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分钟读懂东汉开国,电视剧再也骗不了你!

 半仙儿的图书馆 2017-11-17

 

 

编辑提示:阅读本文前,请先清空大脑,静心屏气,因为一大波干货将汹涌而来!

 

http://mmbiz./mmbiz_jpg/MT8uCdZeWKcuibACuvic4l6ZgiahSDmJCx6jGauguIjnmtUHXicicjEBvv4yKibMvtdGOYWrggWrHE20URFDOYQptKK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说一个朝代,总是朝代的建立开始说起。说起东汉,就不得不说到两个大神级别的人物。这两个人,在今天看来,都不可思议,甚至有人说他们是穿越者。而且,不同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完全不同,争议很大。要更准确地理解东汉,就必须更准确地认识这两个人:王莽和刘秀。

 

这两个人一前一后出现,几乎没有交集,却都让历史来了个大转向,对后世影响深远。主流的评价,一个是极其贬低,一个是极其褒扬。这种评价如此的普遍,连史书也不免要抹黑贴金。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导致的结果却一样:客观认识这两个人都很难。

 

这里再次提醒各位,关于这两个人的记载,一定要批判地理解,否则将看不到真相!

 

http://mmbiz./mmbiz_jpg/MT8uCdZeWKeUTXzSYiblLZfdlJnP7sfV1jWfmvDfIbDB4fyfwsR5yROQZEIjfcic8q7PZU3vP4MRRFOrWickhSWe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1、人人拥戴的终结者(前22——公元9年)

 

王莽是强大西汉的终结者!

 

简单回顾下王莽的人生。王莽是西汉最长寿的老太后王政君的侄子。16岁(前22年),开始进入政坛。他工作勤奋,礼贤下士,清廉俭朴,深受众人爱戴。38岁时(前8年),从伯伯、叔叔那里接过了大司马的职位。但第二年,汉哀帝继位,王家失势,王莽被免官。45岁时(前1年),汉哀帝去世,老太后王政君重新掌权,王莽再任大司马。第二年(1年),王莽再三推辞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

 

顺带说一句,公元前1的下一年是公元1,没有公元〇年!公元1年,西方的耶稣诞生,中国的王莽当安汉公,改年号元始,这个时间上的巧合,也颇让人津津乐道。

 

公元3年,王莽的女儿成为皇后。4年,王莽封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获最高赏赐九锡5年,汉平帝死,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摄皇帝9年,孺子婴禅让,54岁的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改长安为常安。

 

从安汉公到皇帝,王莽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上来了。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个过程没有强制命令,没有暴力,反而得到了无数官员、儒生的全力支持!从汉武帝推崇儒术以来(前134年),到这时,满朝官员已经全是儒家了。而儒家的君权神授观念里,就包含了变天(改朝换代)的逻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王莽是新圣人,取代汉朝,顺理成章。

 

有人说不对,史书有记载,有个叫翟义的,就起兵反对王莽。首先,翟义的起兵是公元6年,是在王莽称帝之前,而不是之后。其次,翟义的父亲是翟方进,是当朝丞相,刚刚被汉平帝赐死,起兵原因更多是为了私仇。第三,不过数月,翟义就被平定,可见不成气候。用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例子说事,反而说明当时王莽的确深得人心。

 

王莽是中国历史第一个成功通过禅让获得帝位的人。这种和平的方式,何尝不是儒家的理想呢?对老百姓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他对汉朝的刘家宗室也是相当温柔的。本来,他或许可以作为榜样载入史册,然而,这一切都被他的改革给毁了。

 

http://mmbiz./mmbiz_jpg/MT8uCdZeWKfjeAHibxKtGRnDsJ8bIohR2Lk9OsVhlXRkluHVTlwGTbzDZf3USB3riaNs5EjoTlxHhFPiaxNUVdqx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2、越改越乱的大改革(9——17年)

 

改革前的西汉,外无强敌,已经和平发展了大半个世纪。政府官员全部来自察举(推荐)制度,由此产生了世家望族,实际上垄断了做官的机会。土地私有、可以买卖,自然而然就有人当地主,有人没土地。社会的不平等就显现出来了。其实这种不平等并没有多强烈,因为西汉末年并没有爆发农民起义。

 

但是,王莽作为儒家典范,务求尽善尽美,不能忍受这种情况。因为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平天下。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也就是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许多人往往望文生义,以为平天下就是征服天下平定天下,那真是太小瞧儒家了。所以王莽从当上安汉公,就开始尝试改革。

 

王莽建国后,改了国号,改了官职名称,改了城市名、宫殿名,甚至改匈奴单于的称号等等。名字改来改去,确实扰民,但这是维护新朝代的需要。君不见苏联、新中国时期的改名热潮吗?有人说王莽迂腐,照抄周朝的制度。这时,周朝已经过去800年了,它的制度只是个遥远的传说。再说,周朝连皇帝也没有,如何能照抄呢?王莽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也是勤奋的儒家大师,不应低估他的努力!

