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小时能秒秒紧张的电影真不多

 ljnljnljn123 2017-11-17

恐怖袭击,今天,这四个字已成为全球梦魇。


仅仅这两个月,我们听到的,就包括但不限于:伦敦地铁爆炸袭击、基辅爆炸袭击、加拿大埃德蒙顿恐怖袭击、纽约曼哈顿卡车撞人袭击事件.....


巧合,今天凌晨,有部新片应景上映。


它改编自2013年波士顿炸弹案——


2013年4月15日,第117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比赛如期进行。赛程尾声,两颗炸弹在终点线附近连环引爆。事件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一名遇难者为中国籍留学生——吕令子。



听上去,三人并不是一个多“震撼”的数字,但,为了缉拿凶手,美国东北部最大城市波士顿实施封锁全城,不仅限于飞机,铁路,所有波士顿人在规定时间内不得外出。


这是平时的波士顿。



这是当时的波士顿。



这是美国人小题大做吗?


听完一二,你也许就明白了——


恐袭波士顿

Patriots Day



看到海报上那行小字吗——


2017唯一真实国际反恐高口碑巨制。


是不是唯一,Sir不敢打包票,但高口碑毫无疑问——豆瓣8.0、烂番茄新鲜度80%


更主要是——真实


你很难说它拍得多么深刻或者灵气,但电影的每一点,都精准地踩对节奏,成熟的技巧又与事实血肉相连,彰显出单纯而扎实的情感力量。


坦白讲,这种力量,在今天中国商业片中,几乎绝迹。


故事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哗众取宠。


波士顿探员汤米(马克·沃尔伯格 饰),因为某些非能力原因,被降职了。


这天,他去追一个区区家暴恶汉。


轻而易举?


才不是。


破门而入的时候,他因为太过激动,抬腿过高,闪了胯。



回家太晚,等来的是妻子的慰问?


才不是。


睡得正香的妻子烦躁地把他赶到客厅,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想说。


正派如此“窝囊”,反派呢?


也像人。


在一般的影视作品,反派应该长这个德行。



或酷或丑,或暴躁或冷酷,不是冷面杀手,就是一天到晚对天鸣枪的狂徒。


焦哈尔(亚历克斯·沃尔夫 饰)完全不同:


20岁,乍一看,他跟我们今天的大学在校生没什么两样:上车就询问有没有iPod接口;电脑备着几十G成人电影。


你看,他早上起床,也是一边牛奶麦片,一边看视频。



唯一不同的,是他看的东西。


拉近一点。


看什么?看炸弹制作教程



从这正反双方的人物设定,导演彼得·博格已清晰表明态度,他要的不是戏剧,更不是传奇,他要的,是这场恐怖袭击中,每一个被裹挟其中的人,最真实的状态。


因为忠实还原,才是对亲历者、遇难者最大的尊重。


因为真实,才能让人相信。


主角在勘察破案现场时,来到酒吧,会忍不住吹上一口,解压。


回到家里,面对纷纷咨询的亲朋好友,他暴怒地把他们一个个赶出家门。


他太愤怒了,而这种愤怒里,其实掺杂着怕。



谁不怕呢?


包括反派。


他们就不怕死?


火拼时,手里的打火机老是点不着,是风太大吗?还是因为手在抖?


这些细节,绝非杜撰。


据当年目击者称——


当时,另一名嫌犯焦哈尔看见他的哥哥中枪倒地了,不仅没有上去搀扶,反而立即跳上车打算逃跑。没过几秒钟,车子启动了,焦哈尔开车向西疾驰而去,途中还轧过了躺在地上的哥哥(塔梅尔兰)。


但又是什么,让我们赢了。


Sir再跟你们说两个人


一个是无名无姓的警察。


爆炸刚刚发生时,由于要收集爆炸证据,遇难者之一,小孩马丁的尸体不能移动,得一直躺在那。


慌乱的救援行动开展着,一名警员自愿留下来,那是他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哪也不去。


