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中总有抉择的瞬间

 咖啡时间 2017-11-17




上海阿姨故事是我写得比较顺手的一类题材,王自梅、赵梦茹、《宜家》,这一类故事,是我前二十年的生活点滴积累,也是我真的很爱那些有血有肉的上海阿姨的一种表现


《一步之遥》是完全另一种风格。脱离了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其实讨论的是一个比较深的社会问题


写这个故事的触发点,是法学院第一年时上criminal。案例书上有一篇文章,讲那些罪犯和他们的家人,看完后对一句话印象很深——很多罪犯的家人,是在他们出狱后才离开他们的。禁不住会想:这是为什么呢?


《一步之遥》整篇的节奏我自己都比较满意,但如果选最满意的一个角色一句话,我心头好是吴辛的那句:“人啊,就是要有些盼头。以前我在牢里,你妈有盼头;后来我出来了,你妈跟着一个劳改犯,就没盼头了,对不对?”

应不应该给那些犯过错的人一些盼头呢?应不应该给他们的家人一些盼头和可能呢?


吴观十五岁那年退学了,变成小混混跟老大们混街头。十五岁以前呢?老爸进了大牢,老妈跟人跑了,只剩下一个瞎了一只眼睛的爷爷。三岁的时候,第一次跟老妈进监狱看到了爸爸,所以他对监狱感觉很亲切。其他孩子围着他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杀人犯的儿子叫吴观,长大以后牢底坐穿。”


吴观的人生有盼头么?还是其实从一出生就被设定好了呢?


吴辛又有没有盼头?


《无间道》里的台词:“我想做个好人。”“你跟法官去说吧。”出狱之后,他是不是真的有机会仍旧做个好人?罪犯重犯的概率那么高,是不是因为他们做错过事,社会就此遗弃他们,而让他们再也没有盼头了呢?



但是不是圣母就能解决问题天下太平了呢?

今年暑假参观监狱,见了很多杀人犯。每一个人开口都是:“某年某月某日,我杀了某某,我忏悔。”但真的有忏悔么?还是例行公事呢?


有一个小哥,16岁时候把邻居杀掉了。现在在监狱里参加了篮球队,代表监狱出去比赛。再过两年,就可以假释了,最后湖人队的老板给了他一个工作机会。


从小哥的角度,确实是一个感人的改过自新的故事。但作为看客,我内心OS:啊?就这样?


死人不会说话了。一个妻子没有丈夫了,孩子没有父亲了,他们的生活也在继续,但没有人看见了。


Death Roll里关着500个死刑犯,500个人手上有3500多条命,平均每人杀7个。所以死刑应该不应该废除?


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我最喜欢《信》。哥哥在替老妇人搬家时,一时鬼迷心窍,动手杀了人。被抓入狱后,弟弟开始了无止尽的痛苦生活。“杀人犯弟弟”,五个字像烙印一样印在他身上,本来近在眼前的高考、大学、白领工作,一夜之间离他而去。


搬家,做辛苦的蓝领工作,隐姓埋名。但无论何时,“杀人犯弟弟”这个身份像幽灵一样在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关卡纠缠他,让他前功尽弃。故事的的最后,弟弟改头换面,娶妻生子,在大公司熬成了经理,但是,一次家庭背景调查,又让这个幽灵翻了出来。


弟弟跟社长说:这太不公平,真的不公平。

社长说:是的,站在你的角度是不公平。但是,这本来就是社会惩罚犯罪的一部分。


那个幽灵这样侵害着弟弟的生活,以致于弟弟那样憎恨哥哥。二十年来,从来没有给哥哥回过一封信。幽闭在监狱里的日日夜夜,哥哥都期盼着一封来自亲人的信,但没有一次收到过。


社长说:这就是法律之外,社会给他的惩罚。也是让所有其他人知道,不要犯罪。


我们为什么要惩罚犯罪呢?惩罚、隔离、教育、警示。


太容易得到一个重新开始,惩罚和警示有没有达到?如果没有重新开始,一次错误就要决定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一生么?


这笔账,怎么都轧不平。没有一个正确答案,这就是文科有趣的地方。



给主角起名叫“吴观”,因为有些人与我们无关。他在我们视线之外。


一步之遥,他到底要不要踏进自己的宿命?第一次发完小说,有读者留言:博一下!我说:这不是博一下,这是一步踏入了犯罪的深渊。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公平。为什么有公子这种讨厌的人?他搞房地产的爸爸手上没有用其它形式沾过人血么?为什么莫希玩弄吴观的感情?为什么贫富差距那么大?为什么自己只能跟二厨这种人为伍?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抉择,不是通过理性做的。这和一个人的金钱、地位没有关系,总会有这样的一个一步之遥。


要不要出卖朋友?要不要用良心换荣华富贵?要不要为了现实的生存放弃理想?要不要给自己的亲人安乐死?要不要做这件事情?要还是不要?很痛苦的选择。脑袋没有办法给我们答案。做出选择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我到底是高贵还是卑贱?勇敢还是懦弱?这场检测没有别人知道,只是自己给自己的交待。


莫希起名叫“莫希”,因为有些人莫要希望。


莫希我的设定是某人的二奶。房子、钱和孩子都有了,女人梦想的开个咖啡馆也实现了,但人生就圆满了么?


吴观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年轻、帅、有趣、没钱没势,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活调剂。感情是真实的,有一点心动,一点重回恋爱的雀跃,一点青春和激情。但他不应该侵入自己正常的生活。


我们规划着自己的平行人生,在这段里,扮演的是这个角色;在另一段里,可以演完全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但最怕的是什么?是原来以为的平行线开始有交集。


当吴观找上门的时候,莫希的愤怒是真实的。他毁了她精心勾勒的人生,恋爱的雀跃怎么抵得过现实的房子和饭票?


莫希辜负了吴观,但谁辜负了莫希呢?


图片来自lofter




继续给自己第一本小说集打个广告

——《人间故事》,有漏皆苦,而人间有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