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照片】走近黄河路 . 走进梅福里……

 南街西巷 2017-11-16
2016-10-08 鲁鸣 阅读 40518一帘幽梦

  此篇文章发表后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朋友点击,点击率之高超出了之前想象和初衷,除了赞扬之外还有不少朋友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有的朋友还提供一些老照片及黄河路的相关文字资料。

同时该文发出之后还找到了不少老领居和好朋友,在此一起感谢关注和阅读此文的朋友。本文中又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欢迎大家指正并希望继续转发。

 

上海爱好老房子的人很多,拍老房子,写老房子的也很多,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如果你喜欢,真的应该去看一看,走一走,拍一拍;去寻找一些自己曾经生活过老房子或者与你有着记忆的地方,感受感受那份情怀。

国际饭店地处繁华的南京西路170号黄河路口,人民公园对面,是上海中心的地标位置。家就在国际饭店附近,从小在那里长大,国际饭店成了家的地域标志,只要人家一讲国际饭店接下来就会说"阿拉屋里就住在国际饭店边上"。
  以前被人们称为一座城市精彩生活最炫目的象征。五六十年代,上海人如果听到"请侬去国际饭店吃饭"是桩了不起的事情,上海有句老话形容某人的富有,就说"常常进出国际饭店",因为国际饭店已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一个生活层次的标志。
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就像很多上海的朋友说的一样,现在不管去什么地方,还是上海好,上海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对我来说,上海是小时候的味道,是特有人情的味道,是新里石库门的味道,是历史的味道,这里有很多儿时的记忆、儿时的梦想……

  从南京路国际饭店转弯就是黄河路了,趁国庆假期我们仨去了黄河路去了梅褔里.去看看老邻居.母亲最好的邻居.每到逢年过节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会去看望这位好邻居。
  黄河路是的一条很短路,听父辈们讲:旧上海时黄河路叫派克路,那条路上最有名的是黄河路头上国际饭店.福利公司.卡尔登大戏完(长江剧场)还有功德林和长江公㝢,每到夜晚卡尔登大戏院门口特别闹猛都是有钱人前来看戏的。

因为从小在这一带长大,所以有特殊的感情。

如今黄河路已是一条美食街,现在人气没有像以前那样旺,可能是停止了公款消费吧……

黄河路南京路口另一侧是工艺美术服务部,最早是叫福利公司专买儿童用品的,记得小时候常到这里来玩,文革当中被改为工艺美术服务部了,专卖各种毛主席纪念品的,记得我们时常在那里排队买毛主席纪念章,早晨很早起来去排队等开门买主席徽章,买多的时候兄弟俩还会在门口跟别人交换,在那时候叫调徽章。文革结束后改卖各类工艺品了,现在又在变了……

国际饭店的西饼屋现在可有点名气,以前叫国际饭店点心部专买各种糕点,以前过年时家里总要在那里订上一个蛋糕,增加节日的气氛也用招待客人,一般在小年夜母亲就让我去订好了。现在国际饭店西饼屋最有名的点心是金丝卷.银丝卷.蝴蝶酥等点心,银丝卷特别受青睐,有时路过会排队去买.每天这里有很多人在排队买西饼屋的点心。

  工艺品美术部边上就大光明电影院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流的电影院,它的音响效果特别好座椅也很舒服,儿童时期在那里看电影最多的影院,尤其寒暑假在那里看的特别多,(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古刹钟声)(小兵张嘎)等,暑假里去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是一种享受因为那里的冷气特棒,不看电影也会到里面售票大厅享受享受里面的冷气……。

国际饭店的另一边是体育俱乐部和北京翠文斋,北京翠文斋楼上就是这一带较有名气的凤阳路第二小学的教室,在下面购物的顾客经常可以听到上面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

  黄河路,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南苏州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只有700多米,走走也就一刻钟。1887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筑,当时取名"东台路"。1899年,整体划入上海公共租界。1904年,改名派克路(Park Road,有人翻"公园路",一记头,档次跌掉交关)。1943年,汪伪政权接收租界时,才改名"黄河路"。


这就是当年的长江剧场.是我们经常去看的电影的地方,有学校组织的也有自掏腰包买票的,当时没有零用钱所以经常在开场前在门口等几张跌价的电影票进去看,钱便宜5分少看一点也非常开心,这就是我们的童年时代真实写照。

这是长江剧场的前身是卡尔登大戏院(资料照片)现在长江剧场都已不存在了。

旧上海是有钱人时常光顾的地方和在那里看戏的地方,看名人演大戏的地方。


 

