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被忽略的政治强人——魏明帝

 茂林之家 2017-11-16

可能是祖父、父亲、叔叔、母亲,甚至是曾经的臣子们等都太有名了,而往往把这么一位大权独揽、政由己出的皇帝给忽略了。

在皇二代里比名气可能还没有刘禅(阿斗)知名度高;与其曾经的臣子司马懿相比也立刻被刷低存在感。但实际上,他是“三祖”(曹操、曹丕、曹睿并称为“三祖”)中唯一一个敢用、能用,并能hold的住司马懿的人。

史称【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汉末三国魏晋是个“以貌取人”的社会,俗话说相由心生,长的好不好是成为君主很重要的一项,当然如果有强权手腕,这点也是可以忽略的。但如果长的不好,又没有能力,那只能滚一边去了。

【孙盛曰: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

孙盛是个大嘴巴,但凡谁犯一点小失误总会把对方喷个底朝天,这次则出奇的没喷,而且赞许多过指责。后世对于孙盛的唧唧歪歪也嫌烦,比如裴松之就烦她【臣松之以为.....凡孙盛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如此者非一。嗟乎!后之学者将何取信哉?】 又如唐庚也烦他【孙氏(孙盛)之讥,所谓强生议论,甚无谓也。】说孙盛讥讽曹氏已经到了强词夺理、不知所谓,几乎是为讽而讽的程度。

陈寿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

三国时期被忽略的政治强人——魏明帝

曹睿

《三国志 吴书 诸葛瑾传》引裴松之评论【臣松之以为魏明帝一时明主,政自己出,孙权此论,竟为无徵】孙权得知曹丕去世,曹睿即位对诸葛亮说:“丕之於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因而得到了如上所载的裴松之的反驳。实际上,于史载,曹睿强于曹丕很多,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后面慢慢说明。甚至后世有人认为曹丕之所以能被立嗣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得益于他有个曹操非常喜欢的好儿子,经常被曹操带在身边[每朝宴会同,(明帝)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曹操识人善用,同样他也“识”自己的第三代,史载[魏书曰:(明)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

虽然裴松之的评论尚且可以算是“公允”,但其实说白了,他也是个蜀粉。但是不管如何,能被从来没怎么说过人好话的“大嘴”孙盛和蜀粉“裴松之”定义为“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明主”的魏明帝曹睿,作为皇帝,他算是非常合格了。

在王沈、孙盛、陈寿、裴松之,甚至到了晋朝君臣的眼里,魏明帝曹睿是集一个君王所必须具备的美与德于一身的真正的君王,他们对他的正面评价好不回避,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立场而故意诟病,可见曹睿在其优点上是让人无可诋毁的。

总的来说魏明帝有几个优点:

1、长的好。史称【帝容止可观】、【天姿秀出,立发垂地】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巧”,谁都知道他妈妈是那个被后世论为“洛神”的大美人,至今排名依然能入围前十古代美人之一。继承个十分之一的基因,想不是帅哥也难。他有大智慧,为什么用大智慧而不用聪明?因为仔细研究三国会发现曹睿“反应力”并不是很快,两个原因,一个是性格原因,史称[沉毅];另一个是[口吃]而[少言]。语言缺陷导致他有意见也无法立刻口若悬河的说出来,从性格来说他是那种对事需要经过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结论的人。

魏明帝曹睿其实也是很聪明的,如果我们经常说记忆力强也是聪明的一个表现的话,那么史称[性特强识......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他看见了,听见了,不一定会说出来,而是默默记在心里。这也导致了他另外一个说不清该是优点还是缺点的特点“隐忍”。史载了一些事情出于他的“隐忍”而出“阴招”的事件。明帝纳直言,宽容,但不代表他没有心计,一根筋。他是一个非常有脑子的人,虽然年轻,但手段老辣,这也是终其之世,司马懿没人任何出手的机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大权独揽,政由己出,对大事决策沉毅果断。

曹睿在即位7个月后做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动。他并不满意文帝曹丕给他做的人事安排,而重新安排以钟繇为太傅,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兼录尚书台事,司马懿为骠骑将军。乍一看这次调动也没什么,很普通,实则不然。这次调动非比寻常,是魏明帝曹睿为了实现“政由己出”这一目标而走出的第一步棋。

