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叫烧红翡翠, 它与天然翡翠有什么区别!烧红翡翠鉴别的窍门。

 闻道山人 2017-11-18

翡翠的翡色是由于翡翠砾石表层受到次生的氧化铁质浸染而出现的褐黄色或褐红色,在毛料中称为“红雾层”,往往出现于翡翠毛料的近表层,主要是由一些胶质的褐铁矿类物质(FeO(OH)·nH2O)渗透到翡翠硬玉矿物间隙和微裂隙中所致,由于褐铁矿是呈胶状出现,掩盖了翡翠中硬玉矿物之间的间隙和微裂隙存在,而使得翡色的部位往往比其他部位的翡翠显得透明、圆润一些。但是,一般翡翠翡色颜色往往带有灰褐色调,颜色偏暗,不够鲜艳。所以,人们会利用热处理的方法,通过加热,让翡翠的翡色由偏暗的黄褐色变为鲜亮的红褐色,使色彩更加鲜艳亮丽,这就是“烧红”翡翠。

 

 

                                           翡翠毛料边缘的黄翡

 

  “烧红”翡翠制品的过程,是对翡翠进行热处理的过程,属于宝玉石的优化范畴,因此在珠宝质量检验证书上标明的结果将仍然是“翡翠(翡翠A货)”,即天然翡翠。

 

  但是,严格说来热处理的“烧红”翡翠与热处理宝石之间还是存在有一定差异的。

 

 

                                                  烧红翡翠的颜色渐变现象

 

  在热处理宝石过程中,宝石内部的致色元素仅仅是在价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成分和结构的变化。如热处理红宝石可以使红宝石内部含有的微量元素Fe2+转变为Fe3+,但元素的赋存形式不会改变,自身矿物结构也没有改变。但对于“烧红”翡翠来说,由次生浸染充填于翡翠的硬玉矿物间隙和裂隙中的胶状褐铁矿质物在加热过程中,将会失去部分的吸附水,由原来的胶体状物质逐步结晶转化为细小的纤铁矿或针铁矿(FeOOH)微晶集合体,物相的变化会使得翡翠的翡色由原来的褐黄色变为褐红~鲜红色,颜色变得鲜艳起来,但水分的丧失和物相的转变,也会使得原来被胶状褐铁矿掩盖的翡翠硬玉矿物颗粒间隙被完全显露出来,翡翠将会伴随出现许多细小干裂,质地变粗,透明度下降,失去了原有的细腻圆润特征。

 

   那么对于如何鉴别天然翡色翡翠与“烧红”翡翠,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看颜色鲜艳程度  天然翡色翡翠往往色调偏暗,为褐黄或褐红色,颜色多变,有层次感(图6);“烧红”翡翠的翡色往往是鲜艳红色色调,颜色明亮,比较单一,无层次感。

 

 

                                     烧红翡翠颜色鲜艳,颜色过渡明显

 

  看细腻圆润程度 天然翡色的质地比较圆润细腻,经常表现为糯化地;“烧红”翡翠质地显得粗糙,种干,颗粒感明显;

 

  看颜色界线 天然翡翠翡色与其他原生色(白色、绿色或紫色)为突变关系,尤其是红翡的地方,会有一个截然明显的界线;“烧红”翡翠颜色界线不清晰,为渐变过渡关系。

 

 

                                            天然翡翠颜色界限分明

 

  看透明度 天然翡翠翡色部位相对会透明一些,尤其是界线部位透明度会比较好;“烧红”翡翠不同颜色之间透明度变化不大,红色部位有时反而透明度差。

 

  看表面光滑程度 天然翡色翡翠抛光后表面光滑平整,反光明亮;“烧红”翡翠表面会出现细小干裂纹,光滑程度降低,反光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