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ut | 我国学者发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新成果

 莫言今日无知己 2017-11-17

近日,Gut杂志在线刊登了由鲁小杰教授牵头,联合淮安市传染病医院张鑫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李秀惠教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袁兆新教授共同完成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新成果。Gut是胃肠病与肝病学国际权威期刊,最新影响因子16.658。


研究概述:


该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诊断研究,验证了γ-谷氨转肽酶(GGT)与血小板比例(GPR)对肝纤维化分级的预测效果,并与传统的肝纤维无创诊断方法Fib-4和APRI相对照。研究入组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金标准”肝穿病理结果进行肝纤维化诊断和分级。


结果显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MetaVir分级≥2)时,GPR的曲线下面积(AUROC)(0.725,95%CI:0.645-0.805)显著低于Fib-4(0.535,95%CI:0.444-0.627;P=0.026);诊断进展性肝纤维化(MetaVir分级≥3)时,GPR的AUROC为0.753(95%CI:0.687-0.818),与Fibroscan(0.759,95% CI:0.734-0.856)、APRI(0.686,95%CI:0.616-0.757)和Fib-4(0.677,95%CI:0.606-0.748)均无显著差异;诊断肝硬化时,GPR的AUROC为0.713(95%CI:0.642-0.785),显著低于Fibroscan(0.849,95%CI:0.795-0.902;P=0.03),但与APRI(0.678,95%CI:0.604-0.752)和Fib-4(0.607,95%CI:0.526-0.688)无显著差异。


总之,在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时,GPR优于Fib-4;诊断肝硬化时,GPR劣于Fibroscan;在其他诊断分级中,GPR与Fibroscan、Fib-4及APRI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一方面验证了GPR用于肝纤维化无创预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单纯血清学指标诊断肝纤维化分级的局限性(诊断效能并不高)。未来,综合利用多层面指标,融合成无创预测模型可能是更有前途的方向。


慢性肝病易导致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继续进展可导致肝硬化;后者不仅可导致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等各种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肝纤维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级的金标准仍是肝穿病理检查。作为一个有创的操作,肝穿有出血、感染等风险,在临床中运用并不广泛,无法作为一个普筛的诊断手段,从而导致许多患者在出现肝硬化并发症时才明确诊断。


虽然近年来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脂肪肝发病率却逐年升高,慢性肝病仍是我国的常见病,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如能研发出准确易行的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方法,将大大提高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率,实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原文链接:Lu XJ, Li XH, Yuan ZX, et al.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with the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 a multicentre validation in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Gut. 2017 Nov 3.


目前,该项目组已自主研发出整合多维度临床指标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专利技术(专利号201710797333.5),欢迎感兴趣的专家同道联系合作(189@whu.edu.cn)。

鲁小杰,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肝癌T细胞耗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近3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近30篇,累计影响因子>150,其中6篇影响因子>10分。代表性研究发表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IF 39.9), Gut (IF 16.6), Journal of Hepatology (IF 12.3),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 11.9), Trends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F 12.6), Genetics in Medicine (IF 8.4)等权威期刊。担任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IF 5.45)、Briefings in Functional Genomics (IF 4)等SCI编辑,Journal of Hepatology (IF12.4), Liver Cancer(IF7.8)等SCI审稿人。


张鑫,淮安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淮安市医学会医学影像专科分会委员,发表核心、中华、SCI等论文16篇。



李秀惠,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北京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应急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专家组成员,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评审专家。


袁兆新,医学博士,教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业务副院长。曾多次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访学,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八项,主编教材六部。获得多项省级荣誉称号,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第三届全国委员。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