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第32卷第2期2009年4月Jouma!ofYunnan云南中医学院学报UniversityofTraditionalVoLChine"MediI?ine32No.24.2009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进展及展望周鹏1,马晓明2(1.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广东深圳518033)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针灸;进展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23(2009)02—0068—03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种神经科的疑难病,病因迄今为止尚不明了,现代医学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多不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MND根据功能缺损分布(四肢或延髓肌)及性质(上或下运动神经元)可分为4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本文就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现状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MND的前景。1失气血阴阳之温煦濡养而发病,治疗以“扶元起痿、养荣生肌”为准则。王竹行【4J认为肾之精气专损为MND之本,病位涉及到肾、脾、肝及三脏相应的经络,正如《素问?痿论》描述:“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因=三脏受损或邪气侵袭可生“筋痿”“肉痿”“骨痿”,本病的病机应概括为肾精亏损、气血不足、痰瘀阻络,临床表现为“三痿”并存。2针灸治疗MND2.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中医学对MND的认识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中医“痿症”的范畴。痿sis,ALS)是MND最常见的类型,病变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以进行性的肌肉无力为特点,病程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肌麻痹或并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平均生存期3~5年。该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9岁,发病率在1/10万一3/10万,患病率多在5/10万一7/10万”J。郑路∞1运用针刺、穴位注射及穴位埋线治疗MND。针刺主穴: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悬钟;配穴:命门、气海、血海、太冲、脾俞、关元、内关、鱼际。每次取5~7穴。穴位注射取曲池、合谷、肩髑、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梁丘、八风、八邪、太冲等穴,用维生素B,:和当归注射液,每次选3—5穴,每穴0.5证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素问?痿论篇》日:“阳明者,五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治疗则以独取阳明为大法。江钢辉等…认为本病以脾弱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痰热瘀阻4型多见,尤以脾肾阳虚、脾弱气虚型最为常见,但也有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兼杂,如脾弱气虚兼痰湿中阻、脾肾亏虚兼痰瘀阻滞、肝肾不足兼邪热内蕴等。李种泰心1认为本病属中医“痿病虚证”范畴,因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不足,骨筋失其营养;又因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肌肉四肢,脾气不足,津液气血之源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出现痿病。如《景岳全书》云:“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故肌痿软无力。”治疗采用健运脾胃、补益肝肾之法。陈金亮等旧1认为MND是由于奇经受损、经脉失养致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皆~1ml。穴位埋线取关元、气海、脾俞、肝俞,配以肾俞、胃俞及病变侵犯相应节段之华佗夹脊穴。每次取主穴1—2穴,配穴l一2穴。用“0”号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1月后可重复1次。结果治愈4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王竹收稿日期:2008一12卸l作者简介:周鹏(1980~),男,广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万方数据第2期周鹏,等: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进展及展望行【41采用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MND。针刺:上肢取肩井、天宗、肩髑、曲池、外关、合谷、中渚;下肢取环跳、髀关、风市、伏兔、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解溪、足临泣。球麻痹加风池、翳风、哑门、廉泉、金津玉液,痰涎多加中脘、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内关。早期以四肢穴位为主,中期加用督脉穴位或夹脊穴,上肢加颈胸段穴位,下肢加胸腰段穴位,晚期再加任脉的气海、关元和五脏背俞穴。艾灸以瘢痕灸为主。选穴:肺俞、膏肓、关元、气海、足三里、命门。每次选择2~3穴。用直径约1.5cm的大艾炷在选定的穴位上直接灸5~7壮,形成灼伤样的水泡,局部用纱布敷贴,l周后形成瘢痕。1月洽疗2—3次。穴位注射:阿是穴(肌肉萎缩明显处),用维生素B。、维生素B.:;或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每个穴位注射lml。李始举。刊运用针刺与推拿治疗ALS。针刺取穴:肩祸、曲池、合谷、髀关、梁丘、足三里、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针用补法。推拿运用点任脉、缓摩脘腹手法。穴位注射:用黄芪注射液2ml注射足三里穴。同时配合补中益气汤合大补元煎加减。治疗10例,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3例。自1987年10月随访至1998年3月,死亡3例。张大国等【81针药结合治疗ALS。针刺取穴:背部组取华佗夹脊穴、肝俞、肾穴、脾俞等;四肢组取三阴交、太溪、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背部组与四肢组交替进行,同时采用益髓汤合大补元煎加减。治疗8例,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2.2进行性脊肌萎缩进行性脊肌萎缩(progressivespinalmuscularatrophy,PSMA)是MND的一种类型,其运动神经元变性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本病进展较快,病死率很高。吴国凤等归1采用烧山火手法治疗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选用4组穴位:①百会、脾俞、肾俞、命门、太溪;②膻中、关元、气海、三阴交;③大椎、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④风池、手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每次选l组穴,毫针刺入穴位1.5~2寸,待有针感后将针迅速退至“天部”(即皮肉之间),针身向内慢按疾提并逆时针捻转9次,一连行针3遍,再迅万方数据速进人到“人部”(即肉内)、“地部”(即筋骨之间),采用同样手法各操作3遍,即完成1次手法操作,留针10min,再如法进行第2次、第3次手法操作。待局部浅表血管充盈,自觉发热时缓慢出针,然后可用梅花针在局部轻叩致皮肤微出血,并施以按摩。第1月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20次为l疗程。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恢复,能正常参加工作)15例,患者均在1~2个疗程中见效(症状缓解,功能部分恢复)。其中4个疗程临床治愈5例,6个疗程临床治愈4例,8个疗程临床治愈3例,10个疗程临床治愈3例。烧山火手法是大补之法,《针灸大成》谓之“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正适合本病患者气血精俱虚的状况。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bulbarpalsy,PBP)系延髓和脑桥运动神经核的变性疾病,属神经内科的急、难、重症,临床常在40岁后发病,以进行性吞咽、构音困难及面肌和咀嚼肌无力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吞咽困难,无法口服用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针刺治疗本病,是临床上直接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彭桂平等¨训针刺治疗PBP。取廉泉、风池、合谷、足三里,每日针刺1次。治愈27例,显效改善,后经CT诊断为脑干肿瘤。其余29例均经1疗程治疗获满意疗效。袁学山等¨川针灸配合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针刺取穴:内关、水沟、上星、百会、印堂、风池、翳风、廉泉。每日治疗2次,上、下午各1次,同时配合肌萎灵注射液静脉滴注。25d为一疗程,休息5d。总疗程为年。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揭子慧¨2J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治疗PBP。