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技帮】新病害?西红柿除了青枯,枯萎病,溃疡病,现在还有一种造成植株萎蔫死棵的病,您知道吗?

 凡凡人人人 2017-11-17

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主要危害番茄的茎秆和分枝,危害的具体症状表现为: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发病初期植株上部褪绿和萎蔫,严重病茎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长度在5~10毫米左右,且外部变硬,下部茎坏死。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绿色坏死,维管束变褐,这些病变多发生在植株外部无病变的地方。表皮层多有圆形的突起,俗称“小疙瘩”。


茎秆髓腔腐烂中空,坏死处无腐臭味,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湿度大时菌脓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当下部茎被感染时常造成全株死亡。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 病菌多是从打叶留下的伤口处开始的,剖开茎秆可发现病株髓部已经变成黑绿色,用手轻捏有绿色的胶状物溢出,严重的茎蔓外表皮成棕黑色,可判断是西红柿细菌性髓部坏死。


小心误判


西红柿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除了常被误判为青枯病或枯萎病外,与番茄溃疡病的症状也很相似,需要小心辨别。

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与番茄青枯病的主要区别:

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病茎表面生有黑色或褐色斑,而番茄青枯病无明显病斑;前者髓部坏死维管束一般不变色,后者症状为茎基部维管束为褐色;前者病茎坏死部位多发生不定根,表皮层多有圆形的突起,俗称“小疙瘩”,而后者没有;前者在湿度大时菌脓会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而后者表现为横切病茎挤压后会有白色菌液渗出。

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与番茄枯萎病的主要区别:

区别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与番茄枯萎病时,可先根据第二点区分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与番茄青枯病,然后再根据枯萎病和青枯病的区别来进一步辨别。枯萎病和青枯病为害的共同症状:整株或局部萎蔫,无明显病斑,番茄青枯病茎基部维管束均为褐色。不同的是番茄青枯病植株枯死,叶片不变色,仍保持绿色,横切面挤压后有白色菌液渗出;而枯萎病枯死后,叶色变黄,横切面经挤压无菌液渗出。


番茄细菌性髓坏死病与番茄溃疡病的主要区别:

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茎部病变多发生在植株外部无病变的地方,溃疡病的髓部病变处茎外部有明显的病症(狭长条斑,后期病斑开裂); 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病茎髓部坏死处无腐臭味,溃疡病髓部有臭味散出;湿度大时,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菌脓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而溃疡病无此现象。


为何防治难度大?


该病为何防治难度大,我们从该病的发病特点来分析一下:西红柿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一般在青果期发生,病菌能够随浇水和农事操作传播,由伤口侵入。发病时期主要以青果期为主,植株处于青果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量大,植株负担重,抗病性有所下降;而处于青果期的西红柿植株已经经过多次的摘叶或抹杈的操作,形成的伤口多,所以也显现了该病在青果期发病重的特点。病菌由伤口侵入后,造成髓部腐败坏死,单株的发病部位一般在离地表30cm或生长点下20--30cm的部位发病。发病初期,植株外在表现不明显,髓部受害后,受害部位附近叶片表现失色或略微黄化的似营养不良状,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且该病的传染性强、发病速度快,由此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防治方法

西红柿一旦得上细菌性髓部坏死后,用药物治疗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应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 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200毫升/亩;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微肥和生物菌肥; 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 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


3 避免嫁接染病。为了防治死棵,当前很多菜农选择嫁接番茄,防治细菌性髓部坏死应从嫁接开始,对于嫁接的工具要及时做好处理,嫁接后嫁接口可用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叶枯唑等药剂喷淋。


4 做好前期预防。定植时进行药剂蘸根,可用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药剂进行蘸根,定植后10-15天可以用可杀得叁仟、铜高尚、净果精等药剂再进行一次灌根。


5 减少伤口。细菌性病害主要是从伤口侵入,所以要想避免细菌性髓部坏死的发生,首先要减少伤口。移栽时要轻拿轻放秧苗,用土培苗时不要用力过大,避免对秧苗茎秆挤压造成伤口。西红柿转色期不要过度打叶;尽避免阴雨湿度过大天气整枝,减少病原菌通过伤口侵染机会。打老叶时,要适当留一段叶柄,整个大棚打老叶结束后,立即喷施一次药剂预防。


6 病害发生后及时用药治疗:

方案一)发病初期可以选择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3%中生菌素5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进行喷洒。对于发病较轻的植株,可以将病部刮除后,用上述药剂进行涂抹,减少损失。

方案二)发病初期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 200倍式波尔多液等,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方案三)发病初期还可喷施菌必清300倍液,3-4天一次,连喷3-4次可以控制病情。

温馨

提示


    此篇文章仅供参考,请各位种植棚友们根据所在地区环境,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科学种植及管理办法,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