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尚志教授演讲:“故乡如画,数学如诗”

 许兴华数学 2017-11-18

【来源】初中数学微课程,李尚志著黄喆编辑

(许兴华数学/选编)








1970年我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川陕边境大巴山区一个公社小学教附设初中班。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读书无用而且有罪。偏僻山区的公社小学的学生的基础就更差了,名义上是初中班,大部分学生算1/2+1/3都等于2/5。我是在最差的时候最艰苦的地方教基础最差的学生,而我又是最差的老师——虽然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读书做题都是最强,却性格内向,不会讲话,也不会教书,有资格称为最差的老师。那时候政治宣传活动很多,学生很快发现我有一个“绝招”——画五角星。他们画的五角星,要么左右不对称,是歪的。要么左右对称,旋转一下又不对称了。他们不知道我在少年时候也曾经为画五角星不对称而苦恼过,后来在数学知识的帮助下才画出了绝对完美的五角星。于是我教他们重演了我少年时代的故事:先教他们自己用木片和螺丝钉做圆规,再用圆规画圆,再算360°÷5=72°,再用量角器画72°角将圆周五等分,将五个分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端正的五角星。当学生们发现他们也学会了我的“绝招”,同样可以画出端正的五角星,就对数学产生了热爱和崇拜的感情。这成为我第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以后我成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三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为全国唯一主持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高校教师,靠的都是这一招:不是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专制手段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一系列创造发明故事组成的连续剧中当主角,自己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发明出来。连续剧的第一个故事就是画五角星。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一位学生在BBS上讲了我上课的另一个故事“兔子照镜子”:
发表人:Sun_Shi(雪绒花在科大)
版面名称:SCGY[1790]
文章提要:回忆李尚志老师和99级在一起的日子
源发站:中国科大BBS站
李老师的课有几大特点。
……
第三,风趣幽默!前面已经提到他的课非常形象,这关键在于他能够将一个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点出要害,例如他将正交变换的反射比作“兔子照镜子”,这便让人容易理解反射与旋转的区别!!
用“兔子照镜子”来讲关于平面的反射,空口说白话讲不清楚。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一只兔子照镜子,还画出兔子在镜子背后所成的象,说明兔子如果跑到镜子背后不可能与自身的象重合。学生在惊叹我随手画兔子的“绝技”的同时,对关于平面的反射和对称留下了深刻印象。

画五角星只需要画直线和圆。初中数学出现的两种新的曲线——抛物线(二次函数图象)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图象)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热衷于研究它们的画法和性质。画直线可以用直尺,画圆可以用圆规。画抛物线和双曲线却没有专门的仪器,即使有仪器我也没钱买。按照书上的说法,只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连成光滑曲线,虽然我也苦练过将所描的点连成光滑曲线的功夫,但始终对这个画法不满意。终于从一本课外读物中知道了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都是圆锥曲线,可以用平面截圆锥得到,还知道了天体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是圆锥曲线。不过,我自己不可能用金属加工出一个圆锥,更不能用一个平面去截金属圆锥得到圆锥曲线。终于发现手电筒照出来的光束是圆锥,照到墙上就相当于用墙面作平面去截由光束做成的圆锥,以不同的角度照到墙上就得到各种不同的圆锥曲线。1976年文革结束前两年我在大巴山区当过两年农村工作队员,经常半夜三更在深山谷里一个人赶路从生产队走十几里路回公社,为了给自己壮胆和解除无聊,一路上经常观察手电筒光照在地面形成的椭圆抛物线双曲线。2003年我为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写中学数学教材,插入了这样一张照片:
照片中从台灯下方射出的光线组成的光束是圆锥的一部分,照到墙上形成的光亮部分与黑暗部分交界的曲线就是平面(墙面)截圆锥(光束)得到的双曲线的一支。我编写的教材中每一章的开始有一首“章头诗”。圆锥曲线这一章的章头诗是:
平面截锥曲线三,有开有闭各飞天。
行星轨道椭圆轨,抛物双曲不复还。
诗中既讲了“平面截锥”产生圆锥曲线这个画法,还讲了行星在宇宙空间运转这个更大的“画法”。行星就是上帝的画笔,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上帝,上帝指挥画笔在宇宙空间这块大画板上画出了一条条圆锥曲线!


