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商通集团大农业+互联网 :樊帅) 梦幻般的大庆 黑龙江省的大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个朦胧而神秘的概念。是她,为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是她,哺育了时代铁人王进喜。10月14日,我们乘坐在奔向大庆的动车上时,“石油工人之歌”的旋律就时隐时现地在脑海里回放。但我们这次去黑龙江大庆,却不是开采石油,而是前往位于大庆市南部嫩江下游的公司水稻基地,完成今年的收购水稻任务。 进入收购一线 完成公司稻米收购计划 今年初,公司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南部的嫩江北岸建立了10万亩水稻基地,8月份,集团公司又与合作伙伴黑龙江力丰农业公司合资组建了易圣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产的嫩江大米主要通过公司的电商平台供应全国易商通会员。公司今年计划收购水稻42000吨左右,相当于我国产粮区农业大县一年的商品粮总数,这是易商通集团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投资项目。项目完成后将保证公司平台一年的大米供应量,其经济与政治价值都十分重大。我们此去基地的任务,就是现场介入水稻收购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为此,集团农业公司负责人邹德海同志反复强调,务必进入收购工作第一线,直接从事具体收购操作,真正掌握水稻的实际收购情况。 到达易圣通公司的第二天,即召开了简短的收购工作会议,易圣通公司总经理王艳玲女士介绍今年收购水稻各项准备工作,并研究落实了有关问题。农业公司负责人邹德海在会上表示:我们公司来的几个人到水稻收购第一线去。 原生态的嫩江大米 被穗海稻山淹没的永胜村 10月15日上午,我们一起乘坐大巴车到达100多公里外的肇源县永胜村水稻种植基地,与基地负责人李小宝汇合。李小宝告诉我们, 嫩江大米基地位于嫩江下游北侧的肇源、肇州、肇东等地。该地域人烟稀少,沃野数千平方米公里,属于第一集温带,水稻生长期达180天。加上无污染的嫩江水源、老天爷恩赐的黑土地和原生态环境,造就了嫩江大米的高贵品质。 金秋十月时的永胜村,一望无际的穗海已经变成一座座稻山。 村内外的几条水泥道路上,运粮卡车穿梭如织,粮食经纪人们也开始了最忙碌的季节。种稻大户老谢带着我们与同村老李聊家常,今年老李种植水稻800亩,当天已卖了100多吨。老李说:尽管水稻后期受温度影响,但在公司和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我家每亩纯收入仍有500多元。老李还告诉我们:明年打算再流转一部分土地,种优质稻,用新技术,有你们公司和合作社的支持,大家心里踏实。 严格筛选流程,精选优质大米 在李小宝带领下,我们根据水稻收购的第一道程序,前往水稻种植户家里对凉晒中的水稻进行逐户预验收,主要验测水稻晒干的程度。按照水稻仓储要求,含水量必须低于14.5%,对含水量基本达标的农户,即告知他们前往交售。由于嫩江下游地区人少地多,多数农户种植规模都达几百亩,亦有千亩以上的,各户产稻多在百吨以上,我们验测的工作量也很大。 10月17日7点,我们赶到了公司最大的水稻收购点---肇源东方米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水稻贮运、加工业务的上市公司。目前仓储能力达30万吨,其中10万吨为国家贮备粮专库 ,20万吨为商业性对外代贮用。其贮存库采用低温贮藏技术,贮存效果明显高于常温贮存。大米加工采用的是全套设施设备流水线并实行电脑控制,若大的流水作业线,只有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坐在仪表控制台前,从水稻自动进入输送带开始,经去石、除渣、脱壳、碾米、色选、进仓、计量、分装到进库等数十道工序,全部实行自动控制,无任何人工操作。 全套机械操作系统使水稻收购管理工作完全程序化。水稻收购的程序从运稻车进门后开始:对车载水稻多点抽样、样品检测、对车载水稻进行称重(毛重)、传送水稻入仓、再称车皮重、农户结算。整个收购程序规范、透明,无法夹带任何主观人为因素,大大地降低了发生收购纠纷的概率。水稻在通过输送带的过程中,要求随时查看水稻品质,防止有低、伪、杂稻混入。李小宝告诉我们:质量良好的水稻外壳呈黄色、浅黄色或金黄色,色泽鲜艳一致而有光泽。质量不好的水稻外观色泽呈深褐色或黑色。若发现混有劣质稻的,要立即停止输送,禁止入库,从而在源头上保障大米的品质。 劳累而充实的收稻之旅 在水稻进仓时,要对每一辆运稻车拍照,并按中档、中高档或高档的珍珠型或长粒香型水稻分别传输送、分类记录。随着收购的稻堆的越来越高,我们对水稻的基本知识也逐步具体明朗。虽属同类的稻,但不同农户的质量也有所差异。以出米率为例,今年水稻出米率普遍较低,多数为64%左右,少数只有63%,高的也有66%。影响出米率高低的,既有天气因素,也有各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各户的水稻出售价也不尽相同。 在我们参与收购的那几天,正值收购高峰期,每天天未亮,大门外便排列着多辆满载水稻的卡车,大家便开始了紧张的收购工作,从早晨6时开始,途中轮流就餐,一般到深夜11时左右水稻才全部进仓。而我们还需汇总当天收购资料,总结当天收购情况。待到上床休息时,已是第二天的1时。但5、6个小时后,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又将开始。 一周后按原定计划我们将返回公司,由公司同仁王文杰同志接替我们的工作,邹总则继续坚持在基地与王文杰一起战斗一段时间。我亲身参加水稻收购工作虽然短短几天,但愉悦而疲劳的感受却深深地留在记忆里,通过这几天亲身实践,既活化了我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又参加了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领悟了集团公司“互联网平台+农业经济实体”的扎根大地的宏观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