顶红色为主,色彩艳丽。该院建于1857年,目前在校生约20000名。

布达皇宫建于1247年,一直是匈牙利历代国王的住所。虽经过黑死病的肆虐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仍巍峨挺立,雄伟不改。铜绿色的圆形屋顶是其最显著的标志,目前作为历史博物馆和画廊。布达的最高处即为渔人城堡,是我们午后要去的游览景点。布达山上还有一座解放纪念碑,顶端是一个双手高举棕榈叶的女性青铜雕像。


回程时,游船靠右岸行,国会大厦近在眼前,建筑的精细结构清晰可见。结束多瑙河游船游览后,我们上了大巴。刚开动一会儿,河岸边出现了许多鞋子,材质和大小都不一样。陈导介绍这是为了纪念被德军杀害的犹太人。经查资料得知:1944年10月15日匈牙利箭十字党在德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当晚,大批犹太人被枪杀于链子桥和玛格丽特桥附近,纳粹惯例,剥鞋抛尸。2004年,匈牙利雕塑家制作了60双不同的铁鞋子,固定于屠杀地点,以示纪念。

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天主教圣殿

渔人城堡位于马提亚教堂里侧,是一座两层的白色建筑群,融合了新哥特、新罗马式以及匈牙利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面朝多瑙河和国会大厦,被评为匈牙利令人印象最深的杰出建筑群。尖顶的5个小圆塔和主塔尖之间以迴廊链接,充满童话色彩。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多瑙河,还可以俯瞰整个佩斯城。中世纪时,这里的渔民负责保卫这一段城墙,渔人城堡由此得名。建筑群里的七座堡头,代表古代七个马扎尔部落首领带领马扎尔民族攻城掠地创下伟业,和英雄广场的纪念碑遥相呼应,亦属国家传统教育。渔人城堡和马加什教堂的中间有一座匈牙利国王圣伊斯特万的铜绿雕像。其实就我的感觉而言,渔人城堡就是一个漂亮的适合观赏佩斯城的一个观景台,和城堡毫不相干。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总统府以前的名字叫格拉苏尔科维奇宫(Grassalkovich Palace),位于老城北部的霍佐沃广场。巴洛克式的格拉苏尔科维奇宫建于1760年,由匈牙利宫廷议会领袖格拉苏尔科维奇公爵下令兴建,陈导介绍说当时贵族们因为要从拥挤的老城中搬到较空旷而舒适的地方来,纷纷在老城周围兴建豪宅,这幢地处米哈尔城门外的巴洛克式宏伟宅第,就是其中之一。1996年重建后成为斯洛伐克总统府,后面漂亮的法国花园作公园对外开放。现在,这里是斯洛伐克总统居住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接待国外重要领导人和举行大型皇家宴会的地方。

城市中心不大,走马观花约两个小时,古典老城,温馨雅致。

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狭窄的步行街,色彩柔和的18世纪洛可可建筑,街边密集的小餐馆

老城位于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旧城区,保持中世纪城市原貌,古建筑保护完好。老城区的房子大多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漫步在老城方石铺就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富有创意的店铺招牌和街头雕塑。

老城广场

印象最深的是两座雕像。一座是坐落在市政厅广场,正处于法国大使馆前的拿破仑雕像。拿破仑头上戴着法式船型帽,身驱前倾,挽着双臂靠在一张长椅的椅背上,似乎在和游客聊天,一反常态,十分谦恭。另一座雕像是趴在下水道井口的维修工,面相憨厚,咧嘴傻笑。陈导说这雕像名为'工作中的男人'。我想,定是地下暗无天日苦不堪言委实熬不住,井外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生活真美好。

工作中的男人雕像

维也纳金色大厅听莫扎特乐团音乐会。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和出名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金色大厅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圣殿。我国的宋祖英、谭晶和钢琴演奏家郎朗先后在此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东方的艺术魅力。 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装饰精美、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耀下,到处金光闪闪。进场前,我有些担心自己穿着运动衣不够正式,结果发现听众中国人奇多,都是游客打扮,穿啥的都有。我们的座位在后排,70欧元。音乐会准时开始,指挥手势潇洒幽默,乐团演奏精彩,男女高音引吭高歌,引来听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数次谢幕,欲罢不能。说来惭愧,演奏的曲子只有开场的蓝色的多瑙河以及结尾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较熟悉,演奏过程中,几次昏昏欲睡,国内此时可是3点呀,这一天把我累惨啦!

斯特劳斯乐团演奏,音乐的盛典

20171001,美泉宫,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也是茜茜公主的最爱


美泉宫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是欧洲第二大宫殿。与霍夫堡宫并称为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室的冬、夏宫。我们团购买的是参观22个房间的普通票,游览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参观路线都已规划好,只要一步步按着路线参观即可,并在入口处可免费借中文讲解器,宫殿内部不容许拍照。

宫内有1400个房间,大多数是巴洛克式建筑(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重视雕琢的建筑风格)。特蕾西亚女皇是奥地利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女皇,宫殿长廊挂满哈布斯堡历代皇帝的肖像以及特蕾西亚女皇所生16个儿女的肖像画。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后来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少女时代的画像。优雅细致的笔调,把王朝当年的豪华盛景和奢丽气氛表达无遗。各房间和回廊拐角处装有各种式样的火炉,俄式的大火炉造型尤为奇特。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以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瓷器。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器摆设中,有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等。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大摆筵席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还陈列着几辆特蕾西亚女皇加冕大典时用过的绣金马车。在所参观的房间中,以下几个较有特色:10号女皇房间-------特蕾西亚的房间,装饰着子女们的绘画作品。11号玛丽安托瓦奈特房间-------特蕾西亚的小女儿玛丽安托瓦奈特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16号 明镜厅----------四面都是镜子的镜宫,这里曾是六岁的莫扎特首次为特蕾西亚演奏过钢琴的地方。21号大回廊 ------特蕾西亚举办豪华的大型宴会和召开各种会议的地方。

美泉宫最美的景致是它的后花园。该花园之瑰丽世间少见。巨大花坛严格对称,绿树墙篱修剪整齐,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从花园笔直走,经过海神喷泉和大片绿草地,即到达美泉宫的最高点凯旋门。这是一个早期的廊柱式建筑,中部是凯旋门拱。白色的凯旋门在红花绿草,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美得无以言表。高高的凯旋门,把花园美景一览无余,尽显特蕾西娅女王治下的奥地利王国的辉煌壮丽。

在城市中心公园的一角,有一座著名的小斯特劳斯的金色雕像,游人们争相与之合影。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斯特劳斯和爱德华·斯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并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圆舞曲之王'的称号是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们(例如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更为人所熟知。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小施这后浪够狠的,把他爹拍得踪影全无。他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还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斯特劳斯雕像


史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1997年,史蒂芬大教堂庆贺了它八百年诞辰的纪念。它那137米高的尖塔是继科隆大教堂之后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史蒂芬大教堂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墓穴。当年人们在废除史蒂芬墓地时,把成千上万个维也纳人的尸骨放置在此。此外,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还把自己的内脏放置在此。听陈导介绍时,颇有阴森之感,难怪有进此教堂不照相之说。

我们还观赏了金色大厅,皇家歌剧院,议会大厦和市政厅等几座著名建筑的外观。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建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