曹丕临终前为他安排的四大辅佐之臣在曹丕看来是非常合理而完美的,但在曹睿眼里那是妨碍他“大权独揽”安排,他必须推翻,他不打算被曹丕和其四人摆布。这是曹丕死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当然这不能怪曹丕,要怪只能怪曹睿的手段远非曹丕所能想象到的。嘛,这么说来,也怪他太不了解自己儿子了。先来看看这四位辅佐大臣【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将军、将军、将军、将军,全是“将军”,谁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以“军政”大臣身份辅佐曹睿,曹睿不就是个放在“摇篮”里任其摆布的婴儿了吗?曹睿当然不满意,而且也不可能接受。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先拿各位将军“开刀”,该架空的架空,让他们放下“军职”去负责“行政”;不能放下的则调离京城,离远点。

但这事不能做的太明显,如果仅仅是调换了四位辅佐大臣那么就太明显了,因而华歆、王朗、钟繇三位开国元老也就成了这次计划中的“陪衬”,而实际真正的目标却依然是那四位。

先说陈群。陈群由镇军大将军调任为司空。在品级上来说是晋升了,但是镇军大将军是有“兵权”的,而三公只是在朝廷里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皇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手无兵权,说话不牢”,说白了就是个摆设。

司空,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就是个建设部部长,和军权八竿子打不着了。“录尚书台事”【《艺文类聚》载应劭汉官仪曰:章帝诏曰:司空牟融。典职六年。勤劳不怠。其以融为太尉。录尚书。又曰:诸公录尚书事。古制也。王肃解尚书纳于大麓曰:尧纳舜于尊显之官。使大录万机之政。】所以,这也是个闲职,总管百官,参政而已。

实则陈群是被架空了,这架的还不是一点点的空,是很空。不仅被夺去了军权,实际上连处理政务这个本职工作也基本被剥夺。按史载,实际处理政务的是明帝本人,而非陈群。这样一来,陈群的在朝中的分量就轻了许多,不仅军事上你没有插嘴的份了,连政务上插嘴的机会都少了许多。

从性格、手段来看,陈群是这四个人里最柔最弱的一个,因此放在身边并无大碍,并且在做了如此重大的改变之后必然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调走了其他人,而放个最好对付的人在身边也算保留了先帝曹丕的一点遗制,对内对外都好说,还算给曹丕留了那么一点面子。又可以大展拳脚放开手做事,又不给先帝一帮子老臣以话柄,实在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用心可见深邃。

顺便说一说陈群在曹睿身边,不仅没有太过参与政事,反倒被曹睿当枪杆子使了一回。史载【时司空陈群录尚书事,帝初亲万机,质以辅弼大臣,安危之本,对帝盛称“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帝甚纳之。】这是明帝太和四年吴质对明帝说的话。

这时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也调回了中央。吴质这个人是极其会见风使舵的,小聪明有,但没有大智慧。这时的吴质看出了司马懿在曹睿时代得势,因而想结好司马懿(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吴质并非司马懿一党,这个有空再说。),于是诋毁了陈群,而明帝曹睿表面上采纳了吴质的纳言,实际上反手就给了吴质一个闷棍子。

史载【明日,有切诏以督责群,而天下以司空不如长文,即群,言无实也。】(PS,这句本身是有错误的。陈群为司空,字长文。怀疑是“司马不如长文”可能是衍文。)

明帝曹睿在听到吴质纳言后就把吴质的话在朝廷上公开了,而因此当着众人的面责备陈群。这显然是吴质的“诬陷”,大家都是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是“诋毁”,因而只能以“言无实也”(言不符合实际)来结束,而吴质则成了众矢之的。明帝也没把陈群怎么样,倒是诋毁陈群的吴质这年夏天突然死了,死后立刻被加上了一个“丑侯”的恶谥。

吴质这巴掌没打到陈群,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就是史称曹睿[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曹睿是不好骗的,他能辨别真假,杜绝谗言和大臣间的互相诋毁。而且还能反手治谗言的大臣,吴质的失败就在于他把明帝曹睿当成了文帝曹丕。

三国时期被忽略的政治强人——魏明帝

曹睿

曹魏时期的高级文臣将相和东汉所有不同,稍有改变,其最高一级为大司马,其次大将军、太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征东(南、西、北)大将军。再往下为四征、四方将军(前、左、右、后将军,虽同级,但四人之间稍有一点点不同,按从大往小如前面排列)、四镇将军(镇东、南、西、北,并列)、四安将军(安东、南、西、北并列).....很多有空在《三国兵制》详解。

