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新的定义啦! 近日,备受关注的2017AHA/ACC高血压指南在AHA年会上正式发布。 新版指南重新定义了高血压及其分类, 降低了治疗门槛和目标值, 对高血压的管理更加积极。 原来标准:140/90mmHg 现在标准:≥130/80 mmHg 删除了高血压前期 (120-139/80-89 mmHg)的分类。 这是AHA/ACC 14年来 首次重新定义高血压。 按照这一新指标, 近半数美国人患有高血压。 目前,我国医生普遍采用的血压分级标准如下(单位:毫米汞柱):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舒张压<80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舒张压80-89 ?高血压:收缩压≥140,舒张压≥90 也就是说,无论国内或国外,专家们早已关注到收缩压在120-140之间、舒张压在80-90之间的人群,称其为“正常高值”。在这一范围内的人士也应注意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否则很容易跨入高血压的行列,受到心梗、脑卒中等疾病的威胁。 指南的这一变化 主要影响的是年轻人: 估计小于45岁的男士 诊断为高血压者将增加2倍, 小于45岁的女士 被诊断为高血压者将增加1倍。 01 如何测量? 指南强调了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提出在早上服药前和晚餐前应至少测量2次血压,间隔1分钟,取平均数。 如果更换降压药物,应在换药2周后获取1周的血压值,由医生评估。 02 什么情况下要吃降压药 ?指南建议,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患者,平均血压≥130/80 mmHg即应考虑应用降压药物。 ?无心血管疾病且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患者,平均血压≥140/90 mmHg即启动药物治疗。 03 血压控制目标值 ?确诊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卒中)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 ?无心血管疾病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10%者,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也是合理的。 2017版指南称, 对于能自己活动的>65岁老人 降压目标是130 mmHg, 但如果是有多种疾病并存 和预期寿命有限的>65岁老年人, 可根据临床情况决定降压治疗和目标值。 04 一线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初始治疗可选择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ACEI(XX普利)、ARB(XX沙坦)或CCB(XX地平)。 ?2期高血压或血压超过目标值20/10mmHg(即≥150/90 mmHg)者,初始治疗首选2种一线药物(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1期高血压可首选1种一线药物治疗并逐渐调整剂量。 05 特殊人群血压控制目标和药物选择 老年人 ?年龄≥65岁、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30 mmHg。若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疾病且预期寿命有限,可根据临床情况决定降压治疗和目标值。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 ?首选β受体阻滞剂(XX洛尔)、ACEI(XX普利)或ARB(XX沙坦),必要时联合CCB(XX地平)或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 心力衰竭患者 ?心衰风险增高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患者目标值也为<130/80 mmHg。 ?伴容量负荷增重的舒张性心衰患者首选利尿剂治疗,血压持续增高者应用ACEI(XX普利)、ARB(XX沙坦)或BB(XX洛尔),并将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 糖尿病患者 ?血压目标值为<130/80mmHg。 ?可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ACEI(XX普利)、ARB(XX沙坦)、CCB(XX地平),合并蛋白尿者首选ACEI或ARB。 慢性肾脏病患者 ?血压目标值<130/80mmHg。 ?药物首选ACEI(XX普利)或ARB(XX沙坦)。 特别提醒 40岁以上人群都应定期监控血压 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姜新建议,成人超过40岁后最好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血压,如果是男性、或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女性50岁以上绝经后,最好3-6个月就测一次。 新版指南强调, 治疗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就是 减少体重、健康饮食 以及增加锻炼。 姜新提醒,年龄在50岁以上,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都面临味觉退化这种正常的生理变化,吃菜容易偏向于“重口味”,更应注意低盐饮食。家中掌勺人决定着一家人的盐摄入量,因此掌勺人一定要有控盐意识。 此外,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对血压的影响也很大,改变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