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猪场病去根,先要清理‘药罐子’

 蛋鸡保健 2017-11-17
  在聊天中了解到该做苗也做了,听卖药的话该做的保健也做了,可猪还是老出毛病。我走进猪舍,先从肥猪栏开始察看,其次是保育栏、母猪栏。整过猪场卫生环境还可以,管理也比较到位,吃得料也没发现问题<他自配料>。不过肥猪每栏中都有一二头尾猪,体重相差至少六十斤以上且非常瘦,大部份都有泪斑。保育栏也是,而且有的瘦得皮包骨且拉稀。在母猪栏还发现一头耳朵烂掉一半的。我问他这头母猪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一头引回的新母猪,第一次怀孕两个多月时流产,耳朵就是那时烂掉的,现在怀孕快三个月了。

  我问道:你现在天天打针的是不是那些尾猪占绝大部分?他说:是的,几乎从小打到大。结合猪场情况我给他分析了一下原因:引进母猪时带入了蓝耳病菌,与本场原存病毒给合后毒力增强,导至一些抗体差的猪发病,那头缺耳母猪便是受害猪,当其康复后便成了传染源。这种猪应该及时处理掉。好在今年没有烈性传染病发生,在没有混合感染的情况,只有部分会发病,这种现象要至少持续半年后才会好转,因为蓝耳病毒被渐渐纯化,猪虽带菌却不发病。现在采取如下措施:将肥猪中的尾猪处理掉,保育猪及乳猪中那些瘦得皮包骨且拉稀的全部扔掉。将那些还有治疗价值的集中到一二个栏中,提高一个饲料档次饲喂,用泰万菌素十磺胺氯达嗪呐按说明用量加倍拌料饲喂二十天以上。下仔时弱仔全部扔掉。母猪也拌药喂二十天以上。通过减少传染源与用药结合相信病猪会大大减少。

  不知我给出的建议是否正确,欢迎朋友们回贴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