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车”套路,能让车贷公司倒闭一百次!(请保存收藏)

 昵称4705243 2017-11-18



一直都在讨论和研究:车贷究竟是看“车”还是看“人”,我认为长时间停留在这层面上是因为:1、对产品透析度不够;2、只停留在最浅薄的表层。


一、通过“车”来看“人”,是更好的了解车主的财务状态,尤其民间借贷,本质还是要看“人”


新车、转贷车、补领证件车3个套路   杀人不见血,分分钟拿你命!

对于新车而言点:

1、缺钱?然后买一台新车?要慎重要考虑这个逻辑性。

2、购车一台新车,不通过银行/金融公司去做分期,而偏偏选择购置后再抵押?连租赁公司都不选择? 这类群体,一是资质差、信用黑名单、信用灰名单... 不符合银行/金融公司要求。连租赁公司都愿意借钱他,稳定性差。

3、包装诈骗危险群体,不管是本地或者外地,但从购置车辆的渠道逻辑性也是说不通的。

4、原来从一些偏远的地方找来一些农民身份购车骗贷,演变成现在专找本地人购车骗贷。因为现在这套路被人识别的频率越来越高。


对于转贷车而言:

1、是在仓促的时间做贷款置换,基本是垫资过桥。

2、要充分了解客户是否具备还款能力?若不具备还款能力,可能钱一出账就会马上“脱线”,好比脱缰的野马。

3、对客户来说,不选择非法质押车辆是拿不到任何钱的,所以前期要摸索清楚客户的资金缺口以及在前家车贷机构还款的情况(如:还款记录以及最后还款金额) 把握不了容易“车去楼空”,这样的客户能骗一家是一家。


对于补领证件车而言:

1、证件挂失补办在常规来说是较正常的现象,但在在这里是危险类型。

2、尤其在近期补办的证件最典型,会有多头骗贷的情况:比如今天在正规的车行打价并且查档没异常,然后故意挂失补办一个登记证拿出去做抵押借款。回到车行,把原来的登记证给到车行,因为上午或隔天前已经查过档没发现“抵押”状态,正常不会重新查询。哪怕重新查询,即使抵押过后也要等到车管所归档才能显示“抵押”状态。




二、隐性负债,最为可怕;

信用不健全   征信大数据满天飞

1、借款人的人行征信显示各类贷款和信用卡,从近十年的民间资金活跃程度来看,借款人有可能要比纸面上的征信报告显示出来的负债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情况。

2、民间征信体系,五花八门,都号称最有权威、最有背景的数据公司,各有各门路,龙蛇混杂,有一万家数据公司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三、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认知的障碍,风险99%源于内部;

内外勾结包装、高返点、高额中介费代收   已不是什么新闻

1、不良中介的生存命脉——就是依靠贷款市场的信息极其不对等造成。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贷款产品,如:保单贷、女人贷、校园贷、装修贷、整形贷、流水贷、保单贷...... 除了水平竞争,还有激烈的同类型产品竞争,当有还有车贷。 

2、每家车贷的标准不一样,而且有排他性(正常是做了一次抵押就不能做第二次),所以都抢占先机,不管什么人什么车都可以做,不怕客户不还钱,因为还有GPS定位拖车啊!!!

3、行业内,不怕客户不还钱,最怕车主把车拿去做非法质押。

4、都知道高危客户,但又没办法。明知道水有毒,不喝,渴死。喝,毒死。

5、车辆检测、车辆估价、车辆安装设备、催收拖车... 无不充分裸露人性的弱点,唯利是图,甚至亡命要挟!


实物是可控的,人是不可能控的,拿在人手的实物也是不可控的,总言之,风险在“人”。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车,什么样的车体现什么样的人。

枪是中性词,但拿着枪去杀坏人就是褒义的,杀好人就是贬义的。

1、什么样的人喜欢买一台十多年年限的老宝马/老奔驰? 

一般是做生意的,但规模又是很大,小型作坊的私营业主为主,需要一些虚荣的东西装饰一下签署合作,多合同的“乙”方; 

2、什么样的人喜欢买高仿车,像众泰、东南之类的汽车

物质生活从艰苦到一般,从农村到城乡结合部的人群为主,在个人而言,喜欢虚幻和浮夸,买不了保时捷、宝马,也可以买个仿车回家过年忽悠乡亲们,小年轻或40岁以上工程工头为居多。

例子太多不一一罗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