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说再见丨《无影灯下的故事》读书笔记

 渐近故乡时 2017-11-17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本书中《难说再见》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洋洋是一位年仅22岁的年轻姑娘,大学刚毕业被诊断得了癌,做完一次手术后,又出现了卵巢转移,她认为自己太年轻,切掉卵巢人生就不再有意义,综合各方面考量,最终选择了出院。文中顾先生遗憾当时未能和洋洋说一句告别的话,他本想告诉洋洋“我们是在一个列车上的朋友,人生就是这样,有上车,也有下车,人总得下车,只是早晚。”掩卷长思,我想到的最多的是告别这件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相当忌讳的一个词,平日里,大家不会讨论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是大限以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就像白岩松老师曾说过的这句话“我们缺少对死亡的真正思考。”


在西方国家,公众对死亡的思考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比如像《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样的绘本,讲述一个男孩艾思本最喜欢的爷爷突发心脏病猝死,艾思本伤心极了。后来爷爷变成了一个幽灵来陪他玩,但有一天,爷爷叹气说自己不快乐,不能总当一个幽灵。艾思本知道人死后之所以会变成幽灵,是因为去世时忘了一件事,所以他愿意帮助爷爷一起想。他们回忆起很多快乐的往事,直到爷爷突然大叫“我想起来了”,爷爷对艾思本说“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爷孙俩都哭了。最后,爷爷说了再见穿墙走了,艾思本不停挥手送走了爷爷。这样的书籍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死亡教育也已成为西方学校教育的一门学科,老师和孩子一起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甚至会模拟向亲人遗体告别模式,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忽闪着疑惑的大眼睛,问着:“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后要去哪里?”而此时,被问到的大人总会顾左右而言它,搪塞着:“他在睡觉”“他去长途旅行了”“他上天堂了”,这些答案往往让孩子们更加费解和疑惑。是的,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少对死亡的真正思考。


我的朋友就曾碰到过这样的疑惑,她的父亲住院时接到了医生的病危通知书,老人生命垂危之际,需上呼吸机前,在这一瞬间,我的朋友犹豫了,她在犹豫要不要和老父亲交代清楚,上呼吸机后,也有可能再也醒不过来。试想当时如果换作是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她在面对老父亲害怕、渴望抓住一切救命稻草的目光时,未能开口,我们总是心存一线希望,期待着奇迹,矛盾交织中错过了最后的告别。老人再未能睁眼好好交代,好好告别,这件事每每提起,朋友的眼圈仍是微微泛红。我从毕业就工作在了肿瘤医院的临床一线,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生命垂危之际,不管是本人还是家属,对死字讳莫如深,在弥留之际都未能好好交代,带着遗憾却不能再发声,未能说出口的再见让人抱憾终生。


在这生离死别中,让我震撼至今的正是这位,他就是我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首席专家储大同教授,“他让中国肿瘤事业在国际上前进了一大步”都不足以概况储教授为中国肿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储教授一直奋战在抗癌一线,在美国做研究时检查出胰腺癌回国诊治,在病房里,我有幸陪储教授走过了生命最后的一段路。在出现了梗阻性黄疸和第一次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后,储教授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已无法挽回,接受过西方死亡教育的他很平静得对我们说了这样一番话:“感谢院领导和诸位同事、朋友为我做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如此精心的帮助和关心,我此生无憾了,只是,要辛苦你们陪我走过最后的一段时光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看到储教授和老伴在床榻低声细语,和兄弟姐妹浅笑嫣然,和前来探望的学生、好友握手交谈,他亲自安排自己的后事,连葬礼的照片、音乐都一一选好,他甚至宽慰我们说:“在秋天走是一件好事,我喜欢秋天。”这也许就是“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的完美诠释吧。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每个人的必然归宿,按照生命本身的律动与节奏生活,在生命该绽放的时节就该尽情释放,在生命枯萎的时候就让它走向消亡。为了让生命这段旅程走得更加从容,我们呼唤死亡教育,渴望能勇敢地与世界、与家人好好地说再见,不留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