数学如歌
在内江二中读高中的时候,班上同学自己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排练的丰收歌、洗衣歌等舞蹈节目在内江街头表演将近20场,大受观众欢迎。有一位同学不知从那里找到一份油印的歌剧剧本《三月三》(剧情与后来的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有些类似),便由班上同学自己策划、排练出了这个歌剧,演员、乐队伴奏、舞台布景制作全部都由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在学校晚会上演出之后受到全校师生好评。
内江二中高654班文艺宣传队 (后排右起第三人为李尚志) 

我当时是班上乐队吹笛子的。虽然吹笛子只能算是业余水平,也可算是“六艺初探”的第二艺。不仅“探”音乐,还“探”出了数学问题。


笛子的构造很简单,只是一根竹子上打几个洞。笛子需要花钱买,竹子却很容易找到。我就想:能不能自己找一根竹子打几个洞做成笛子,就不用花钱买笛子了。问题是:在竹子上什么位置打洞才能吹出正确的音阶1,2,3,4,5,6,7,i ? 后来我知道,发出的音的频率大体上与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成反比。问题就归结为:1,2,3, 4,5,6,7,i的频率各是多少?当时我们还自己制作过一个“乐器”:用一根线绷紧套在金属文具盒上,用一支短铅笔插进去,就做成一个“吉它”,可以弹出歌来。用手按在线上的不同位置来调整发声的弦的长短,就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与弦长成反比。实际弹奏的时候,发哪个声音应当按住哪个位置是凭经验靠耳朵听。但我仍然想一个问题:如果空弦是1,要弹出2,3,4,5,6,7,i各个音,弦长应当缩短到几分之几?


后来看见了一本介绍音乐知识的小册子,知道了一点音乐知识:从1到i升高8度,频率升高到两倍。从1到i一共升高12个半音,每个半音升高的比例相同,形成等比数列,每升高一个半音,频率乘上同一个公比 q = 2^(1/12)。从1的频率开始,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就可以依次算出其余各音的频率。

上图的电子琴的琴键中,白键的C音是C调的1,以后的白键D,E,F,G,A,B,C各音依次为C调的2,3,4,5,6,7,i.。从1往后,不论经过一个黑键还是白键都是上升一个半音,从1上升到2,3,4,5,6,7,i分别上升了2,4,5,7,9,11,12个半音,频率分别上升到1的频率的q^2,q^4,q^5,q^7,q^9,q^11,q^12倍。由1的频率可以算出其余各音的频率。任何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都可以作为1,将这个1的频率f的1,q^2,q^4,q^5,q^7,q^9,q^11,q^12倍分别作为1,2,3,4,5,6,7,i的频率,这叫做十二平均律。这样确定的不同调的各音之间的比例完全相同,各音各调一律平等。但其中除了相差8度的音之外其余任何两个音的频率比都是无理数。


后来读到另外一本关于音乐的小册子,其中讲的1,2,3,4,5,6,7,i各个音的频率却不是无理数而是简单分数:1,9/8,5/4,4/3,3/2,5/3,15/8,2。并且解释:频率是简单分数,这样的音乐才和谐。这些频率比显然不是2^(1/12)的幂,每升高半音所升高的比例也不相同。例如从1到2升高两个半音是9/8倍,从2到3同样升高两个半音却是10/9倍,二者并不相同。十二平均律做到了各音平等,而各音之比是简单分数强调和谐。这两个方案显然不一致。哪一个正确?很让我疑惑不解。


后来读到了第三本小册子,是华罗庚在1960年代最早组织中学生数学竞赛时写的小册子《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那时的数学竞赛小册子不是教怎样做竞赛题,而是开拓视野介绍相关的数学知识。华罗庚的这本小册子讲的不是音乐,也没有讲怎样计算圆周率π,而是讲怎样将无理数π用分母尽可能小的分数来逼近。虽然华罗庚讲的不是音乐,我却从中读懂了音乐。按照华罗庚小册子讲的算法,我将十二平均律算出来的无理数(2^(1/12)的幂)用分母尽可能小的分数逼近,得到的果然就是9/8,5/4,/4/3,3/2这些简单分数。


后来我知道:音乐历史上并不是先按十二平均律算出无理数再化成简单分数。而是反过来,由简单的分数3/2的各次幂产生出不同的音。相差八度(频率比为2)的音可以认为是同一个音,因此可以将3/2的每个幂除以2的某个幂使1<(3><2。以某个频率f的音作为1,得到的不同音的频率(3^m ^(m+n))f可以都限制在音f与2f之间。不难发现3^12/2^19="">1到2的等比数列,也可再调整成分母尽可能小的简单分数。


