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现智能的一个思考。

 爱因思念l5j0t8 2017-11-17

我们的对话

 

 

反复看了很多遍 通用智能-语义学习,有一个关键的异议,您的文章提出:

 

首先通过视觉对外部世界达到语义认识,然后在语义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思维,进行其他认识活动的构建。

 

而我认为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还有内部感觉神经系统)对外部世界达到语义认识,然后在语义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思维,进行其他认识活动的构建。


张:

 

有实现的思路没?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我写好了给你发过去。

 

简单自我介绍,我是从物理理论转向认知科学的研究的。最初的时候,是因为量子理论的两个问题量子坍缩,观察者效应。对于量子理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我认为是胡扯。因为在人的自我意识的本质都不清楚的时候,就武断的定义意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纯粹是瞎扯淡。从物理理论到认知科学,有很紧密的联系。请往下看。

 

在人脑中的概念模型。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三个概念:香蕉、钢琴、牛顿的力学定律

 

例如“香蕉”这个概念。当提到香蕉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我们会想到“黄色的外皮”,“白色的内部肉质”,“长条形状的”,“香甜的,滑腻的”“比较软的”“有特殊的香蕉味儿(不同于苹果、梨的闻到的味儿)”“我喜欢吃” 所以




钢琴的概念:“黑白不同的键面”“光滑的身体”“演奏出好听的音乐”“我特别爱听钢琴演奏”



 


牛顿的力学定律:即公式 F=ma ,从认知科学角度来讲,公式左边 F 是来自触觉感官的信息被量化;公式右边 m 是一个比例值,a 代表单位时间内速度 v 的变化量,速度 v 是单位时间内空间位置的变化量,空间中位置在本质上来自于视觉上信息被标记和量化。

        因此,牛顿力学定律在认知科学的本质上是将不同感觉器官的信息的量化的连接。



提出的观点结论:

第一,联结是认知的本质。

        第二,实现的方法,联接的过程中,不同的感觉器官的信息互为标记,互为监督学习的标记。

人类的认知比其他的动物的认知要强的多。原因就在这里,动物只是简单的依靠感觉器官的信息互为标记,从而形成认知。但是人类依靠丰富的语言(来自视觉和听觉)对所有感官的信息进行标记,形成认知。



 

实现的思路:

 

造一个有类似人类感觉系统的机器,对其进行培养。模拟人类小孩从无知到成年人的过程。

 

所以,人类和动物都可以认知,因为人和动物都有相同的感觉器官与神经基础。人类和动物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又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于人类丰富的语言(来自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对所有感官的信息进行标记(更好的监督学习),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