长江公寓黄河路头上最醒目的公寓楼,我们认识公寓楼就是就是从长江公寓开始的。

它有电梯.有独立的煤卫,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豪宅……

  童年时我们经常去那里玩,从这楼梯上到那楼梯下玩躲猫猫游戏,有时还会跑到搂顶大阳台玩玩,

放放风筝·看看梅福里·看看自己的家……

功德林傍就是牯岭废旧物资回收站,以前这里也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把废旧物资往这里送,小时侯我们也会把家废旧报纸和废铜烂铁送到这里卖掉换取几分钱当作零用钱,只要有旧的东西兄弟俩都会去卖,卖来的钱归自己,有时候把钱用去换两本小人书看看,这样在小书滩可以坐上一个下午看小书打发辰光,也会买点香烟牌子或者橡皮筋玩玩,所以都很积极的收旧的东西。现在那里一切都不存在了,只有从这张这资料片中寻回童年的梦喽……

长江公寓边上的凤阳路是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耍的地方,有时候还会爬到体育俱乐部后面窗囗上看上海游泳队训练和水球队打球……

  功德林素食餐厅在黄河路这一带小有名气,他们的素什锦.蜜汁烤夫等特别好吃.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总会叫我去炒只素什锦再买点烤夫回来招待客人。

 

功德林也是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的地方,门口两条斜梯是我们玩的最开心的地方,有时会把裤子都磨破回家还不敢想讲恐怕被父母亲骂,现在想想那时候我们真的都很玩皮,

  黄河路.凤阳路转角的黄河制药厂最早叫九福药厂文革中被改为黄河制药厂,现在也成了饭店了.以前厂门口堆放着许多药瓶和草绳草包,草绳曾经是凤二小学小朋友的最爱,找一根草绳跳长绳他们可以玩上一个上午。

记得知青上山下乡那岁月里附近的居民都到厂门口去拿草包草绳用来捆扎行李,可是现在再也找不到那时候的黄河药厂和药厂门口的草包草绳喽……

黄河路.凤阳路另一段是长江药房和福泰米店和酱油店,家中买米都是去这家粮店里买的,当时大米每百斤是16·4元秈米是14·3元,要是有好籼米和好的梗米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来.拿着购粮证和粮票在那里排上几个小时队才会买到,那时粮食是计划供应的不可能一下子买很多给你。(见图)一旦到了买山芋季节米店特别很热闹了,一年就供应一次山芋,城里的孩子特别喜欢,买回家就煮山芋汤或蒸山芋吃,味道好极了……。 照片:丁文汇供稿

这是同福里弄堂口的烟纸店,边上是凤阳路豆制品厂,有些人家会到这里弄点豆腐渣回去当菜,也是生活所逼。

童年时经常在那里玩往豆制品厂弄堂窜进去可以从同福跑出来,窜来窜去蛮好白相的……

走在黄河路听讲生意最好的还是小杨生煎和佳家汤包,一早就开始有人在那里排队……

从佳家汤包店门口的长队就可以看出他们家生意了.也许上海人早点喜欢吃汤包,也许是这家店的汤包特别好吃……所以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排队去买.

黄河路靠近北京路一段这里全部是饭店,最有名天华饭店……

黄河路北京路转弯口过去是个建材商店边上是长江理发店.那时候理发都在这家店理的,现在也早已没有了成了饭店和水果店了……

当时长江理发店就是这么个样子。

走着走着就到了梅福里.这里有太多的记忆,现在觉得弄堂口很小很乱,弄堂口另一半被违章建筑所占,似乎跟以前似乎不一样了喽……

但石库门弄堂风格依旧保持很好,外立面一点沒变,还是过去时的模样,对石库门弄堂仍然有着许多留恋……

弄堂对于上海人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虽然弄堂的样子都大同小异,

但每个弄堂都有不同的故事,穿梭其中,小辰光的日脚慢慢浮现~

  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慢慢地淡去。然而 随着生活的一日日枯燥的翻转,童年记忆再次显现,牢不可破地浮现在脑海里,突然感觉周围一切都变安静了。  

  

记忆中的梅福里弄堂口也有这样的小书摊,我们也 就是在这样的小书摊里换几本小书看看,可以坐上半天消耗一些时间,那个年代没有书可以读,在书摊看书也是父母亲比较放心的地方,省的你们到处去玩找不到人。