 

王莽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将天下土地称为王田不许买卖,限制个人土地的最高数量;不准买卖奴婢;酒、盐、铁、铸钱、名山大泽等由国家管制;对丝、绵、布、帛、五谷等必需品进行价格管制;官方以低利率借贷给百姓,不准民间高利贷;等等。这些社会主义的改革,让今天的人惊诧不已。其实大多是有传统的,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关键是这些改革,也未尝不是切中要害,也未必一定不能成功。

 

但是,要命的是,王莽还搞了货币改革。王莽在7年、9年、10年、14年,数年间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从单币值变成多币值,甚至搞出金、银、龟、贝、铜、布等20多种货币。一看不行,就强制推行,实在不行只好废掉。钱的事,影响到国家的每一个人,顿时社会动荡,无数人因此而破产。

 

王莽在短时间内,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而且铸造的新钱币,制作极其精美,是古董界收藏的精品。可见,王莽是很勤奋的,是勇于应变的,而且精心准备。然而,货币是很复杂的系统,今天的我也弄不太明白,两千年前的王莽不明白,情有可原,但贸然去改,当然是他的不对。

 

王莽的大改革,涉及面太广,改动太急切,各个阶层的既得利益者都不满意;而改革产生的长期好处,却来不及显现;全国上下都因此混乱不堪。但并不是说,王莽的改革就一定会失败。至少在公元17年以前,没有任何反叛和农民起义的记载。

 

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3、堪比流星的大崩溃(17——23年)

 

公元17年,在天灾人祸下,吃不饱肚子的农民在湖北、山东起义,分别称为绿林军、赤眉军。几年后,双方分别打败了王莽政府的讨伐。23年,王莽再派出40万人的大军,可是在昆阳之战中,被2万人的绿林军击败,并且一战而彻底崩溃,毫无回击之力!40万对2万的惨败,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西汉有50多年没有打过仗了,政府的战争机器,这个复杂的体系已经腐朽失灵了!王莽曾计划去攻打匈奴,打算在边境集结30万人,结果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目标,最后不了了之。昆阳之战也是如此,从各郡集合来的乌合之众,根本无法统一指挥,还使用巨人和野兽,有10多个军师,毫无章法。再加上运气太差,一上来,军中大帅就战死了……

 

绿林军趁势向北进攻洛阳,另外有几千人从武关,进了关中。王莽派出9名虎将,几万人的禁军,却一触即溃。后来,总算在一个粮仓守住了。绿林军便分出几百兵,渡过渭河,绕道前进。而王莽在关中收留了几十万难民,这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几百人越滚越大,竟打到了长安城外。

 

王莽想用监狱的囚犯当士兵,结果囚犯一哄而散,长安城里全是流民。流民点起大火,烧毁宫殿,围攻王莽,上千名官员和王莽一同被杀。绿林军的大部队在几天后进城。此后,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帝所收藏,直到270年后的晋朝,才被一场大火烧毁。

 

这一切的发生,仅仅只有1年,王莽的崩溃速度堪比流星!无论他的改革是何等的不堪,没有战斗力的政府军队,都是王莽失败最最直接的原因。重要的原因说三遍: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没有战斗力的军队!

 

另外说一个事,王莽死时,有上千官员一同陪死;他死后,各地官员自杀的也有不少。可是王莽代汉时,却没有人为汉朝而自杀。人心思汉,不过是个大谎言!

 

再说一个事,王莽的失败,是儒家自以为进入了最美好的时代后,突然的大崩溃,对儒家的打击也是非常沉重。在西汉时,人人说改革;西汉以后,就全都沉寂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儒家追求的理想,渐渐从锐意进取的平天下,变成了安天下,甚至是与天下安

 

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4、星光闪耀的大逆袭(23——27年)

 

在昆阳之战中,立大功的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刘秀。他的哥哥刘縯才是大人物,是绿林军的大司马。史书上说刘秀喜欢种田,骑牛打仗,有人就以为刘秀是个农民。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祖上是有官爵的,父亲当过县令,刘縯起兵靠的是家族的力量,刘秀自己去长安读过太学。因此,刘秀绝不是一个农民!

