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访谈 | 听运营管理专家解说当下农贸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昵称47966077 2017-11-17

       当下农贸市场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做好农贸市场运营管理工作?带着这些疑问,小编有幸采访了一鸿市场研究中心运营管理专家唐连锋经理,以其多年的从业经验和细致入微的解说,令小编收获满满。

 

采访主题:农贸市场运营管理的挑战和机遇

采访嘉宾:

唐连锋

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运营管理专家

农贸市场行业高级管理员

 

       一鸿君:唐经理您好!您从事农贸行业多年,您觉得现在农贸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随着国家鼓励全民创业,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进入了农贸市场行业,生鲜超市与门店遍地生根,激烈的竞争环境将成为农贸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现在农贸行业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基础环境不容乐观,生鲜门店和生鲜超市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农贸市场的顾客。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一鸿君:您觉得提高农贸市场竞争力有哪些方法?

 

       答: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前期规划很重要。很多市场主办方对市场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很多农贸市场开起来了,却没有竞争力。

 

       其实,一个市场的筹建,需要专业的选址调研、数据采集、项目定位,才能预估市场筹建的规模,不会造成市场规模偏大或偏小,而影响经济效益。还有业态配比、产品结构、老百姓的需求调查等等都不容小觑。

 

       项目的前期规划,是市场后期良性运营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其二是专业的招商选商,这也是赢得持久竞争力和效益,需要在源头上把控的关键点。商户的选择要有多项考核,包括从业经验、人员素质、品牌农产品、采购方式等等。

 

       很多市场方在招商方面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谁先来先租给谁”,甚至有些市场方“看谁租金高就租给谁”,导致优质商户进不来,也间接导致市场菜价变高,顾客流失,市场萎缩。

 

       一鸿君:您觉得小菜场对农贸市场形成的竞争危机可以化解吗?

 

        答:从两个层面来讲这个问题:

 

       一是,市场本身需要练内功。市场需要从商品品质、价格优势、业态组合、食品安全、购物体验等多方面改善更加利于市场经营的模式,让消费者回流。

 

       二是,需要政府支持。正规农贸市场作为政府“菜篮子工程”的承载者,其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措施需要得到凸显和落实。比如,农贸市场周边100-2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小菜场,应该落实到位。而且,对于野蛮生长的生鲜小门店的工商审批和监督要严格把控,为市场发展创建公平竞争的平台。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如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效果明显,市场卫生环境、食品安全、食品溯源、电子小票、售后服务等都进行了升级和完善,这是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当然,这也要求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尽量选择正规农贸市场买菜,毕竟在小菜场买菜出了问题,很难找到说法。

 

       一鸿君:听说您手头上管理过好几个农贸市场,您是如何理解农贸市场管理的?

 

       答: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是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市场管理方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消费者和参差不齐的商户。处理好各方关系是管理的关键。

 

       拿商户来说,商户来自五湖四海,准入门槛低,人员成分复杂,他们大多数可以说是靠一个摊位养家糊口的。拿顾客来说,有些时候会遇到客户投诉,甚至是恶意投诉。

 

       市场管理其实就是要处理好商家与顾客、商家与商家、管理者与商家等各类错综复杂的关系,关系处理好了,管理也就到位了。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一鸿君:您觉得市场管理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答:管理者不仅要有市场经验、有应变能力,更重要的素质是耐心、责任心和执行力,能做到公平公正。每一个市场管理员既要兼顾本职又要能随时上阵,解决市场里出现的任何情况,例如食品安全专管员做好检测工作的同时,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求随时待命,转换角色。

 

       综合管理素质、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是每一个市场管理者都要具备的。另外,管理人员和商户之间不能有利益关系,商户执行层面的事情一定要落实到位,团队要协作紧密,对于一些不良商家要有强制管理措施,严格按规章条例办事,如此才能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碰到顾客投诉,处理要及时,特别是恶意投诉的处理方式一定要有智慧,会安抚,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和协调能力。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一鸿君:如此高的素质要求,人才培养和引入成本是否比较高?

 

       答:现阶段的市场管理经营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缺乏,真正懂行的人才太少了,我们需要一套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出一批想管、能管、会管的人才,将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科学规范管理。

 

       培养一名专业的农贸管理人员,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除了人才培养,我们也招聘有相关经验的市场管理者,例如一些有生鲜和商超从业经验的人才,由于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他们的角色转变就比较快。

 

       如今,农贸市场刚需性已经随着周边激烈的竞争被稀释了,市场萎缩严重。如此局面,唯有人才的引入,才有可能解决现阶段农贸市场的运营管理和效益问题。

 

       如果政府可以积极将农贸市场委托给经营管理公司,由经营管理公司输出专业人才来管理农贸市场,实行“政府监管+管理公司服务”的模式,我认为这是现阶段农贸市场发展最好的模式。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一鸿市场研究中心

 

       插曲:在采访过程中,唐经理接到好几个处理电话,都是农贸市场管理员打过来的,有关于市场问题的,有关于商户问题的。作为市场经理可谓是日理万机,一刻不得闲,我们只能道声:辛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