救援行动结束,街道封锁,只剩下他矗立在街道。


面前是爆炸留下的一片狼藉,还有罩在白色裹尸布下,8岁的马丁。



他就那么站在那里。


直到太阳西下,救护车终于来收敛孩子的尸体。


警员低头看了一眼,然后——


敬礼。



救护车远去,所经之处,所有警员都停下,敬礼。



另一个,叫孟盾。


对,是个中国人。


这可能是近年好莱坞最为我们长脸的中国人。

他27岁,四川人,留美创业。


爆炸后第三天,他连人带车被恐怖分子劫持,危急时刻,孟盾抓住机会,成功从枪口逃脱,并协助警察定位车辆位置,成功牵制住两名嫌犯。


他的勇敢不仅挽救了自己,还扭转整个局势,阻止另一场更大恐怖袭击的发生。


他也是真实存在的。


左为演员欧阳万成;右为人物原型孟盾


事实上,爆炸案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孟盾都拒绝公布姓名。他说——


“我只是一个幸运逃脱的人,我不是英雄。”


看出来没,导演几乎抛弃了好莱坞惯用的英雄主义叙事,取而代之的,是更宽广的平民格局。


因为平民对信念的坚定与履行,才是这场战争能够胜利的决定因素。


也许你发现了,《恐袭波士顿》就是一部美国主旋律。


但,主旋律有错吗?


在Sir看来,任何成功的主流电影,本质上,就是主旋律。


乌尔善有句话说得好——


主流的娱乐电影应该是公共价值取向的表达,它不断地强化人类永恒的信念和积极的价值观。公众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始终是让整个群体产生信念感。


那为什么今天中国的主旋律几乎都不招人待见。


以成功的《战狼2》为例,Sir当然认可它在类型上做出的改良,但我们也不忽视,当它在表达情感时,仍犯了国产主旋律电影一贯的毛病。


他太把英雄当成英雄,而把平民、反派,当成棋子。


当一种高大跟另一种高大站在一起,高大不仅不高大,甚至,还(显得)矮小,虚假了。


而《恐袭波士顿》的珍贵在于,它没有回避一个人的怕,但也展现了人之为人的信。


这种信不仅是能力、职业赋予你的。


Sir实在太喜欢它另一款海报。


它长这样——



乍一看,是数根不同颜色的鞋带。


这是因为该恐怖袭击发生于马拉松比赛期间,而该恐怖袭击,造成最大面积伤害,是大量人被迫截肢。


你再多看几眼——


其实是一面破损的星条旗。


它不仅象征着这是一场恐怖袭击造成的国家之殇,同时也坚定传递出,这是来于民众,又聚于民众的信念凝结。


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最后的高潮戏,一个典型的英雄、大人物都没有。


有的只是一帮默默坚守的普通人。


为什么?


今天,极端主义正在向世界的青年人蔓延。


下面几本杂志封面,排版巧妙、装帧精美。



《国家地理》杂志?


它们其实是ISIS臭名昭著的官方电子杂志《达比格》。


刊中极具煽动性的宣传内容,正引诱更多迷惘的年轻人走向歧途。


相关数据显示,凭这些基本杂志的宣传,ISIS从74个国家中至少发展了12,000名“战士”


这些“战士”可能就在你身边。


维基百科统计,截至11月15日,2017年全球范围共发生1346起恐怖袭击事件


伤亡人数,抱歉,Sir数不过来……



在《恐袭波士顿》最后,面对镜头的孟盾这样说。


永远充满希望

坚信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



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


如果你冷静去想,你会发现,世界太多的痛苦没能换来慰藉,太多的正义难以伸张,太多的惨剧,让答案模糊。


但他又用了一个词——坚信(Be Confident)


坚信来自哪里?


来自《恐袭波士顿》背后,那些现实与影像交织的信念。


来自波士顿幸存者帕特里克、杰西卡夫妇。



来自波士顿老警长杰夫·普格利泽。



来自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坚定的与同行人肩并肩。

 

如果你没时间看完一整部电影,Sir建议你可以看看这段视频——


| 时长:2分07秒 |


即使我们身处困境,我们依旧要对未来抱有信心。


有信心我们就会有勇气,有勇气我们就能冲破南墙。


抵达未来,#我对你有信心#



在事业、学习、爱情,前行的道路上,金钱不必成为你最大的困难。



很多事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到达终点。



尊重每一个梦想,尊重每一份改善生活的期盼。


给每一个名字信任。


每一个孩子,都该叫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