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上星、百会、印堂、风池、完骨、天柱、翳风、廉泉,头针运动区下2/5。操作:人中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内关施提插捻转泻法;印堂施捻转泻法;上星透百会施捻转平补平泻法;风池、完骨、天柱、翳风均向喉结方向刺人2.5寸,施捻转补法;廉泉施提插泻法;头针运动区下2/5施捻转补法。各穴施术1min,留692.3进行性延髓麻痹2例,无效l例。其中I例经针刺3次后,症状无2—3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统计疗效,随访12009拄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第32卷针20rain。每日针刺2次,1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37例中痊愈4例,显效12例,好转16例,无效5例。第l疗程见效6例,第3疗程结束时有效32例。3例患者去掉鼻饲管,可以主动进食。2.4原发性侧索硬化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lateralsclerosis,PLS)极罕见,选择性损害皮质脊髓束,导致肢体上运动神经元功能缺损。该病鲜有文献报道,尚无针灸治疗的报告。3针灸治疗MND存在的问题及展望3.1存在的问题总之,到目前为止,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生原因尚不明了。同时由于MND呈隐匿性起病,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均是慢性进行性加重,故给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改善全身一般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是目前的主要治疗目的。由于所搜集病例的来源限制,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报道例数均较少,几乎没有随机对照研究,影响疗效的观察及可信度。各报道中病情程度分级标准及疗效判断标准也不统一,疗程长短不一,难以判别对比;对某些报道完全痊愈的病例的疗效需要进一步证实;缓解的病例有时亦难以说明问题,因为少数患者病情可迁延十余年。3.2展望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损害脑及脊髓,即延髓和上下运动神经元。因此我们认为除了从“痿症”论治运动神经元疾病外,还应该考虑补益脑髓、从督脉论治。脑为髓之海,脑髓空虚、精气亏损则无以化生气血致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针刺选穴可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大椎、悬钟等。我们针刺督脉穴位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主要在于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并且督脉上行至风府,入于脑,和脑、脊髓有着密切的联系。阳主动,阴主静,MND患者肢体运动障碍,其病在阳,故针刺督脉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健脑补髓。此外,督脉与任脉相通,一阳一阴,相互协调,可以调节全身五脏六腑之功能,疏通阻滞经脉之气血。悬钟为髓会,可益髓通脑、强壮筋骨,故取之。运动神经元病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现代医70万方数据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操作安全,无不良反应,是治疗MND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提倡针灸多渠道方法治疗,采用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诸法合用,相得益彰。针灸多渠道治疗能够稳定病情、或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由于MND呈进行性发展,患者必须树立信心,坚持长期治疗,适当配合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疗效。今后的临床研究应尽可能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以便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应重视随访,将随访作为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部分,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探索仍将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尚需吾辈及后者努力。[参考文献][1]江钢辉,陈治忠,潘文字,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45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0,32(8):27.[2]李种泰.健脾胃补肝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7例[J].四川中医,2005,23(7):37。[3]陈金亮,王殿华,周顺林.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66.[4]王竹行.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2例[J].中国针灸,2005,25(8):553.[5]TraynorBJ,CoddMB,CorrB,ela1.Neurology,1999.52:504—509.[6]郑路.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1):28.[7]李始举.针刺与推拿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J].新中医,1998,30(8):24.[8]张大国,钟卫军.针药结合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1):55.[9]吴国凤,任飞,张硕.烧山火手法治疗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5例[J].中国针灸,2000,(7):400.[10]彭桂平,何桂秀,王尔荣.针刺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例[J].陕西中医,2005,26(6):566.[11]袁学山,陈金亮,王殿华,等.针灸配合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例[J].中国针灸,2005,25(9):622.[12]揭子慧.针刺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7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19.(编辑:左媛媛)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高等教育、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进展及展望12等内容。
来自: 齐鲁968 > 《运动神经元病》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运动神经元是什么病?
运动神经元是什么病?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系统的慢性变性疾病,一旦发生病程就会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是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出现病变,或者以不同组合的形式出现病变。运动神经元病可以分为4...
运动神经元病主要分为四类
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哪些常见症状
三、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在临床...
运动神经元到底是指的什么?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 征 ,运动神经元病一般为中年以后缓慢起病。1)肌萎缩侧索...
浮针治疗一例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浮针治疗一例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肌肉萎缩,病情逐渐加重,最近三个月来全身肌肉萎...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病它是选择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的一组进行变性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快慢不,可分别为进行性脊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和肌萎缩侧索硬化...
【doc】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2例
【doc】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2例返回导航。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2例。(5)静脉注射:选用黄芪注射液(10mL/支) 60mL/日,或生脉,参脉注射液(10mL/支)20mL, 30mL/日,或参附注射液(10m...
元气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延髓麻痹34例分析
元气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延髓麻痹34例分析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及/或锥体束的运动系统疾病。根据病变影响范围临床上分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