  对出生在弄堂里,在弄堂里成长的上海人来讲,弄堂是生活的一部分,许许多多的记忆都停留在那里,永远抹不掉。

步入弄堂感觉还是蛮干净的,以前四周墙壁是粉红色的,现在被涂成了深灰色的了,粉红色更阳光一点。 节假日里人也很少,不象我们小时候越是节假日越热闹。

这是4号大门和6号大门.4号和6号住的都是大户人家,大门从来不开的,小时候听大人讲里面住的是有钱人家,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大户人家喽……

其实当时梅福里还是居住着不少有钱人家,有不少被称为"资本家"也有许多知识分子。

  横弄堂童年时一直在那里玩,打排球、斗鸡、弹橡皮筋、飞香烟牌子等,有时候可以玩上一整天,记得台湾校园歌曲“童年”中两句歌词,“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是真实写照,吃饭也靠母亲叫.
到后来办“向阳院”每到晚上在这里放电视,许多居民早早就放好椅子抢占有利位置等待看电视.真是个快乐年代……

  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里,定格着梦幻的空间,珍藏着美好的想往,当皱纹布满了面孔,童年的歌,童年的诗,童年的笑容,童年的朋友,永远记忆在我们内心...聆听童年的记忆,充满了联想。

当时在横弄堂里白相斗鸡就是那种样子……

资料图片童年,

  童年时代滚圈圈就是这么个样子,一滚就好滚上几个小时,还会你追我赶呢……

看到这些情不止禁地想起童年生活,里弄里的玩要,一幕幕重现在眼前,那才是天真,快乐,无虑的目子呀!

横弄堂的垃圾桶小便池依旧没有改变,看上去还算干净……

  走过横弄堂再往里走就是后弄堂也就是24号了,24号是整条弄堂住户最多一幢房子号称是72家房客,,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也许闭上眼睛也能找到里面每个部位。
因为我们都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里有着太多记忆。小时候每天都会在家口搭上块汰衣裳板.搭成乒乓台打乒乓,乒乓板是中央商场买的二手货,兄弟俩合用,有时候还会为这块板发生争吵,乒乓球是等外品1角钱一只。向母亲要钱买的,也是兄弟俩合用一只,你拿去打了我就没了,童年的事永远难以忘记。

大门口也是最热闹地,尤其是夏天,每到傍晚用井水冲凉后坐在那里乘风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里曾经是我们家窗户,现在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窗户不再是从前的老式窗门了,天井也被堆放的乱七八糟。
  以前天井被我们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尤其是夏天到下午冲的干干净净,很凉爽搭上一个小方台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一起吃上母亲烧的菜,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那里我们兄弟倆种花养魚,母亲还养过鸡,放署假还会在这里下棋打牌·有时会邻居小朋友下四角大战。

兄弟俩还会利用署假到工地上找2根毛竹回来做鸟笼,自己养鸟寻找乐趣……

这是24号后门经常窜进窜出的地方……

  七十二家房客似的,一个水池家家都装了水表水龙头,早上和傍晚用水都要排队,

这是上海石库门房子真实写照。

夏天洗澡就这样在水龙头边上冲洗一下……

这是2楼住户家,门口这一点点的地方成了宝地,大家都往这里堆旧东西,这就是沪上小市民抢占公用地位一种陋习,在老房子里现在依然存在这样陋习,叫寸土必争……

22号门口这块空地是童年时常玩的地方,空地的那块墙上在"文革时期"画了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画,当时属于附近画的最好一幅巨大的毛主席像,是我们楼上的一位邻居画的。

对门是11号,

斜对门的13号……

梅福里的后弄堂,小时候就在这里玩,在这里长大,这是自家门口……

从自家晒台拍过去便是13、11、9号晒台那时放学经常会去那边晒台上玩……

24号晒台对面就是15号晒台,以前放学后经常会爬到屋顶上放风筝,玩上一下午,放风筝可以说是很好玩游戏,我们可以把它放到长江公寓,最远时放到人民公园上空,放着放着突然断线"逃遥"了,胸闷.几天风筝白做……

这边拍下去是107弄66号和68号……

转身来到107弄也叫(派克里)以前上学的时候必经之路,每天都会从那里经过,有时候还会从107弄窜进去转到梅福里,工作时也是从哪里窜,太熟悉了……

过去107弄对面也有这样一个老虎灶,家里经常会去那里泡水,记得1热水瓶只要1分钱,2分可以泡一铜吊了,泡开始任何经常是我去完成的。

107弄62号

107弄66号64号小时候在这块地方玩的最多最开心,在那里弹橡皮筋.打弹子在哪里渡过快乐的童年……
那时64号门口还有口井每到夏天就会在这里打井水,可以玩上一下午把井水全部吊干,呵好好玩哦,可是现在再也找不到那口井啦……

