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柬埔寨行之六

 杭州浩淼淼淼 2017-11-18

       吴哥城的南门是吴哥城四座城门中最漂亮的一个,我们一早就到此地,天气阴沉,还下着小雨。不过有雨拍出来的建筑会更好看。南门护城河的桥上,两边分别雕刻有一排排的石像,一边慈眉善目象征着天神修罗;一边怒目瞪眼代表恶魔阿修罗;只是有些石像的头已经遗失了,只剩下石台,后来又重新雕刻补上一些,但新雕刻的石头明显没有年代感,有些美中不足。

        吴哥城南门:南城门是进入大吴哥的主要门户,也是吴哥城五个门中最为雄伟、气派的。这个点是我们在进入景区前,司机让我们停下来十五分钟拍照的。

       柬埔寨1000瑞尔纸币上印的就是吴哥城南门。桥的两边是印度教搅动乳海的神话故事雕刻,正义的神和邪恶的魔分别在东西两边拉着蛇身。正好构成桥的东西围栏,四面佛在高处俯视,面部略带浅浅的微笑。路过和旅游拍照的人很多。但是又是交通要道,车来车往,所以拍照也要注意安全。


       吴哥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的构造都是相同的构造。但是南门是保存最好的一个。很多人从城门匆匆而过,更多人将视线停留在雕像身上,而忘却了城门本身的雕刻。每一张面孔、每一道刻纹都是一个说不尽的故事。

精美的石刻

高棉人的微笑


吴哥城旅游景区售票处

         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是吴哥的一座寺庙,位于大吴哥城以东。该寺庙修建于12世纪中叶,是一座印度教寺庙,属于小吴哥建筑风格,是吴哥古迹中一座较小的寺庙。2005年时由一只中国队伍在此进行了修复工作。

       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

        尽管周萨神庙规模不大,但是却有着非比寻常的宗教意义,这可以从它的建筑布局中看出来。周萨神庙的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显示出主次分明的成熟组合;其传统印度教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庄严神圣;神庙所采用的建造材料以石材为主体,这种建筑构造体现出独特的建筑形式;精美的石刻艺术展现出久远神秘的高棉文化。

        吴哥时期建筑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古兰风格、布里可风格、巴肯风格、库苛风格、布莱鲁风格、女王宫风格、柯林风格、巴芳风格、小吴哥风格和巴扬风格。而周萨神庙所体现的小吴哥风格达到了吴哥建筑发展的顶峰,充分展现了高棉艺术的辉煌。这也是其吸引世人的原因。

         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 )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ChauSayTevoda)。“Say ”是一个高棉人的名,而“Chau”一词是印度语“王”、“Tevoda”一词是印度语“神仙”,则整个名称的意思应是“Say 王的神”。而“Say 王”具体是谁,或是一种误传,尚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为纪念索亚娃曼一世而建,或是与举行索亚娃曼一世遗留下的某种传统仪式有关。

        周萨神庙版图呈矩形,中央圣所的门口朝东而开,旁边是围墙,而东入口围墙中心有一座入口石塔。 入口石塔已基本受损,只剩地基和石阶小道。三排八角形石柱上造有一条高出地面的通道(建筑时期晚于石塔),这条通道与平台一起把东入口石塔与附近的一条小河相连。

       通道南侧有一幅绘画描述了须里婆和瓦利决斗的场景,通道 ( 东边 ) 北侧的浮雕包括猴子、湿婆和从在牛背上的帕尔瓦蒂,还有小精灵。

       中央圣所。一间长形的房间,房间内有门廊,后面就是一座方形中央圣所,由一条通道与东入口石塔相连,这条通道略高出地面,下面由三排石柱支撑,现在只剩下遗迹。这间长形房间的天花板上的方形石砖上刻满了花,与女王庙和巴芳寺的雕花相似。中央圣所的三扇假门上装饰有叶子,而石柱上则有菱形图案和雕花 ( 左侧 ) ,石柱上还有一些人类画像,周围环绕着树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