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故宫的全称是什么吗?

 轻风的起点 2017-11-16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如今“紫禁城里的日常”;一段120多分钟的演讲,让故宫“看门人”单霁翔以“有情怀的超级段子手”形象火遍网络;一本《故宫日历》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书桌上、手机里。


曾经,故宫是历史书本里的紫禁城,是宣传册上的著名旅游景点。


如今,它终于让人们注意到了它的全称——故宫博物院。它正在一步步接近中国博物馆最理想的样子。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将这句话中的主角换成“博物馆”,大概也同样成立。


从1682年世界上第一座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至今,全世界范围内众多优秀博物馆不断涌现。它们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收藏着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精彩的瞬间。



你或许领略过卢浮宫的美妙建筑和优秀的艺术收藏。卢浮宫能够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不仅得益于其丰富的馆藏,更因为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宝藏。


与之相比,故宫博物院所拥有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


     ▲故宫 太和殿


红墙绿瓦,雕梁画柱。俯仰之间,时空交错。当文物在其原生地展示时,它会和周围环境一起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听故事的观众也会被更深地触动。这是一种来自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天然力量。


正如单霁翔院长所说,故宫的太和殿只有挂上牌匾、楹联、宝座台、屏风和宝座,才有讲述故事的空间,人们才会联想到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是任何一件出现在玻璃柜中的文物,都无法单独完成的情感传递。



一个真正可以被称为博物馆的地方,应该是有活力而且有呼吸的。


在一座有生命力的现代博物馆中,所有的收藏都需要被梳理,和当下的时代进行对话,和不同的观众交流、产生火花。


     ▲如今作为书画馆的武英殿


作为拥有全中国最丰富馆藏的博物馆,故宫在过去几十年中除了在钟表馆和珍宝馆长期展出部分馆藏外,几乎很少举办过面向公众的大型展览。


直到2015年9月,一场名为“石渠宝笈”的展览火遍北京城,更将影响力扩展至年轻人当中。那段时间,如果你没有在故宫一路狂奔过,没有在武英殿和延禧宫外排队六小时以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


     ▲一度成为京城文艺盛事的石渠宝笈展


那次展览中领衔展览的《清明上河图》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故宫和公众之间的距离。


2017年的故宫开始持续放大招。先是和法国珠宝行业中历史最优秀的品牌之一——尚美巴黎CHAUMET联合举办了名为“尚之以琼华”珠宝艺术展。


     ▲“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


又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浴火重光”阿富汗历史珍藏,实现了世界不同文化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一次次对话,也让故宫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各类时尚媒体的页面上。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


去故宫看展渐渐成为一种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随后故宫又推出了四僧书画展、赵孟頫书画特展,更在午门展出了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千里江山”的展厅中,惊喜地出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的雕塑作品《踏雪寻梅》,实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



曾经古老的故宫正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走进现代社会,张开怀抱拥抱每一种文化,欢迎八方来客。



几年前,人们似乎总喜欢拿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比较,结束语也总是“看看人家”。所谓“人家”,主要说的是台北故宫推出的各类精美文创周边。


    撰稿:VC  |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