这里曾是红星纸合厂常会去那玩,母亲也曾在那里工作过,那时候我们很小母亲就带着我们上班,我们会厂门口捡些废硬纸板回来自己做做东西……

107弄70号……

107弄74号……

74号天井……

107弄76号……

76号二楼……

107弄76号窗依旧保留原有的老窗……

76号天井……

走着走着又到了平和里.平和里同样有着许多的记忆.小学在平和里.放学后也经常在那白相.母亲上班生产组也在那里,那里还有许多同学……

这是平和里以前是长江幼儿园.我们童年生活都从这里开始……
现在是长江居委会了……

平和里大弄堂出去就是郑丰泰南货店,家里南货都在这里买,凡事要去北京路上的商店买东西都从平和里窜出去的。平和里也是经常去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同学……

  平和里已经大变样.全部改造过了.已经看不到过去石库门建筑风格了……
哎……多好石库门弄堂建筑就此消失了,平和里啊平和里……

找到一张过去平和里的老照片……那时平和里的石库门风格房子,平和里属于上海滩比较好的石库门新式里弄,比梅福里好像还要好,遗憾的是老的平和里已经再也看不到了,全部改造成现在的模样。

平和里……

平和里……

平和里街面房子没有改造,这是街面房子后门仍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这是平和里的街面房子的后门,现在依然保存着原有的风格,看上去有点脏·乱。

走着走着来到原来的凤阳路344弄堂,那条弹格路弄堂早已不复存在了,以前读书上学上班都从这条弄堂走的,在走到路口依旧能看到应氏花园豪宅依旧保存完好,想走进去拍几张可是门口保安不让进,这能在外面随便拍了一张……

  从344弄走出去就凤阳路菜场,这里正在拆迁,看到还有一条“文革”时遗留下标语就把它拍了下来,
凤阳路菜场是最熟悉不过的地方,咱家的菜全部都是在这里买的,每天清晨母亲总会提着篮子去买菜,
由于母亲体弱所以每到一定时间我总会去菜场接她,帮她把一篮子的菜拎回来,如果家中有客人来吃饭她会买更多的菜,忙上一整天……

  这是凤阳路菜场对面的南货店如今依旧还在.生意还蛮好的。过去买好菜还会陪着
母亲在那里买点南货回家……

  凤阳路菜场另一边是新昌路,过去上学必经之路,后来上班也是从新昌路上走,每天骑着自行车沿着新昌路经黄陂路过了淮海路就到科学会堂了……

新昌路这段最著名的石库门房子要数祥康里了,多少年没有去了.依然保留着原来石库门的格调.记得以前上学路上总会在哪里停下和住在祥康里的同学再一起走到学校上课……

祥康里……

祥康里……

祥康里……

这张老照片是老同学提供给的,这是祥康里弄堂口的大饼油条豆浆店.早上生意特别好常常要排队才能吃到三件套的早点,在上班去的路上时常买一付大饼油条边走边吃.真是味道好极了。

从祥康里出来隔壁弄堂是懋德里.陪着我哥一起来到懋德里找他同学,在懋德里也有我们班上的同学,就这样拍了几张弄堂片子……

懋德里……

懋德里……

最后这张照片是以前新昌路南京西路口,应该还有记忆,一边是人民公园邮局那时家里的挂号信.汇款等信件一般都在这邮局进出的。另一边是杜六房熟食店在这一带属于比较有名的,记得该店最好吃是赤烧肉,还有夏天糟毛豆糟鸡爪,回家再弄一杯冰啤酒这真是一天下来最美的享受了。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非常值得的记忆,

非常难忘的故事……

一张张照片,

一段段即时,

一张张照片,

一个个话题,

我们曾经走过这里……

几多故事,几多记忆……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非常值得的记忆,

非常难忘的故事……


离开了老房子我们来到了陕西中路上用午餐随手拍下几张一起晒晒……


这家老周古玩店大概生意清淡,老周老板干脆在躺椅上抽烟待客了……

我不知道美女大广告前那位是谁?为啥天还不冷把头包严严实实的?.但觉得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比和反差感,才拍下了这张片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