曹休由征东大将军升迁为大司马,曹真由中军大将军升迁为大将军,两人一连跳了好几级,曹休直接升到顶,曹真则总统天下兵。一下子反超了本是中军大将军的曹真。

1、加强曹氏中央集权大司马:【韦昭辩释名曰:大司马。司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

大将军:【原杜氏《通典》曰:大将军战国时官也,楚怀王与秦战,秦败楚,掳其大将军。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武帝又置。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汉末犹在三公上,魏黄初中又有上大将军,以曹真为之。】大将军,各朝各代高低等级都不相同。

明帝太和元年,也就是这会儿,大将军曹真显然是在太尉华歆之上。而到了明帝青龙二年,司马懿以大将军升迁为太尉。由此可见,在曹睿执政年间,大将军先是在三公之上;后又在三公之下。(这也可以看出曹睿在刻意控制着司马氏的权利,以至于实权上不能让其超过曹氏本族)“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曹休是曹氏本族,十几岁就跟着曹操打天下了,曹魏的元老,更是血浓于水的关系。

虎豹骑:曹休、曹真都统率过虎豹骑,可见这两人是深得曹操信任的。之前统率虎豹骑的曹仁的弟弟曹纯,按记载,在曹纯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曹操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人,而不得不自己统率了一段时间虎豹骑【《魏书》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遂不选。】虎豹骑的统率不仅需要骁勇善战,更重要的是对曹氏的忠诚。究其原因,不得不说明一下虎豹骑的性质。

三国时期被忽略的政治强人——魏明帝

曹睿

1、统领过虎豹骑的案史料记载仅曹纯、曹真、曹休三人,而无夏侯氏,更没有所谓的“八虎骑”之说。这里清朝人姜宸英解释的是正确的:【纯、真、休皆将虎豹骑,以宿卫精兵,非亲子弟不可也。】清人赵一清附议这种说法。如果单纯的把虎豹骑当做一支精锐的“作战部队”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何“非亲子弟不可也”。事实上,案史料记载来看,虎豹骑不仅仅参与南征北战,同时也更多的承担了曹操的“宿卫”工作,负责这个工作不仅需是其最信任的人担任,而且必须是“姓曹”的自家人。没有任何史料显示夏侯氏有担任过这项任务。如果说羽林军是皇帝的宿卫,那么虎豹骑则是曹操的护卫,属于曹氏自己的警备军。虎豹骑在担任宿卫的同时,也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并不能因为虎豹骑有一部分宿卫的成份,就认为它仅仅是宿卫。

这点和南北军类似,虽然南北军在两宫之中,负责京城内的治安,但若需要依然可以随皇帝或将领出征。如《三国志·张郃传》【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这是南北军以京城警备军身份随军出征的记载,亦是武卫、虎贲以羽林军、皇帝宿卫的身份随军出征,临时改护卫将领的记载。

《史说略·汉南北军两宫卫考》云:【两宫之地,一东一西,不相连属。两宫之中有御道,道之左右有九市。】

九市:案《汉书·东方朔传》【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和班固的《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列隧分】来看,就是古代买卖货物的场所。

两宫:汉以太后和皇帝居所称为两宫;又以太子居所为“东宫”即东宫(太子宫)和上台的合称。

洛阳(东京)城内亦有南北宫,相隔七里。东观在南宫,白虎观在北宫。尚书闼在南宫,尚方在北宫。两宫各有卫士主之。尚书省在神仙门内,太尉、司徒、司空府开阳城门内。又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殿。五营(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校尉、前、左、右、后将军府皆在城中。

2、虎豹骑虽然负责宿卫工作,但依然从征《三国志 曹纯传》【督虎豹骑从围南皮】;《三国志 曹休传》【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三国志 曹真传》【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有人说虎豹骑是曹操的宿卫,那么就不可能从征。按上面三个记载这显然也是错误的,事实上说白了,曹操有两支“宿卫军”,一是上面所说的虎豹骑。但虎豹骑是极其精锐铁骑部队,只负责曹操的安全显然太浪费了,【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曹纯、曹休、曹真负责各地征伐的时候显然也是带着这只精兵的,那么这时曹操的宿卫是谁负责呢?这就第二个宿卫军——许褚的武卫。

《三国志 许褚传》【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很显然,真正“不离左右”的宿卫军是许褚所统领的这一支,而虎豹骑没事的时候兼任宿卫,有出征任务的时候作为征伐部队从征。