 

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帝,国号汉,历史上称为玄汉。昆阳之战后,刘縯就在内斗中,被绿林军给杀了。刘秀为了保命,只好低调做人。在这个生死的紧要关头,他竟然有闲心娶了媳妇阴丽华。关于娶妻当娶阴丽华的纯美爱情故事,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刘秀去河北招抚,一个重要原因是躲避绿林军的迫害。到了河北后,赵王在邯郸称帝,与玄汉对着干,刘秀没有退路,一度十分窘迫。刘秀逃过劫难后,得到了真定国、幽州等几支力量的支持,和刘玄派出的部队一起打败了赵王。不到两年时间,刘秀从没有一兵一卒,到雄踞河北,堪称奇迹。

 

史书里,对刘玄没有好的评价,但是他手中无兵,还能够维系全国统一,一定不是个窝囊废!可是,他没能够好好安顿赤眉军,两支农民军之间开始大战。刘秀趁机脱离刘玄,自立为皇帝(25年)。并在赤眉军与绿林军大战期间,刘秀平定了河北的农民起义,没有了后顾之忧,并占领了关中以北的山西、陕西等地。

 

不久,赤眉军攻入长安,灭了玄汉,但长安被毁,军中缺粮,赤眉军只好四处游荡。27年,刘秀堵住赤眉军回山东的退路,赤眉军战败,全部投降。刘秀派兵剿灭长安附近拥兵自重的豪杰,占领富饶的中原腹地和辽阔北方。

 

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5、漫长艰难的再统一(27——37年)

 

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刘秀称帝时,正是赤眉军与玄汉大战的时候,这时刘玄还没有死。也就是说,刘秀是玄汉的背叛者!在道义上,他是不正义的,他并不是顺理成章的皇帝继任者!

 

玄汉灭亡后,各地四分五裂,各自称王称帝。和刘秀实力相当的,共有67支。在睢阳(今河南商丘)称帝的梁王,是名义上玄汉的继任者。而且,睢阳离刘秀定都的洛阳很近,双方很快就爆发了冲突。支持梁王的人不少,刘秀只好一并剿灭,战争打了两年多(29年)。

 

然后向南平定长江流域一带的势力,用了1年。再前后用了4年,艰难平定西北的陇西,并留下得陇望蜀的成语。进攻巴蜀的公孙述,也相当艰难,两名主将先后被刺杀,攻破成都后,一度屠城泄愤(36年)。37年,消灭匈奴支持的卢芳,这才完成了统一。

 

征战10年,统一天下,这个时间不算长,也并不算短,比如楚汉之争只有短短4年。而且,刘秀的胜利几乎全靠武力征服,许多被打败的势力,也不投降,而去投靠了公孙述。这就是因为,刘秀是背叛者!这个道义上的非法,给刘秀的统一事业,添加了不小的难度。即便在刘秀统一后,开始的10多年里,也不断有人起兵反叛。

 

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6、儒教治国的新世界(36——57年)

 

刘秀完成统一后,有一件事被后人非常称道:就是他没有杀开国功臣!功臣一般是武将,刀上舔血过来的,用直接而血腥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开国功臣立有大功,手握大权,是建国后皇帝统治最危险的对手。所以,开国皇帝经常要削弱开国功臣。为什么刘秀能例外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东汉的开国功臣,手里根本没有大权!刘秀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武将打天下,文官治天下,两套班子。武将立了功,封爵位,给予大量赏赐,有时犯了法也不给重判;但绝不让当官,也不让参与朝政。满朝上下,只有45个文武双全的武将,才被允许当官参政。

 

能够做到这个,有几个方面原因。一、刘秀是太学生,有文官治国的主观愿望;二、刘秀很早就平定了内部的农民起义,在稳固的根据地内部,不需要大量军队防卫,因此能够只用文官治理;三、统一前后,战争持续的时间长达20年,武将攻占一块地区后,就会被调遣走,难以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统一侯,国内断断续续的反叛,又恰好为逐步解散军队,提供了缓冲。

 

很多时候,就是时局造英雄啊!统一后,刘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强大的西汉竟然被一个王莽给祸害了,如何要避免悲剧重演呢?



刘秀的方案是:削弱政府官员(三公)的权力,将实权移到尚书台。尚书原本是皇帝的私臣,就住在皇宫内,而且是级别比较低的小官。这样,皇帝就能轻易地控制尚书,从而避免三公九卿再搞禅让的事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100多年后,宦官因此得以接近权力中心,成为东汉后期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外,刘秀继续推行儒学,并表现出特别尊重有道德、有名望的儒生,希望能引领察举(推荐)制度的风尚。56年,刘秀向天下正式公布儒家的图谶书。这是把孔子神化,带有预言性质的书。于是,儒学变成了儒教,而且是国家宗教。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政教合一吧!

 

公元57年,刘秀逝世,在位33年。后来,他的儿子汉明帝,将功劳最大的28名开国功臣,供奉在云台阁,称云台二十八将。

 

http://mmbiz./mmbiz_jpg/MT8uCdZeWKfA2uaTqbzW89vPVpqAsLDib0mr5GYENibcncziavv9cAo0DL4s0fOicW5iao0UOIx6GR3DbibVfmibJogF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王莽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世家望族、土地兼并产生的不平等问题,在经过残酷战争后,死去了80%人口,已经变得不再尖锐。但问题依然存在,即便是在东汉最强盛的时期,依然会爆发农民起义。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这就是东汉开国!

 

本文转载自:万象说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