1997年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数学实验》课程,以中学时代关于音乐与数学的这一段思考和学习为素材,并编写了计算机程序按照所算出的频率将各个乐音播放出来,组成乐曲,成为课程中最吸引学生兴趣的精彩节目。这个节目也写进了中学新课程标准教材,又进入了我创立的以数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品视频课程《数学大观》的课堂。当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到由计算机演奏出《康定情歌》的动人旋律时,他们对数学的仇恨、恐惧、误解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滋生起对数学的爱。

数学如诗

小学高年级就学了圆周率π,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算出π的近似值3.1415926…在世界上领先了很多年。从那时起我就热衷于自己当一回祖冲之,将π的近似值重新算一遍。


记得当时看见一本连环画,说祖冲之勤于观察,做了一个很大的圆来量出直径与周长,根据测量数据得出π的近似值。我也就按照这个方法去算π。我不可能做一个很大的圆,只能找一个现成的圆来度量。家里喝水的杯子就是现成的圆。但真要去度量就发现问题:用硬尺子量还是用软尺子量?硬尺子量直径比较方便,量周长就有问题:圆周不是直的而是弯的,用硬尺子去量要跟着转弯,一不小心滑动了一下,量出的周长就不准确了。我母亲是做缝纫的,量体裁衣时需要量腰围胸围,因此家里有软尺子。用软尺量也有问题:用力太大就把尺子拉长了,量出的长度就偏小; 用力太小没把尺子拉紧,量出来的长度就偏大。不管怎样,用度量的方法得出的π的精确度都不高,远不能达到祖冲之的水平。


另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几何知识算出π的近似值。很多书上都说祖冲之的π是由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算出来的。正六边形周长与直径之比为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依次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正6×2n边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让n无限增大就得到π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我企图按照这个方法去计算。但是,用勾股定理就需要开平方,那时没有计算机计算器,只能用四位数学用表或者用手算,n还不太大就算不下去了。而且我想:每次开平方都是近似值,利用近似值参加后面的运算,下一次开平方的时候又是近似值,每次都产生一些误差,一次又一次的误差越积累越多,我甚至怀疑祖冲之怎么能够用这个方法达到他所算出来的π的精确度。古书说,祖冲之的著作《缀术》因为“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北宋时就已经失传了。祖冲之到底怎样算出精确度那么高的近似值,是否还是谜?


后来从一本小册子看到另一个方法,用反三角函数计算π。例如,π/4=arctan1,只要算出arctan1再乘4就得到π。反三角函数arctan1又怎样计算呢?小册子中给出了计算反正切函数arctan x 的公式:

将x=1代入就可以算出arctan1,得到π。不过,将x=1代入arctan1=1-1/3+1/5-1/7+…收敛太慢,书上给了一个收敛更快的算式π/4=4arctan(1/5)-arctan(1/239)

由arctanx的计算公式分别算出arctan(1/5), arctan(1/239)就得到π/4从而得到π


按照这个方法,我算了不到一个钟头,就达到了祖冲之的精确度。当然,祖冲之不可能用这个方法来计算π,他不可能知道计算反三角函数arctanx的公式。


很自然我想知道:计算反三角函数的这个公式怎样的来的?在此之前,我曾经问过中学老师一个问题:三角函数表是怎样算出来的?


现在计算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很容易:用计算器就行了。我读中学的时候,计算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都只能查表。中学生用的表叫做《四位数学用表》,包括平方表、平方根表、立方表、立方根表、正弦(余弦)表、正切(余切)表、对数表、反对数表等等。平方表我知道怎样算出来。比如要算125的平方,将125与自身相乘得到15625,写到表中去,下一次就不用再算只要查表就行了。立方表也是这样。平方根表算起来麻烦些,也有一个算法,慢慢算就行了。我不知道正弦、正切、对数、反对数怎样算,就去问中学老师。


如果现在有学生这样问中学老师,得到的回答一定是:“高考不考,问它干啥?”那时候的老师决不会这么回答。老师说:“你只要会查表就行了,不用管怎样算出来的。”老师的回答是对的,因为他的教学任务是教我们查表而不是教我们编表。我没有再问,但心里想:“我只要查表就行了,编表的人又怎么办呢?一定是查以前的人编的表。以前的人查更以前的人编的表。不过,总不能一直查到人类始祖亚当夏娃那里去,或者在中国查到开天辟地的盘古那里去,总得有第一个人编出第一份表来让以后的人查吧?第一个人是怎样计算正弦正切对数反对数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我的心里。