但是关于“虎豹骑”的记载非常少,仅出现在《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的曹纯、曹休、曹真三人传记中。个人推测,曹操死后、曹丕称帝,虎豹骑被编入了武卫、虎贲这类中军之中或屯兵京城内的南北军之中,因而消失于历史记载中。

曹真:《魏略》说曹真虽然本姓秦,兴平末年,曹操被袁术的人追击,逃进了秦伯南(曹真亲生父亲)家。这时追兵来了,问:“曹操是谁?”,秦伯南说:“我就是”,于是秦伯南就被追兵杀了。从此曹真就作为曹操的养子被领养了。另一种是《魏书》的说法:说曹真的亲生父亲叫秦邵,秦邵忠诚又有才智,非常得曹操的喜爱,初平年间,他跟随曹操募兵。这时豫州刺史黄琬想杀害曹操,曹操避开了而秦邵却被杀害了。

《三国志 魏书 曹真传》本传采用了《魏书》的一部分说法。但是案《后汉书 黄琬传》和《后汉书 献帝纪》来看,黄琬是中平年间任豫州刺史的,到了初平三年就被李傕杀了。又说,曹真后封为邵陵侯,按《晋书·地理志》来看,邵陵本为“召陵”,夏侯惇曾经“徙屯召陵”。晋朝时才改“邵陵”属颍川郡。

个人认为,《魏略》、《魏书》各有错对,曹真本姓秦,似乎是不需要质疑了。而其父可能名邵字伯南,至于一个说是兴平末年(195年),一个说初平中(约192年)(或中平六年(189)九月前黄琬为豫州刺史)时间相差太大。《后汉书 黄琬传》【中平初,为豫州牧,政绩为天下表。及董卓秉政,以琬为名臣,征为司徒(中平六年九月)。】《资治通鉴》【中平五年,三月...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可见《魏书》说法也不准确,若没有第二个黄琬,名字也没有写错的话,那么黄琬为豫州牧,而非刺史,其任职时间是中平五年到中平六年九月。中平五年八月曹操任职西原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见《资治通鉴》),直到中平六年十二月,董卓入京称霸朝廷,曹操才从洛阳出逃,往东过中牟到陈留。中牟(属司隶河南尹)、陈留(属兖州)均不属于豫州。其次,黄琬为名臣,政绩更是名闻天下,是董卓都要拉拢的德高望重的人,且事后与王允共同谋划诛董卓。这么一个人好好的杀曹操干什么?从中平元年(184年)到初平三年(192年),外有黄巾,内有董卓,他该干的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而非杀曹操。况且,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黄琬与曹操有什么恩怨。因此《魏书》于时间、地点、理由三点来看都是不符其实的。

而《魏略》的兴平末年(兴平就两年,兴平元年和兴平二年)也没有过硬的曹操与袁术交兵的记载。唯一的一点交集是在兴平二年(也可以说是兴平末年),十月前,曹操围攻雍丘,张邈向袁术求救,而袁术救兵还没到,张邈就被其部下杀了。那么,袁术的救兵是否是所说的“部党”,亦或是张邈、张超本身即为袁术“部党”?(部党:朋党;徒党。《后汉书·党锢传序》:【“牢修因上书诬告 膺(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为何不直接说是张邈、张超,而写“袁术部党”?个人认为鱼豢并非是要为曹操避讳其协助袁绍杀了张邈、张超的事实,而是“口述”这件事的人,也就是《魏略》里所说的“或云”(或:某人,有的人。)也并非了解实情。

根据《魏书》、《魏略》的相互对比来看,个人认为《魏略》的可信度稍大一些。至少在这个时间点上能找到为其佐证的一丝证据;其次袁术与曹操后来因为袁绍而生怨,更因为袁术一直做着皇帝梦被曹操诟病,也是事实。时间、地点、理由似乎都有。

无论如何曹真已然真正成为了曹氏一员,并且论军事能力、个人武力,曹真可能更强于曹休,从曹操令曹真领他宝贝的虎豹骑可以看出,曹操对曹真更是异常信任。黄初三年曹丕三路伐吴,曹真与张郃军更是支援夏侯尚围攻江陵而使其本身是场败仗的伐吴之战有了少许可圈可点的战绩。这两位可以说是曹魏后期仅剩的入的了朝廷,上的了战场的曹氏元老了,曹睿不仅委其重任,让他们共同掌握曹魏的兵权,并且极其善待二位元老的后代,曹肇、曹爽都是极得明帝之宠的二代。

三国时期被忽略的政治强人——魏明帝

曹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