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伏首拜阳明——《传习录》

 大成t1gnmm9n48 2017-11-17
无云有水 2017-11-17

《传习录》(全译全注,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作者:王阳明张靖杰译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有“东方纳尔逊”之称的日本大正年间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海军元帅有言:“一生伏首拜阳明”。今天,我们特摘录阳明先生代表作《传习录》中的章句,以飨读者。

1.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前言P4

2.在王阳明的理解中,道德行为并不仰赖外在的规训与惩戒,而是源于内在的道德意志,并且当且仅当人的善心发动之时的为善行为才具有价值,否则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前言P5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前言P6

4.“北宋五子”为宋明理学的先驱。程颢、程颐、周敦颐、邵雍、张载。P3

5.先生(王阳明)又说:“格物”的“格”如同《孟子》中“大人格君心”的“格”,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使心之全体归于正当。P16

6.与朋友相处,务必相互谦让,这样才会得益,如果相互竞争比较,则会受损。 P30

7.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通过“精研”来达到“专一”的目的。P35

8.心就是性,性就是天理。(心亦天理)P40

9.“你们近来疑问少了,这是为何?人不用功,就会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认为只要按过去的方法做就可以了,殊不知欲望日益增长,好比地上的灰尘,一日不扫便会多一层。”P56

10.格就是纠正的意思。格物就是使那些不正的念头复归于正。P68

11.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人天生所具备的,不需要向外去求。P74

12.虚名与务实相对。务实之心多一分。务名之心就少一分。如果全都是务实之心,就没有务名之心了。P84

13.无事时固然是独处,有事时也是独处。P96

14.尊德性而道问学。P115

15.攻击我缺点的人都是我的老师。P154

16.现在教育儿童也应当积极鼓励天性,使得他们心中喜悦,这样就会不断进步。P209

17.与朋友讨论学问,应当谦虚、委婉,宽以待人。P226

18.人只有这些精神,如果专门在容貌上用功,就会无暇顾及照管心体了。P236

19.鄙视朋友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地。P244

20. 圣人教人,并非束缚人,使得人人做得一样,而是对狂放不羁的人要在其狂处成就他,对洁身自好的人要在其狷处成就他。P251

有水摘录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