终于有一天,看见一份四位数学用表的最后半页列出了一些公式:
sinx=x-x^3/(3!)+x^5/(5!)-x^7/(7!)+…
cosx=1-x^2/(2!)+x^4/(4!)-x^6/(6!)+…

等等。我眼睛一亮,突然明白了,这不就是计算正弦余弦的公式吗?等式左边的sinx,cosx看起来简单,却计算不出来。等式右边看起来复杂,却可以用多项式来作为近似值,只要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行了,总可以慢慢算出来,就得到了正弦余弦。如果x很小,例如要计算1°的正弦sin1°,此时x的弧度值为π/180≈0.01745,可以将高次项x^3,x^5,…忽略不计,得到sinx≈x,直接用一次函数x近似代替sinx,得到sin1°≈0.01745。


将不容易计算的函数sinx,cosx写成无穷级数,用多项式来逼近,化成加减乘除来计算,这个妙招让我兴奋不已。所以,当我后来看见利用多项式来算反正切函数arctanx的公式之后并不感到奇怪,立即用它来算π。进了大学,在微积分课程中才知道将函数化成的无穷级数叫做泰勒级数,它的一次项叫做微分,一次项系数叫做导数,全都是微积分中最重要的概念。我在中学遇见泰勒级数,就好像是郭靖修炼了九阴真经还不知不觉,在大学微积分课程正式学习“武功”时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早就练习过这套最上乘的功夫。大学班上的同学都知道我善于用泰勒级数解决问题,却不知道我在中学时代就与泰勒级数结下了缘分。在大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微积分的灵魂,我写了四首诗:
微积分诗四首
之一  微分:
凌波能信步,苦海岂无边。
函数千千万万,一次最简单。
之二  泰勒展开:
漫天休问价,就地可还钱。
我有乘除加减,翱翔天地间。
之三  定积分:
一帆难遇风顺,一路高低不平。
平平淡淡分秒,编制百味人生。
之四  原函数:
量天何必苦登高,借问银河下九宵。
直下飞流几万里,玉皇何处宴蟠桃?


相关注释请点击:微积分诗(李尚志教授著释)

小时候看电影,很崇拜电影里那些英雄可以从地面跳上房顶。后来知道他们其实跳不到那么高,但可以从上面跳下来。将跳下来的过程拍下来,倒着放映,看起来就是从下面跳上去。中学物理告诉我们,如果函数y=f(x)的自变量x是时间,y是速度,区间[a,x]与曲线所围面积S(x)就是路程。由速度f(x)求路程S(x)是定积分,比较困难。反过来,由路程S(x)求速度f(x)是求导数,很容易。也可以像拍电影那样倒过来拍:找一个函数F(x)使它求导得到的速度F’(x)=f(x)。F(x)不一定是路程函数,但一定是位置函数,末位置减初位置得到的F(b)-F(a)就一定是路程S(x)了。我是从一本小册子《从量变看物理世界》读到这个方法的,当时简直欣喜若狂,当场就求出了n次函数y = x^n下方的面积S(x) = x^(n+1)/(n+1)。后来知道这叫做微积分基本定理,是微积分最重要的定理。F(x)叫做f(x)的原函数。以上第四首诗说:测量天的高度不需要从下往上量,可以让银河从上往下量,就是说的这个思想方法。


初中学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我就想计算双曲线的一支和它的渐近线(两条坐标轴)之间的面积,得到一个无穷级数1+1/2+1/3+1/4+…+1/n+…。我想求它的极限,求不出来,就去问中学老师。几天之后,老师拿来一本书,翻开其中的一页让我看其中的三行字:

我立刻明白,1加上无穷多个1/2,这个级数趋于无穷大,没有极限。翻回来看书的封面,上面是四个大字:数学分析。


虽然我在家乡读的只是小学和中学,思考的上述问题却已经是大学课程中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从大学教材学到的,而是从科普读物中看来的。科普读物从那里来?书店和图书馆。那时内江的书店不多,市图书馆只有一个。所以,除了正式就读的中央街民办小学、内江市八小和内江二中外,书店和图书馆也都是我在内江的母校。
1959年内江市八小毕业照(前排右起第3人为李尚志) 
1965年内江二中毕业照(第3排左起第6人为李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